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大開本呈現420幅高更(Paul Gauguin)生涯代錶作品
間以論述各時期發展的數篇文章
為深入高更從印象派、象徵主義至綜閤主義之發展
探索高更其人其藝的最佳入門
內容簡介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6月17日齣生於巴黎。他父親是個自由派新聞記者,因為路易.波拿巴稱帝後形成的局麵,被迫離開法國,帶著全傢去祕魯生活,當時高更還是個孩子。在去祕魯途中,父親去世,母親帶他在祕魯首都利馬住三年後,於1865年迴到法國奧爾良的親屬傢。高更讀完中學就以少年見習水手身份齣現在航行南美的輪船上。後來高更曾在軍艦上服役。青年時代的海外旅行工作使高更身上喚起瞭對異國、未知世界的興趣與嚮往。
十年後,當巴黎的環境讓他感到失望,他轉往布列塔尼的阿凡橋、普羅旺斯發展,不久遠赴玻裏尼西亞移居大溪地作畫。最後永遠安息在離法國最遙遠的他鄉—馬剋薩斯群島上。
高更早期繪畫是以印象派手法完成,多次參加印象派畫展,之後他倡導象徵主義與綜閤主義的繪畫。1883年高更三十五歲後完全獻身於藝術,全部生活就是探索自己繪畫風格的歷史。〈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這幅畫是高更集大成重要作品,巨大的構圖沿著水平線延長,從右起,畫傢塑造一個剛誕生的嬰兒,中間是一位摘採果實夏娃,左邊是一位將走完人生道路的老人,此畫呈現的問題,高更自己也無解,但他沒有捨棄反映生活之美的願望,所以到遙遠的他鄉,追尋自己想像和幻想世界裡的人生理想境界。
本書精選高更一生代錶作品420幅,並有多篇有關高更各時期生活與藝術創作的論述文章,提供對高更其人其藝最深入的體認與鑑賞之道。
目錄
綜閤主義大畫傢保羅?高更─序言(作者/何政廣)
文明的怪胎--高更(文/本江邦夫.翻譯/硃燕翔)
從印象主義、綜閤主義、象徵主義到迴歸原始自然的藝術生涯
.野蠻人與文明人
.高更的齣身
.走進藝術的環境
.以畫傢之姿齣發
.心理的距離
.綜閤主義
.與象徵主義者的交流
.前往大溪地
.獨行的怪胎
高更繪畫名作/巴黎、哥本哈根時期(1870年~1885年)
高更繪畫名作/布列塔尼阿凡橋時期(1886年~1890年)
高更與阿凡橋派(作者/安德烈.卡裏奧André Carlou.翻譯/黃楷茗)
.高更在布列塔尼阿凡橋時期的繪畫與雕刻作品〈席芬尼剋夫人的胸像〉
.〈窗邊的花瓶〉
.〈老闆的女兒〉
.〈阿凡橋的洗衣女〉
.〈布列塔尼女牧羊女〉
.〈高更的版畫係列作品〉
.〈有德拉剋洛瓦複製畫的靜物〉
.「沃拉德係列木刻畫」
高更的靠岸港口(作者/Colta Ives.翻譯/吳礽喻)
高更繪畫名作/大溪地時期(1891年~1903年)
野地的高尚-高更在大溪地(翻譯/硃燕翔)
高更在「熱帶工作室1890-1903」時期的繪畫創作(作者/Mary C. Weaver.翻譯/吳礽喻)
.籌畫大溪地任務
.第一次大溪地之旅:1891年四月-1893年七月
.巴黎,1893年八月-1895年六月
.返迴大溪地,馬剋薩斯群島引退
.高更繪畫名作/晚年(1901年~1903年)
高更集大成的畫作(編譯/硃燕翔)
.描繪死亡意念的集大成之作
.高更的書信
.貫穿高更藝術的「疑問」
高更在馬剋薩斯群島:希瓦奧亞島1901-1903(撰文/謝汝萱)
高更書簡摘錄
圖版索引
精彩書摘
綜閤主義大畫傢保羅·高更─序言/何政廣被通稱為後期印象派三大畫傢之一的保羅·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在美術史上,實際參與的藝術團體運動,是與艾彌爾·貝爾納(Emile Bernard 1868-1941)共同領導的綜閤主義(Synthetism)藝術運動。1885年一個名為象徵主義(Symbolism)的藝術在法國的文學和視覺藝術中發展起來,繪畫的象徵主義與印象主義共存。定名為「印象主義者和綜閤主義者團體畫展」,1889年在沃比尼咖啡館舉行,這一團體的藝術基於裝飾性的非造……
前言/序言
綜閤主義大畫傢: 高更名畫420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書籍開封無包裝,髒!希望改進!
評分
☆☆☆☆☆
高更似乎總是響往遠方,留戀那些具有異國情調的地方。這種感情,最終在他的一種救世的信念中具體化瞭。也許所有同時代的藝術傢的感情,都要求拋棄現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礙,迴到更簡單、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保羅•高更(P.Gauguin ,1848-1903),法國畫傢,與塞尚、梵高被稱為後期印象派三大巨匠。起伏多變的生活境遇,以及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使高更作品的思想內容比較復雜,難於理解。但是,他畫中那種強烈而單純的色彩,粗獷的用筆,和東方繪畫風格的裝飾性,形成瞭一種特殊的美感。20世紀以來,隨著對原始藝術的再認識與研究日漸盛行,高更的藝術風格影響後來許多藝術傢。高更晚年的生活孤獨抑鬱,其間創作的重要作品《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反映齣瞭他極端苦悶的思想。英國名作傢毛姆,曾以高更傳記為題,寫瞭一部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以藝術的創造(月亮)與世俗的物質文明(六便士/金錢)為對比,象徵書中主角的境遇。
評分
☆☆☆☆☆
評分
☆☆☆☆☆
高更似乎總是響往遠方,留戀那些具有異國情調的地方。這種感情,最終在他的一種救世的信念中具體化瞭。也許所有同時代的藝術傢的感情,都要求拋棄現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礙,迴到更簡單、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