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人生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人生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奧野宣之 著,張秋明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大田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9861792286
版次:1
商品编码:1601641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CREATIVE
外文名称:人生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开本:25開
出版时间:2011-10-24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4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商品尺寸:15*21cm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系列累計銷售突破50萬本!!!
光記錄就可以改變習慣!
光記錄就可以讓你減肥成功?
光記錄就可以讓你變成真正有回憶的人?
原來只要簡單記錄自己的日常!
你就可以更瞭解自己與珍惜你獨一的人生!
想一想三年前的你,做了什麼工作?抱著什麼樣的心情過生活?
想一想三天前的晚餐,你吃了什麼東西?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
就算你翻開記事本,寫了行程還有聯絡對象,也回不到過去的「空氣」!
就算你讀日記,最多只會看到流水帳紀錄!
毎天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累積,但現在你卻忘得一乾二淨了……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作者奧野宣之貫徹執行「人生一冊」的筆記術,
單單只是做筆記就可以甩掉體重,愛上運動;
30歲不到已經擠身50萬冊的暢銷作家之列,
他深信「記錄持續,行動也能持續」,從普通生活來認識自己最重要!
很多東西你可以丟,但寶貴的經驗不能丟;
很多夢想你計劃實現,但常常半途而廢;
從現在開始只要一本便宜的筆記本,三大簡單步驟:寫→貼→讀!
做筆記就能改變自己,為什麼你還在猶豫?!

作者简介

奧野宣之
一九八一年生於大阪府。同志社大學文學院畢業,服務於出版社/報社後,以公開個人自創之資訊整裡術正式踏上寫作之路/本書是39元筆記本整裡術系列第三部/從大學期間即開始製作生活記錄,除了工作還包含家庭生活、嗜好、旅行、閱讀等,提倡記錄各種場面所累積的經驗作為「享受人生的方法」,鼓勵人們利用筆記本記錄個人的行動與見聞。一系列介紹記事本、筆記本的活用與創意、資訊收集與運用、知性生產技術等深入淺出的作品,受到年輕上班族群的熱烈支持

張秋明
專業翻譯家。筆記整理狂熱者。手作的筆記本不下20幾本,利用身邊的各種素材,將旅行與生活的體驗,徹底實行屬於自己的Lifelog。譯作大田出版:絲山秋子最棒的散文《絲的怪談》、村上龍寓言小說《盾》、奧野宣之筆記系列第三冊《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目录

序章 透過lifelog將體驗化為「資產」
所謂的lifelog就是「人生怎麼活」的完整記錄
要想留存「空氣」,最好採用傳統的類比方式
做出過去不再消失的自己
養成「重讀」的習慣可讓筆記的效果事半功倍
不須心急,總之以自己的腳步前進
第1章 只是記錄行動的意外效果
「濃縮成一本筆記」的三大原則
比記事簿整理術更簡單,任何人都能上手
比寫日記更容易留存過往日子的氣氛
看似沒什麼的記錄成為「自己的分身」
隨著筆記本的變厚、變多,也培養出自信
可以戒除「想要戒除的行動」
可以持續「想要長此以往的行動」
透過書寫肯定「認真行動的自己」
第2章 讓筆記本成為自己的分身
可發揮效果的三大步驟「書寫」、「剪貼」、「重讀」
【步驟1】書寫--以「行動記錄」開始簡單的自我管理
【步驟2】剪貼--做出比「資料收集」更多內容的筆記
一張紙片道盡一切
透過手工作業連結「個人化」
【步驟3】重讀--經由「重讀」逐漸改變自我
隨意翻閱獲得的「意外發現」
重新運用體驗,創造現在的自己
自我思考,並能用自己的語言陳述
一切都是為了「輕鬆書寫裡留下生動記錄」
主軸必須放在筆記本上
不斷嘗試,選擇能成為「自己分身」的那一本
第3章 如何留在筆記本上
有助於持之以恆的「記錄工夫」
面對筆記「調適(recreation)」自我
透過書寫將體驗拉近自己,加以「個人化」
為了重讀而寫入的WHY、HOW資訊
不用在意「行動段落」而是「臨時想到」就寫
時間資訊以「為止log」、「現在log」、「起log」表示
以「交錯式」對照行動&思考
因果關係使用「→」的省略符號
區分使用「間隔線」以增加資訊量
以「一日╳固定頁數的方式」進行
除了直寫、橫寫外,筆也要區分使用
剪貼可增添十倍的樂趣
使用拍立得輕鬆記錄育兒日記
以「版面編排列印」留存一天的流程
臨門一腳的「當地記念章」
封面也盡量剪貼創造「特色」
書腰、補書票
包裝紙、吊牌、說明書
酒的標籤
舊郵票、明信片、書信等
第4章 留存什麼在筆記本上
首先直接記錄「普通的生活」
睡眠和飲食--從基本事項認識自己
自己的行動和狀況--發現生活超乎意外的豐富
心中所想的事--建立自己的思想
旅行、娛樂、活動--lifelog的真隨所在
記錄報導自己的採訪小組
社會新聞
所見、所聞、所食--一切都反映出「自己」
以搭配筆記本的「填入式索引表格」進行定點觀測
持之以恆的大原則「一表格一主題」
□╳表--雖然簡單卻最具效果
曲線圖--用視覺捕捉些許的增減效果
我的一天--有lifelog的日常生活
「好的過去」=擁有「個人歷史」的安心感
第5章 如何持續、重讀、活用呢?
避免留於只是書寫而沒有重讀的方法
體驗不能「用過即丟」,要一再活用
定期自我反擊
「個人專屬的筆記」,再怎麼醜也無所謂
一開始就先淡化「個人的要素」
看清「個人主題」
探索心理狀態提高幹勁
無法重讀的最大理由在於「不容易找到」
重讀的精髓在於「標記&時間點」
標記--將重讀變成一種「作業」
時間點--將重讀納入生活軌道
使用中筆記的「倒讀」與「正讀」
有系統地定期重讀
在製作索引的過程中重讀
重讀X年前的今日記錄
附錄 23種lifelog的輔助工具
行動記錄的補助工具
重讀時的補助工具
【結語】陪我們走過「無法重新再來一次的旅行」

精彩书摘

所謂的lifelog就是「人生怎麼活」的完整記錄
本書的主題是「lifelog」。
因為可能有很多人是頭一次聽到這個詞,在此先做名詞解釋。
「生活記錄lifelog」顧名思義就是:
「人生或生活(life)的記錄(log)」 。

一如航海的人所寫的「航海日誌」,lifelog就是將發生在自己周邊、聽到看到的事情,盡可能翔實而完整地記錄下來。
這個名詞是因為微軟研究所的哥登?貝爾(Gordon Bell)在他的著作《生活記錄的建議》中揭櫫,在日本也開始在IT界和關心數位工具的人士之間流行了起來。
比方說:像這樣的「lifelog」。
每天用數位相機拍下餐桌上的菜色。
將自己走訪過的地方、路線留存在網路服務的電子地圖上。
將所有讀過的書、觀賞過的DVD列表並寫下心得感想。

貝爾利用智慧型手機、小筆電、GPS、掃描器等將所有看過、讀過的東西、見過的人、完成的文件、充滿回憶的紀念品等都做成數位資料保存在大容量的HDD裡。
或許也是因為那樣,lifelog通常被認為須搭配智慧型手機、高性能掃描器等數位工具才能進行。
可是本書所謂的「lifelog」,則是以「人生記錄」的原意為主。
並不打算像貝爾一樣完全都數位化,對於每天帶著普通紙張的筆記本,將自己人生填入其中的「lifelog」,以下將說明其做法與好處。
不管是否擁有i-Phone、GPS數位相機等數位工具,或者對於網路熟悉與否,這是任何人都能簡單書寫lifelog的方法。
最近有類似概念「Ubiquitous CAPTCHA」一詞的出現,意思是將人生所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記錄下來,跟我所說的「lifelog」一樣。
但畢竟Ubiquitous CAPTCHA一詞還不是很普及,我平常也不太用,所以本書都用「lifelog」進行解說。

要想留存「空氣」,最好採用傳統的類比方式
數位抬頭的全盛時期,何以要回歸類比呢?
i-Phone、i-Pad火紅大賣,連書籍也逐漸電子化鬧得沸沸揚揚的此時,說什麼「傳統類比較好」,恐怕有人會覺得「這傢伙怎麼食古不化呢」。
不過話說前頭,我先聲明自己並非否定數位化。
我個人外出時幾乎都帶著筆記型電腦,也有自己的部落格和推特網站,是個充分運用雲端服務的數位科技愛好者。雖然有攜帶電池、收訊不良等問題存在,仍認為數位工具帶來方便是不爭的事實。
這樣的我卻依然要斬釘截鐵地說:「lifelog最好是用紙製筆記本」。
理由只有一個。

「因為能留存『空氣』」。

空氣,換種說法的話,因為紙張比數位工具更容易留存「氣氛」、「臨場感」和「感覺」。說得更直接點,因為無法用文字和圖片展現的「空氣」資訊正是lifelog的重點所在。
例如慌亂之際振筆疾書記下的電話號碼、被雨滴暈染開來的地圖、用來寫信的紙張和搭配墨水產生的味道……
這些東西若要做成數位化,會很花工夫和間。換作是筆記本的話,可以直接手寫,也可以將紙的資料或其他便條紙用膠水黏貼其上。
或許數位和類比的運用,也該考慮到「適材適所」的原則。
如果單純只是資訊的輸入、保存、攜帶、搜尋和瀏覽的話,數位工具自然比較好用。現在幾乎所有的人身上都不會帶著紙製電話本和辭典了。
可是對於「現場的空氣和氣氛」、「親身體驗的真實感受」則是用筆記本比較容易留存下來。
儘管數位科技日新月異,要想留存「空氣」,短期間內我還是認為用筆書寫在紙上、黏貼資料的傳統類比方式要好得多。


做出過去不再消失的自己
到底我所謂的「lifelog筆記本」是什麼樣的東西呢?以下簡單說明。
舉個具體例子,我每天會在同一本筆記本上填寫兩到十次類似下文的內容。

【100629】13: 27為止
午餐(三顆飯糰、咖啡)、週刊新潮(參議院選舉特集)、劍燃燒吧、鑽石社《lifelog企劃》完稿(序章用,約兩千字)。推特、武田來電。
新大阪↓東京「光468號」車內
☆使用自動販賣機忘了找零,揪心。雖然有寫稿,但完成度不高。擔心可能會趕不上截稿。

讀者可以發現我用下列省略符號作重點式記錄,簡單寫下內容。

日期時間——日期(六位數字標示)和時間(24小時標示)
?符號——包含對象物、對象人之專有名詞的「行動」
@符號——場所
☆符號——個人有感而發的心情等

畢竟超過半天沒記,回想起來便很辛苦;而且一次要寫完所有做過的事,文字也很多,因此利用吃飯、路上移動、約會對方離席空檔和等電梯的零碎時間,一點一滴完成記錄。
這一段的lifelog是在搭乘新幹線時坐著寫的,所以寫得較詳細。忙的時候會寫簡短些,像是「17:30為止,寄出五封謝函,給演講時遇到的人」。因為我很清楚一旦立下嚴格的規定,就很難持之以恆。

那麼以這種方式寫日誌,並且持續多年,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在我說明之前,請讀者先回答下列問題。
「三年前的你,此刻抱著什麼樣的想法在過日子呢?」
「半年前的現在,你做了什麼樣的工作呢?」
「三天前的晚餐,吃了什麼東西呢?」
——怎麼樣?這些事情很難一一都記得住吧。
翻閱過去的記事本,就算上面寫著每日行程和聯絡對象,也沒有留下「自己做了什麼事」的詳細紀錄吧。
然而我只要翻閱兩三分鐘的筆記本,就能詳細說出兩三年前的過去,彷彿最近才剛發生過一樣。
像這樣,將不經意消逝的日子變成「確實存在的體驗」。
就是記lifelog的意義。
換言之,是為了不讓隨時間經過而逐漸變淡薄的體驗風化,在自己心中留下更確切而深刻的印象。
無庸置疑地,體驗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任何人都是累積過去的體驗,才能成就出「今天的我」。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突然蹦出來的。
雖然說「體驗很重要」,但其實能夠留存在腦海中的上限頂多只有幾個月而已。就好像回想不起三天前的晚餐內容,同樣地除非是很強烈的印象,否則都將隨著時間一起消逝。
有時候因為身體承受不了,必須忘掉不好的體驗。可見得忘記本身並非不好的事。
但如果連日後的人生也能派上用場的「珍貴體驗」也給一併忘掉,豈不是太可惜了嗎?一旦從記憶中消失,「體驗重新被運用」將成為泡影。甚至可說是「等於一開始就未曾體驗過」。
事實上我們總是學不會教訓一直在重複同樣的錯誤,或許就是因為沒有好好活用過去的體驗吧!
因此我開始學習記lifelog。
就算無法記住所有的體驗,但只要寫lifelog筆記,至少能減緩忘卻有用體驗的速度。
而且重讀lifelog筆記,可以當時所寫的文字為「線索」,隨時清楚喚回過去體驗過的情景。結果也就能將體驗更加活用在今日和未來。
依我來說,那種無所事事過日子的方式,也就是「任憑體驗浪費」、「放任體驗流失」的行為,就像荷包隨時開著亂花錢一樣,每天都會掉個40、80的小錢。只要能將破洞補好,就能存錢,也就是存下對個人有益的體驗。
養成「重讀」的習慣可讓筆記的效果事半功倍
因為無法記住過去的體驗,所以要記錄lifelog筆記。
就算只是單純地動手寫,也有刻印在腦子裡的效果吧。
但光是那樣仍然不夠。
沒錯。寫下來的東西,如果沒有重新閱讀就毫無意義。
不單只是記錄行動,若能日常性地重讀lifelog筆記,反芻自己的過去,就會比寫下來更具有清晰「留存」的效果。
因為能將體驗當作資產,更確切地存放在腦海裡面。一如前面所提到的,傳統類比方式的好處是重讀時能夠感受到「空氣」。翻開筆記本時,曾經體驗過的事會生動地重現在腦海中。
甚至隨著時間的經過有時還能加強作用,發現到更多的事實。
透過寫備忘、貼資料、記錄行動、事後重讀的動作,就能將過去變成個人更確實的體驗。
如此一來,lifelog筆記的效果就能增加好幾倍。
從我在二○○八年出版的《A6全能筆記術》(台灣麥田出版)起,已經寫了好幾本有關筆記整理術的書。
除了許多人告訴我「很有用」外,也有聽到「感覺不是很有效果」的聲音。
為什麼記了lifelog筆記卻產生不了效果呢?
我認為理由只有一個,就是「記完就算了」。
換句話說,透過「重讀」才能將體驗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就是因為沒有活用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不是嗎?
基於可能會發生類似的狀況,本書除了強調書寫和剪貼的「輸入」外,也用了許多篇幅告訴讀者如何持續做到「重讀」的工夫。

首先在第一章將理解lifelog筆記的好處和基本做法。
第二章選擇作為個人分身的筆記本。
第三章和第四章將使用各式各樣的技巧,增加閱讀lifelog筆記的樂趣,讓lifelog筆記成為保存個人體驗的「我的書」。
第五章將說明「重讀」的效果和具體方法。
請容我一再地重複,如果只是鍵入文字寫日記、整理數位照片的話,這些透過部落格或智慧型手機都能辦得到吧。但是寫筆記本:
?可以沒有壓力地輕鬆書寫、貼上東西和資料。
?因為將自己的一切都寫進去了,只要有少許時間就會想重讀。
?因為製作這些筆記本的過程充滿樂趣,自然會更想記錄下去。

我想只有筆記本才能建立以上的良性循環。
書寫、剪貼、重讀。
只須靠著這些工夫,就能將包含工作和私人生活的所有人生變成「培育自己的舞台」。
自我思考,並能用自己的語言陳述
寫完的lifelog筆記就是一本讀物,也可說是一本書。
而且無庸置疑是「自己所寫、關於自己的一切、世界獨一無二的書」,甚至可直接取名為「我的書」。
手邊放著自己的書,可以作為思考的靈感來源,時不時翻開來看。而且重讀自己過去寫下來的文字,如果又產生新的想法也可寫在目前正在使用的lifelog筆記本裡。
由於出現在過去lifelog筆記本中的書和電影的標題、行動記錄、資料等都是自己親身接觸過的,所以不須細讀,只要瀏覽個兩三行,印象立刻復甦。
以我的情況來說,常常因為重讀筆記本的關係,而改變了自己現有的想法。
就「讀物」而言,應該算是相當刺激的作品吧。閱讀世界獨一無二的「我的書」,我的感想是:就像在跟如今已經不存在的過去的我進行對話一樣。
不同於書店販售的書,因為作者是「自己」。而且都是曾經在腦海中有過的資訊,自然看得懂內容在說些什麼。就算寫得語不驚人死不休,那也是自己的語言。
而這一點對於讓自己的腦筋靈活運轉倒是能意外派上用場。
最近常聽人說政治人物和媒體說出來的話總覺得好像在哪裡聽過,了無新意。我認為原因之一就在於「人云亦云」。
只要哪裡又冒出個新興熱門的頂尖企業家,對方說什麼就照單全收。書上寫的事情也毫不遲疑地轉化成自己的想法。結果說出來的東西,都像是別人說過的話,聽了不禁令人納悶「怎麼又是這一套」!
要想扭轉這種人云亦云的現象,就必須重讀lifelog筆記。
不單只是取用書和部落格等別人做出來的資訊,如果也能好好吸收自己所寫的記錄、剪貼的資料,花長時間整理自己的想法,才能有深入的看法。
慢工出細活的結果,自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吧。

「好的過去」=擁有「個人歷史」的安心感
在前面的實例中,即便是日常生活,我也很仔細地做了記錄。
忙碌或是提不起勁的時候,就可能不會寫「☆」的感想和列印照片張貼。
不過心情好的時候,幾乎就像是認真做美勞的小學生一樣,忙著書寫「行動記錄」、蓋紀念章、徹底收集資料、在家裡熱心地剪剪貼貼並附註感想。
其主要理由是,透過一番作業可增添更多樂趣。以前面的例子來看,回家之後,在書寫「逛賣場是對的」行動記錄時,我的腦海中又重新反芻了一遍逛購物中心的體驗。
同時也因為留下這些記錄,事後重讀時愉快的氣氛也會再度復甦,臉上自然也會露出笑容。
我認為擁有這種「美好的過去」,其實在有生之年裡扮演著難以預料的重要意義。
常言道:「一個不懂得對別人好的人,是得不到別人對自己的好。」引用如此老生常談的教訓,感覺很難為情,但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小時候父母、學校老師對待自己的記憶確實會影響到我們日後待人接物的方式。
重讀lifelog 筆記後會讓自己感到羞恥、後悔而決定改過的結果也很重要。
另一方面個人不斷擁有歡樂愉快的記憶,對於取悅他人,讓自己高高興興活著,不也是很有必要的嗎?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mil Frankl)在描寫納粹集中營體驗的《夜與霧》一書中,曾用「你所經驗過的事,是這個世界上的任何力量都奪不走的」這句話勉勵心生絕望的夥伴。
「我們過去在充實的生活中、豐富的經驗裡所孕育而成的心靈寶物,是任何人都奪不走的。」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人生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人生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人生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人生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因为《笔记本圆梦计划》而得知的一本书,结果草草翻阅了一遍,反而觉得这倒是很值得细细一读的书。

评分

还不错东西不错

评分

好书

评分

   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便是生活最好的见证,大抵如此。

评分

好用好用

评分

竖版繁体~看起来有些费力~很薄的一本书~刚刚看了一半~对于手账有了新的理解

评分

  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人生は1冊のノートにまとめなさい]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