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艺术:从古代到文艺复兴》以基督教世界的眼光审视了拜占庭王国——这个基督教眼中的异教世界里艺术的神秘与幽微……,使您可以尽情领略西方艺术的迷人魅力。
##一般般,有点混乱
评分##《大师和玛格丽塔》中有个情节,无家汉跑到一户莫斯科人家,看见那圣像台积满灰尘,他忽然心有所感,将圣像悄悄取下放入怀中——苏维埃治下,信仰被风干而露出心灵的盐碱地。圣像的历史需要往前推一千多年,“美丽(红色)角落”揭开了拜占庭艺术的一角,在一统的基督教信仰体制内的艺术演变,虽嫌单一,但确然朝向精神性的宏大飞升……有时候得告诉自己,古希腊罗马艺术只可追忆。
评分##上半年阅读的最后一本书。作者指出,拜占庭艺术是人的艺术、参与的艺术,图像与仪式紧密相接;这一时期马赛克镶嵌画从地板扩展到墙壁,从而追求一种永不磨灭的美感,虽然使画面趋于平面性,但拉近了画面人物与观者的距离,所谓“风格技艺”让位于宗教表现;位于东西之间的拜占庭博采多方文化,同时又将自己整合的文化输向四方;而这一时期艺术的主题,则围绕着圣体展开。 巫鸿曾和埃尔斯纳在芝大合开了一门佛教与基督教艺术的比较研究,围绕着起源、圣像、圣物与朝圣展开,这种比较的视野是十分必要的。于拜占庭艺术,十分有趣的一点则是对身体的重视,无论是破坏与捍卫圣像的争论还是镶嵌画中对完美圣体的展示都值得进一步深入,这些在佛教美术的发展中也有相近的回响,并非是谁影响谁,而是人类在面对信仰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普遍性的心理矛盾与思考。
评分##最近迷上了小亚细亚半岛
评分##一般般,有点混乱
评分##上半年阅读的最后一本书。作者指出,拜占庭艺术是人的艺术、参与的艺术,图像与仪式紧密相接;这一时期马赛克镶嵌画从地板扩展到墙壁,从而追求一种永不磨灭的美感,虽然使画面趋于平面性,但拉近了画面人物与观者的距离,所谓“风格技艺”让位于宗教表现;位于东西之间的拜占庭博采多方文化,同时又将自己整合的文化输向四方;而这一时期艺术的主题,则围绕着圣体展开。 巫鸿曾和埃尔斯纳在芝大合开了一门佛教与基督教艺术的比较研究,围绕着起源、圣像、圣物与朝圣展开,这种比较的视野是十分必要的。于拜占庭艺术,十分有趣的一点则是对身体的重视,无论是破坏与捍卫圣像的争论还是镶嵌画中对完美圣体的展示都值得进一步深入,这些在佛教美术的发展中也有相近的回响,并非是谁影响谁,而是人类在面对信仰问题时所展现出的普遍性的心理矛盾与思考。
评分##如果不了解拜占庭的历史,那基本看了白看。 如果没有读过圣经,那基本属于瞎看。
评分##书挺好的。非英语的专有名词翻译非常有问题。一会儿查士丁尼,一会儿贾斯汀的。校对有两个,这工作是挂名吗
评分##为图而看的,镶嵌画、蛋彩画、各色的圣像,即使是在今日来看也依然漂亮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