包郵 細說漢字 中信齣版社

包郵 細說漢字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左民安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店鋪: 中信齣版社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
ISBN:9787508648569
商品編碼:1444137174
品牌:中信齣版(Citic Press)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5-01-01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介紹漢字基本知識的通俗讀物
“漢學大師”左民安窮畢生心血的精粹之作
從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簡化字,瞭解漢字形體演變的曆史
一部漢字起源與演變的曆史,就是一部中國文化發展史
寫給大傢的漢字解讀書
融閤古詩詞、考古、語言學,重迴漢字創造的z初現場,為我們找迴漢字根本的思維與記憶
內容推薦 全書以1000個有代錶性的常用漢字為例,分彆說明瞭它們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嚮小篆、楷書、簡化字演變的;同時通過形體分析,具體地解釋瞭每個字的字形與字義的內在關係;還以古代詩文中的例句為證,述及瞭每個字的本義、引申義和假藉義;並對某些容易認錯、讀錯、用錯的字,分彆從形、音、義等方麵作齣比較,指齣産生錯誤的原因和糾正錯誤的方法。 作者簡介 左民安(1935年~1987年),著名文字學專傢,一生緻力於文字學及傳統古書詞義研究。
1959年畢業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文係,同年到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擔任古代漢語的教學工作,1962年以後一直在寜夏大學中文係任教。在從事古代漢語教學的同時,緻力於文字學和訓詁學的研究,主要著有《細說漢字》(原名《漢字例話》和《漢字例話續編》)、《漢字部首講解》、《寫作縱橫談》等專著,以及《淺談段玉裁對〈說文〉的研究》、《王念孫校讎學初探》、《訓詁學漫談》、《辭書編纂與古籍整理芻議》等論文數十篇。
目錄 序一 陸宗達 Ⅵ

序二 李學勤 Ⅶ

前言 Ⅸ

漢字概說 Ⅺ

正文 1

一?部 1
一丁/1?七十/2
上下/3?不五/4
屯廿/5?無世/6
丘丙亞/7?吏畢/8
百至/9?西亟/10

乙?部 11
乙/11?氣/12

人?部 12
人/12?匕/13
韆仁/14?僕介/15
從/16?化厃/17
比/18?仔付/19
北尼/20?企伏/21
伐/22?休眾/23
傳佃/24?位/25
何餘/26?依/27
臽儕/28?卓臾/29
侯侵/30?保/31
爽僚/32?疑/33

兒?部 33
兒/33?兀允/34
元兄/35?先光/36
堯剋/37?競/38
竟/39
幾?部 39
幾/39

八?部 40
八/40?小分/41
公少/42?兮半/43?

入?部 43
內/43

又?部 44
又/44?及友/45
雙/46?反支/47
父/48?芻史/49
右皮/50?爭/51
事叔/52?受/53 

力?部 54
力協/54?助/55
勁男/56?勇/57

刀?部 57
刀/57?刃/58
勿卯/59?刑刖/60
列則/61?創色/62
刪利/63?到剮/64
劍契/65?劓/66

蔔?部 66
蔔/66?占兆/67
貞/68

冫?部 68
鼕/68?冰/69
冶冽/70

廠?部 71
廠曆/71?原/72
厚/73
匚?部 74
匚也/74?區匠/75
麯匿/76

廣?部 77
廣慶/77?床庚/78
龐庶/79?麻/80

子?部 81
子孕/81?孫孛/82
孝乳/83?孟學/84?

弓?部 85
弓/85?引彈/86

馬?部 87
馬馭/87?驅/88
駒駕/89?
媒體評論 民安研究古漢語,尤於文字訓詁見其功力,且能博綜典籍,究其奧義。全書首列甲文、銘識、古篆、楷書、簡化字、闡述形體之發展演變、形義關係;次及經典詩文,以明其用;對世人易誤之形、音、義,亦均指明其因與糾正之法。條例清晰,深入淺齣,其裨後學之功大矣。
——陸宗達(著名曆史學傢)
《細說漢字》一書文筆生動,選例富於趣味,使本來非常專門枯燥的文字學知識為眾多讀者所接受。藉這部書把文字學傳播到學習和使用漢字的社會大眾中去,是作者左民安同誌多年的願望,也將使他的辛勤工作長遠為大傢所紀念。
——李學勤(著名學者)
本書是一部通俗的《說文解字》,閱讀此書全無枯燥單調的感覺,它好像是一位飽學的老師,在嚮你深入淺齣、趣味盎然地傳授文字知識。
——普通讀者
從這本書中獲得的不僅僅是一種專門的知識,而且宛若看到瞭我們古代民族一幅幅生動有趣的民俗圖畫和特定條件下的曆史狀況。
——普通讀者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 漢字概說

任何一種文字都是代錶有聲語言的,這是世界上一切文字的共性。它們都是以語言為基礎,依賴於語言的産生而産生,隨著語言的發展而發展。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方塊漢字,就是以漢語為基礎而産生的記錄漢語的符號體係。
漢字的起源和發展,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緊密相連,可以這樣說,沒有漢字就沒有我們中華民族的光輝燦爛的文化。

一?漢字的創造及其特點
漢字是誰創造的?在我國曆史上,曆代的觀點認為漢字是倉頡個人所造。比如在《路史?禪通記》中說,倉頡“龍顔侈哆,四目靈光”。在《春鞦元命苞》中說,倉頡“生而能書”。簡直把倉頡說成一個神通廣大、法術無邊、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
然而,考古科學的種種發現,卻愈來愈多地證明漢字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創造成果。我們的祖先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創造瞭漢字,“在社會裏,倉頡也不止一個”(魯迅:《門外文談》)。是韆百萬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使漢字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頭嘗試到約定俗成,不斷地孕育、創造、選煉、發展起來的。
關於漢字的産生年代,曆來說法不一。有人說漢字産生於夏代(公元前2100多年),距今四韆多年。也有人說漢字産生於商代(公元前1600多年),距今三韆多年。可是1972年以後的z新研究成果,則是以西安半坡村遺址的距今年代為漢字産生的標誌。半坡遺址陳列室的那些類似文字的刻畫符號,和彩陶上的花紋是根本不同的。“那些刻畫記號,可以肯定地說就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或者說是中國原始文字的孑遺。”(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從這些刻畫符號看:第y,它們都是單個的獨立體;第二,有類似筆畫的結構;第三,它們盡管都是草率急就的,但已經具備瞭漢字的雛形。比如《說文解字》說:“傢,居也。”既然是居,那就應該是人居,可是為什麼“宀”(古代的屋子)內有“豕”(豬)呢?難道“傢”是養豬的嗎?當我們看瞭半坡村遺址後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在母係氏族社會,豬已開始傢養瞭。由此可見,這個“傢”字,在六韆多年以前就已經開始孕育瞭,兩韆年以後發展成為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傢”字。
1972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實驗室用同位素炭十四(C14)測定半坡遺址距今已有六韆年左右的曆史,這也正是漢字的曆史。所以,我們的漢字是世界上z早的文字之一,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
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種多樣的,但總的說來可以分為錶意和標音兩大文字體係,而漢字則屬於錶意文字。所謂錶意文字,就是文字與語言的語音方麵不發生直接聯係,每一個字隻是錶示一個音節,不能明確錶示讀音,但一個字的本身就能錶示一個意思。如“旦”字的上部是“日”,下部是地麵(或水麵),從地麵上升起太陽,是錶示早晨的意思。也正因為如此,同一個文字符號可以代錶兩種語言裏的同一個詞,而讀音完全不同,比如方塊漢字的“日”字,是畫一個圓圈、中間加上一個圓點,很像一個太陽,而古埃及也是用這個文字符號錶示太陽,隻是讀音不同。也正因為錶意文字具有和語音不發生直接聯係的特點,所以它就有可能用來代錶不同民族的語言,如我們的鄰邦日本、朝鮮等國傢都曾經藉用漢字作為他們的書麵交際工具。
既然說錶意文字與語音沒有直接的聯係,那麼“形聲字”中的“聲”又應怎樣解釋呢?漢字是可以分為沒有標音成分的象形、指事、會意的純錶意字和有標音成分的形聲字這兩大類。但即使是“形聲字”的“聲符”本身原來也是一個象形符號。比如紋、雲、洋、漁等都是形聲字,它們的聲符是文、雲、羊、魚。甲骨文中的“文”字就像一個人胸部刻的花紋(即為“祝發文身”的“文”),“雲”字就像一朵白雲的形狀,“羊”字像羊頭,“魚”字像魚形。這裏的“文”、“雲”、“羊”、“魚”都是象形字,還是與語音不發生直接聯係,所以在我們現行的方塊字中,即使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形聲字,也不妨礙它屬於錶意文字體係。

二?漢字的結構
我們知道,漢字是屬於錶意體係的文字,字形和字義有著密切的關係。倘若我們能對漢字的形體結構做齣正確的分析,那麼對於我們瞭解和掌握漢字的本義和引申義,特彆是對於我們閱讀古代文化典籍有著極大的幫助。
一提起漢字結構,總離不開“六書”之說。所謂六書,就是前人分析漢字結構所歸納齣來的六種條例。六書這個名稱,z初見於《周禮?地官?保氏》;六書的細目,始見於西漢劉歆的《七略》。用六書分析漢字的結構,是從漢代古文經學傢發端的。
我國曆史上關於六書的說法很多,但就其名目和名目的次序而言,主要有三傢。
第y傢是東漢的班固。他在《漢書?藝文誌》裏說:“古時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掌教國子,教之以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藉,造字之本也。”
第二傢是東漢的鄭眾。他在《周禮?地官?保氏》注中說:“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藉、諧聲也。”
第三傢是東漢的許慎。他在《說文解字?敘》裏說:“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聲,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假藉。”
過去的學者,通過對這三傢說法的比較,大都采用瞭許慎的名稱,這不僅因為他對六書的名稱都有具體而詳細的解釋,同時他還有我國分析研究漢字的第y部專著《說文解字》。而在次序上呢?則大都采用班固的說法。因為漢字是起源於圖畫,象形、指事、會意都和圖畫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圖畫在前;而有標音成分的形聲字則是在象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也是符閤由錶意到標音的文字發展規律的,所以形聲字在後;假藉則隻是有讀音上的聯係,與字義毫不相乾,所以放在z後。可見,這種次序的排列是很有道理的,於是就很自然地形成瞭後世大傢所公認的六書的名稱和次序: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藉。
應當說明,六書是古人根據漢字結構歸納齣來的漢字構造結論,而決不能認為我們的祖先是依照這六條法則來創造漢字的。班固在他的《漢書?藝文誌》中說,六書是“造字之本”,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嚴密的。實際上,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纔是造字之法,而轉注和假藉是不能産生新字的,它們僅是用字之法,和漢字的結構不發生聯係。
下麵對六書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象形。顧名思義,象形就是像實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觀事物的形體描繪齣來的意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得精湛:“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所謂“隨體詰詘”,也就是隨著物體的自然形狀,彎彎麯麯地描繪齣來。如“日”、“月”就很像一輪紅日和一彎新月高懸太空。再看“山”的甲骨文字形,當中一峰突起,周圍群嵐環抱,頗有一點“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州”字也很有意思:甲骨文和金文都是三條麯綫,錶示波濤洶湧的流水,其中間的小圓圈或小黑點,錶示水中的一塊陸地。《詩經》的開捲第y首就是“關關雎鳩,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個“州”,就是“雎鳩”在河中棲息繁衍之地。再比如,我們常說,說話提意見都要“有的放矢”,那麼這個“矢”為什麼當“箭”講呢?請看甲骨文“矢”字的上部為鋒利的箭鏃,中為箭杆,下為搭弦的尾翎,可見“矢”就是“箭”的象形字。
從以上的字例看,象形的定義和例證是不難理解的。但這裏還要說明兩點:第y,有人認為象形字有“因形知義,因義知音”的優點,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知道,思維和語言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任何一個象形字,哪怕是z接近於圖畫的象形字,也必須首先通過語言讀齣音來,纔能錶達概念。那種“因形知音”的主張,其實質就是把語言和思維割裂開瞭。第二,既然象形字要符閤“畫成其物,隨體詰詘”的要求,這種造字法就必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僅書寫麻煩,而且形體也往往不統一。所以,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象形造字法在各種造字法的比較下越來越趨於劣勢,z後隻能被有標音成分的、産字z多的形聲法所代替。
(二)指事。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這就是說,初看起來可以認識,再細觀察就能瞭解意義,如“上”、“下”二字就是指事字。但是這個定義是相當含混的。清代的著名文字學傢王筠說:“‘視而可識’,則近於象形,‘察而見意’則近於會意。”(《說文釋例》)對“指事字”的理解曆來分歧很大,不過多數人認為,指事字就是在象形的基礎上再加上個指事符號做標記的一種字。
我們知道,牛馬之類都可以用象形體錶現齣來。可是“甜”的意思又怎樣象形呢?於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瞭一個“甘”字,在甲骨文裏就寫成口中加一點,錶示在舌頭上感到甜味的地方,甜字就是從這裏演化而來的。
再比如,在上古要錶示樹的根,就在“木”(樹)的下部加一個“點兒”,這個“點兒”就錶明根部所在處成為“本”字。要錶示樹的梢部,就在“木”的上部加一個“點兒”,這個“點兒”就錶示樹梢所在處成為“末”字。可見“本”與“末”的含意正好相反,成語“本末倒置”也正由此而來。
綜上所述,“甘”、“本”、“末”等字都是在象形基礎上再加指事符號的指事字。另外還有純符號指事字,比如“上”、“下”在甲骨文中都先畫一橫綫,再在綫上或綫下加一個點,橫綫以上的“點兒”就錶示這是上麵,橫綫以下的“點兒”就錶示這是下麵。指事字在六書中是絕對少數,這是因為絕大部分字都不需要用指事的方式來錶示。要說明客觀物體,可以用象形來錶示;要說明抽象的概念,就可以用會意來代替。
(三)會意。許慎給會意下瞭這樣的定義:“比類閤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意思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組閤在一起,錶示一個新的意思,像“武”、“信”二字就是會意字。再比如“步”字,在甲骨文中是腳趾朝上的兩隻腳一前一後走路的形象。假若兩腳要從水中通過則怎樣錶現呢?那就再把“水”加在兩腳之間,這就是徒步過水的“涉”字。如果兩腳要登高呢?則又把“涉”字的水旁換成“阜”(左,即土坡),就成為兩腳登山的樣子,這又組成瞭新的會意字“陟”(zhì誌)。如果兩腳要從高山上下來又怎麼辦呢?則又可以把“步”倒過來,腳趾朝下,甲骨文的“降”字就像右麵的兩隻腳從左麵的山坡上下來的樣子,這又組成一個新的會意字“降”。由此可見,步、涉、陟、降等都是與腳(止)有關的會意字。
會意字的類型各傢說法不一,我認為主要的不過五種:
1.同體會意。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樣的象形字所組成的會意字。比如“眾”字,“三人為眾”,錶示人多的意思。“森”字,“木多貌”。“惢”(音瑣)字,“心疑也”,三心二意怎能不疑?“淼”字,“水大也”,錶示水多的意思。
2.異體會意。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象形字所組成的會意字,這種會意字在整個會意字中占絕對的多數。比如“莫”字,就是“暮”字的本字,錶示太陽落進草叢之中,天快黑瞭。再比如“休”字,甲骨文的結構左邊是“人”,右邊是“木”(樹),就是會“人依樹而息”之意。
3.改變形體會意。這就是說,一個字可以通過它本身的增加筆畫、減少筆畫或改變形體來錶示新的意思。如“”字,“傢”中空瞭一半,就是“寂靜”的“寂”字的異體字。根據這種減筆的會意方法,廣東人就造瞭一個方言字“冇”(mǎo冒),把“有”字裏麵的兩筆挖掉瞭,錶示“沒有”的意思。
4.組閤解釋會意。也就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非象形字,以象形方式組閤來會意的方法。比如不“上”不“下”為“卡”,上“小”下“大”為“尖”,四、方、木為“楞”,山、高為“嵩”等。
5.反文倒文會意。是把一個字或反寫或倒寫而産生新的意義。比如反“從”為“比”,反“後”為“司”。再如,甲骨文中畫一個人站著即為“大”,而倒過來即為“屰”,也就是“逆”字的本字,是“不順”的意思。“人”的頭朝下當然不順瞭。
(四)形聲。形聲又叫“諧聲”。《說文解字》是這樣下定義的:“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清朝著名文字學傢段玉裁注解說:“‘以事為名’,為半義也;‘取譬相成’,謂半聲也。‘江’、‘河’二字以‘水’為名,譬其聲為‘工’、‘可’,因取‘工’、‘可’之聲而成其名。其彆於指事、象形獨體,形聲閤體。”這段話不僅準確地解釋瞭什麼是形聲字,而且還說明瞭形聲字和象形字、指事字在結構上的不同。
我們知道,象形法或者會意法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世界上許多事物和抽象概念是很難用象形或會意來錶示的。比如,“魚”是整個魚類的總稱,但是魚的種類卻是成韆上萬,顯然不能為每一種魚造一個字。再說各種魚的樣子又很相似,文字畢竟不是圖畫,就是用象形字來錶示的話,也是難以從字形上一一加以區彆的。於是,就齣現瞭“形聲”法。用“魚”字邊錶示魚的總類,再藉用原有的字作為讀音來錶示魚的種類,如“鯉”、“鯽”、“鱔”、“鰻”等。有“形”有“聲”,這就産生瞭大量的形聲字。
形聲字的形符本來是象形符號,可是由於漢字的不斷發展,不僅看不齣象形的樣子,就連錶類屬的意義也有不少的改變。比如“豹”是獸類,它與昆蟲沒有一點相似之處,但它的形符卻是“豸”(zhì誌,是沒有腳的蟲子)。“蝙蝠”是老鼠一類的動物,可是又寫成“蟲”字旁。“蛟”和龍是同類,可是也加上瞭“蟲”字邊。這是同古人對自然界的認識和理解受到一定局限分不開的。
形聲字越到後世發展越快,據統計,漢代的《說文解字》共收字9353個,其中形聲字7679個,約占總數的80%;宋代的《通誌?六書略》共收字24235個,其中形聲字21343個,約占總數的88%;清代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35個,其中形聲字42300個,約占總數的90%。在現在通用的新簡化字中,形聲字也占絕對多數。
(五)轉注。許慎在《說文解字?敘》裏說:“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這個定義不好理解,所以後人各有各的解釋。筆者的看法是:所謂“建類一首”,就是指的同一個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幾個部首相同的同義字可以互相解釋。比如在《說文解字》裏,“老”與“考”就是一對轉注字,它們都屬八捲上的“老部”。這就是“建類一首”的意思。再從意義上看,許慎的訓釋是“老,考也”,“考,老也”。這種互相注解就叫“同意相受”。再比如,“績”與“緝”屬於同一部首“”,讀音相近,意義也相通,可以互相解釋,所以這也是一對轉注字。
(六)假藉。許慎給假藉字下的定義是:“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也就是說,當某個新事物齣現之後,在口語裏已經有瞭這個詞,但在筆下卻沒有代錶它的字,需要藉用和它的名稱聲音相同的字來代錶(托事),這就是假藉。比如“令”字的本義是“命令”、“號令”等,但因其讀音與“縣令”之“令”相同,所以這就可以假藉“命令”之“令”為“縣令”之“令”。而“長”字的本義是“年長”,但因其讀音與“縣長”之“長”相同,所以這就可以假藉“年長”之“長”為“縣長”之“長”。假藉全取聲音相同或相近,與字義毫不相乾。以下略舉幾例:
比如“汝”字,在《說文解字》中說:“水齣弘農盧氏,還歸山東入淮,從水,女聲。”可見“汝”字的本義是水名。可是後來這個“汝”字就被假藉為第二人稱代詞用瞭,相當於現在的“你”字。如《愚公移山》雲:“汝之不惠。”這個第二人稱代詞的“汝”與原來當水名講的“汝”在詞義上毫無聯係,僅僅是讀音相同而已。所以,第二人稱代詞“汝”就是個假藉字。
“亦”字甲骨文的寫法是在“大”字中間的兩邊各加一個點,《說文解字》說:“人之臂亦也,從大,象兩亦之形。”從字形上看也很清楚,是站著的一個人,張開兩臂,兩臂下各有一個點,錶示這裏就是腋下,所以“亦”字的本義就是“腋”。但後來“亦”字因為讀音關係,被假藉為副詞用瞭(當“也”講),所以隻好另外造個“腋”字取代瞭“亦”字的本義,而當“也”講的“亦”也就永藉不還瞭。
“自”字在甲骨文裏像個鼻子,所以《說文解字》說:“鼻也,象鼻形。”這話是對的。“自”字本義就是鼻子,後來被假藉為“自己”的“自”,於是另造瞭一個從“自”聲“畀”的形聲字“鼻”。而“自”字以後再不當“鼻子”講瞭,也就隻用其假藉義瞭。
“驕(驕)”字是從馬聲喬的形聲字。在《說文》裏說:“馬高六尺為驕。”這就是“驕”字的本義。後來因為讀音相同,就把“驕”字藉過來,當“驕傲”的“驕”用瞭,所以現在就隻用其假藉義瞭。此後也很少有人知道六尺高的馬纔叫“驕”瞭。
假藉法的齣現,完全廢掉瞭漢字的錶意性, 包郵 細說漢字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包郵 細說漢字 中信齣版社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包郵 細說漢字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包郵 細說漢字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好。。。。。。。。。。。。。。

評分

重新認字,原來那麼多學問。

評分

評分

包裝很好,希望內容不負期望

評分

還不錯還不錯還不錯~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值得耐下心,細細品味。

評分

值得好好閱讀和收藏,不錯的書。。。

評分

包裝挺好的。物流挺快的。服務態度也蠻不錯的。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包郵 細說漢字 中信齣版社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