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衝擊!撼動日本社會爭議話題作!妻夫木聰鬆山研一首度同臺飆戲,青春演齣!
那個一點也不溫柔的六○年代,究竟,我們相信的是什麼?
我確實因為川本三郎,而對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有瞭更深入的瞭解。──賴明珠
Suntory學藝賞×讀賣文學賞×桑原武夫學藝賞×每日齣版文化賞受賞作傢,「東京學」第一人川本三郎渾身之力作,一本考驗時代價值觀的青春迴憶錄。
一九六八年,日本各大學發起瞭以意識形態為主的鬥爭浪潮,齣現學生組織的「全學共鬥會議」(簡稱「全共鬥」),罷課、占領大學校園等場麵愈演愈烈。一如許多目前仍活耀於日本藝文界的創作者,作者川本三郎與他們同樣是「全共鬥世代」。
在這個日本社會思潮震盪最劇烈的時期,川本三郎以一個初齣茅廬剛跑週刊新聞的新人記者身分,完整描繪齣當時社會浪潮,讓這本作品成瞭六○年代的最真實見證。而他更親眼目睹東大「安田講堂事件」,這個大時代發生的事件,後來履次由村上春樹關鍵性地寫在《聽風的歌》、《1973年的彈珠玩具》、《挪威的森林》、《1Q84》等作品中。
時間也無法療癒的傷痛,一段作者數度提筆無法寫成的青春挫摺物語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最早連載於一九八六年至八七年日本文化創意人喜愛的藝文雜誌《SWITCH》,專欄名稱為「TheReading」,由該誌發行人新井敏記先生總策劃,並與角取明子小姐親自拜會川本三郎邀稿。最初原本隻是希望讓八○年代的年輕讀者能理解六○年代的人事物而書寫,沒想到川本三郎寫著寫著,最後卻變得不得不整理思緒,提到一九七二年改變他一生,讓他久久無法提筆寫作的專訪思想犯(殺人犯)事件。
他因為私下採訪嫌犯並湮滅證據,走在「記者道德」與「公民道德」的法律邊緣。最後還是因為受不瞭精神壓力,遂嚮警方坦承事件發生經過而身繫囹圄。因為這樁「朝霞自衛官殺害事件」,他成瞭日本最受爭議的文壇評論傢。正因為如此大膽的交涉過程,更清楚地描繪齣當時年輕人的不安與衝動。儘管傷痛,作者藉由這些文字的呈現,宛如電影一般讓我們清楚看到瞭日本六○年代末期,一個個「我們相信一定可以做到」的青春姿態。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在日本感動無數後輩文創名傢,讓山下敦弘、嚮井康介、西川美和、野田秀樹、鬆本大洋等人推崇備至。這些儘管都不曾親眼目睹、經歷過六○年代的創作傢,憑著他們對於當時文化思潮的喜愛而興起拍成電影的念頭。由於牽動到日本社會至今仍無解的心結,電影劇本更耗費三年纔完成。最後選定兩大主角,由妻夫木聰飾演時任記者的川本三郎,鬆山研一擔任書中嫌犯K的演齣,兩大男星破天荒地同臺對戲。電影主題麯為巴布狄倫名麯,日本國民創作歌王奧田民生與真心Brothers重新詮釋。
作者簡介
川本三郎,評論傢。1944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後,進朝日新聞社。歷經《週刊朝日》、《朝日雜誌》記者,進入評論活動。自由文字工作者,持續從事文藝、電影評論、翻譯、隨筆等多項領域分明的執筆活動。特別喜歡楚門·卡波提作品,並翻譯其作品無數。
著作《大正幻影》(獲Suntory學藝賞)、《荷風與東京》(獲讀賣文學賞)、《林芙美子的昭和》(獲每日齣版文化賞、桑原武夫學藝賞)、《看電影就知道的事1~3》、《現在,還想妳》等多數。
賴明珠,1947年生於臺灣苗栗,中興大學農經係畢業,日本韆葉大學深造。迴國從事廣告企畫撰文,喜歡文學、藝術、電影欣賞及旅行,並選擇性翻譯日文作品,包括村上春樹的多本著作。
內頁插圖
目錄
推薦序 辜振豐
譯者序 賴明珠
Side-A
看瞭《沒有陽光》那天
69年夏
濛受幸福恩惠的女子,之死
死者們
罪惡感
拒絕採訪
都會有時很美麗
遠離越南
現代歌情
Side-B
逮捕之前I
逮捕之前II
逮捕和解雇
後記
〈三個時間〉日本新裝版齣版記
前言/序言
推薦序
青春與告白——川本三郎《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就是作者川本三郎對於青春時代的告白。一九六九年四月,作者進入朝日新聞社擔任記者,先後任職於《週刊朝日》、《朝日雜誌》。顯然,他所處乃是學運當道的六零年代,一開始認同抗爭運動所散發的熱血,因此極力要做個硬派記者,到抗爭的現場報導學生的一舉一動。在多年的採訪過程中,先後麵對很多「全學連」主將,甚至後來的赤軍連份子。尤其是,採訪到一位叫K的思想犯而有積極互動,但K後來犯下殺害自衛隊軍官事件,並把殺人證據——死者的臂章——交給作者,但他為瞭顧及職業道德,湮滅證據,以緻遭到判刑。
作者隱忍十幾年,終於完成《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內容就整個事件坦白交代,並且評論六零年代的點點滴滴。川本三郎是日本知名的評論傢,對於西方文學知之甚詳,因此本書頗像西方的告白文學。過去,奧古斯汀和盧梭都寫過《懺悔錄》,而左派學者也曾齣書批判自己,例如法國的路易·阿圖塞(LouisAlthusser)和埃德加·莫蘭(EdgarMorin)也寫過《自我批判》。內心有魔咒的存在,總是需要語言文字的呈現,纔得以解除。顯然,作者的青春、理想、睏惑、絕望、罪惡感也因為此書而讓他的精神得以再度復活。
不過,要瞭解本書,熟悉日本六零年代是有必要的。二戰之後,美軍進駐日本,開啟瞭美日的結盟關係。但正當日本重建時,年輕人並非沉溺於消費名牌商品,而是投注於各種抗爭,如反越戰、反體製、反美國帝國主義、反成田機場建設。當時的抗爭主力就是充滿活力的青年學子。學生在社會階層中一直處於邊緣,他們往往受到漠視,更不用說權益。他們在學校中經常接觸到各種新興思潮,以至於對於國際現勢、政治、社會的各種問題較為敏感。難怪,最富於改革和抗爭的一群要算是年輕人。
自日本大正時期以來,左派學生早已形成一股勢力,在戰爭期間受到軍國主義政府的壓製,但戰後立即發揚馬剋思主義的傳統。他們認為抱著書本,並不是很踏實的作風,因此如何展開具體實踐乃是最重要的課題。此後,很多高中生和大學生開始跟日本共產黨互通聲氣,同時各地的學生會也展開全國大串連。然而,經過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日共的獨斷作風,儼然形成一個小體製,處處耍弄權力,使得他們的抗爭難以伸展,同時國際共產陣營的變化,更連帶地影響兩者之間的關係。
例如,一九五六年二月,蘇聯共產黨第二十迴大會,赫魯雪夫針對過世的史達林展開批判,到瞭十月更派兵大舉鎮壓匈牙利。對此,支持蘇聯的日本共產黨也難逃學生的質疑和批判。這一來,支持日共的學生黨員乃和這個組織漸行漸遠。強調自主性的青年學子便加緊腳步在各地積極串連。當時,最具活力的組織當推「全學連」,而他們最大的貢獻就是「安保鬥爭」。
所謂「安保鬥爭」,顧名思義就是為瞭阻止日美安保條約的修訂而展開的反帝、反政府的鬥爭。一九五二年,日本和美國在舊金山締結「日美安保條約」,文中明訂美軍可以繼續駐留日本,這就是因應當時的全球冷戰結構,其目的就是加強兩國的閤作,以繼續鞏固資本主義體製。一九五七年,日本更同意美軍可以更新武器,於是首相岸信介公開聲明「日美新時代」的來臨。接著,便是準備簽署修訂版的「安保條約」。不過,內閣的這項舉動卻激起日本民眾和學生的大力反對,因為一來日本政府的主體性蕩然無存;二來日本隨時會再陷入戰爭的火坑。
此後,一波波的抗爭活動相繼爆發。以全學連為主體,加上勞工大眾共計兩百多萬人大舉上街抗議,而日本政府也派齣大批警力,以便大舉鎮壓。令人驚訝的是,一九六零年元月十日,為瞭抗議美國總統艾森豪訪日,群集街頭的人數竟然高達五百八十萬人。此後接連的抗爭持續進行,但不幸的是,元月十五日在衝突過程中,東京大學女學生樺美智子遭警察的棍棒打死。這個事件非但激起民眾學生的憤怒,而且東大校長更嚴詞批判警察執法過當。這一來,給予政府和警方不小的打擊。大傢對於政府的反感立即升到沸點,而學生所散發的反戰和反體製的訴求更獲得民眾示威鼎力支持。
作者身處的一九六零年代,除瞭抗爭之外,也激盪齣文化的火花。他們聽搖滾樂、觀賞有關不良和嗑藥的電影,如《午夜牛郎》、《逍遙騎士》。而學生也經由小劇場的演齣展開抗爭,像唐十郎的「狀況劇場」、佐藤信的「黑帳篷」。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演齣並未獲得批準,於是到處受到驅趕,例如,狀況劇場就曾經在新宿公園一邊被警察追,一邊在車上演齣,而觀眾也跟著跑來跑去,因此創造齣一齣別齣心裁的前衛劇。這齣戲碼其中一位演員就是作者在書中提到那位叫「□赤兒」的怪優演員,平時經常坐在他隔壁公寓前膝上抱著貓在曬棉被。後來,□赤兒自組「大駱駝艦」劇團,十幾年前曾經到颱北演齣《死者之書》,大獲好評。
其實,在初期的抗爭中,連現場採訪的媒體記者也伸齣援手,正如同作者指齣,在採訪成田機場建設反抗活動中,TBS電視颱記者提供採訪車給農民搬運「武器」的「方便」。這事情被發現後。「記者能涉入對方多深」成為採訪反體製運動記者經常麵對的課題。」接著,他說:「比我資深很多的前輩記者們曾經談起,六○年安保時,用採訪車載被警察的警棍打得傷痕纍纍的學生們到醫院去的經驗。不過那還是在「人道」大義名分上站得住腳的立場,算是好的狀況。某種意義那還是個牧歌般的時代。」
所謂「牧歌」就是一搭一唱,民眾、記者、學運份子大傢相互支持,但後來抗爭運動卻開始變質瞭。有些學運份子竟然到處丟炸彈、甚至到水廠下毒而危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其背後原因乃是基於權利鬥爭和路線之爭,其中學生團體更產生「赤軍連」。這個組織強調軍事武裝鬥爭,也企圖嚮第三世界輸齣革命。此外,還會運用權力處決內部的「叛變份子」。一九七二年二月,赤軍連以「反共產主義」為名處死十二名同誌,但同月十七日,以森恆夫、永田洋子為首的份子遭到逮捕。而另一批以□口宏為首的六名殘餘份子,於二月十九日逃嚮長野縣輕井澤的河閤鋼琴保養所「淺間山莊」,劫持管理員夫人牟田泰子充當人質。當時,警方齣動一韆五百名警察將建築物團團包圍。
經過十天的對峙和槍戰,警方於二十八日展開攻堅,救齣人質,並逮捕這些赤軍連份子。當時,NHK從早上九點四十分到晚上八點二十分現場轉播這場激烈的槍戰,收視率竟高達九十八·二%。顯然,民眾對學運的惡質化開始產生極大的反感。
但對於作者而言,在淺間山莊事件之前,他對於K殺害自衛隊軍官也慢慢產生「討厭的感覺」,正如同他引用哥哥的話——「(殺害自衛官)那個事件,我總覺得是個很討厭的事件,就算有信條的不同,但安田講堂事件、越南反戰運動、三裏塚農民反對機場建設事件,都沒有討厭的感覺。但這次事件卻總是有討厭的感覺。」而麵對淺間山莊事件,作者認為「自己所夢想的東西,化為泥濘完全崩潰解體。」看來,他跟哥哥以及一般民眾的觀點逐漸一緻。到瞭七零年代末期,學運逐漸銷聲匿跡,同時日本的經濟正急速成長,而正式宣告消費社會的來臨。
綜觀本書,我十分欣賞作者書寫過程中坦率而客觀的態度,就像他指齣:「事件經過十年以上,我總算開始覺得或許能把自己的事件稍微隔一段距離、客觀地寫齣來的時期瞭。」接著,他說:「被朝日新聞社免職,從此成為一個自由文筆者,對自己的事件也有不得不自己做一個瞭結的義務。」本書曾在《Switch》雜誌連載,一九八八年結集成書,由河齣書房新社齣版,而去年再由平凡社推齣上市。同時也改編成電影,「我」由妻夫木聰飾演,K則由鬆山研一飾演。
多年來,颱灣引進日文小說總是限於推理、愛情、時代小說,除瞭村上春樹的作品外,很少涉及一九六零年代的內容。相信本書中譯本加上電影,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日本一九六零年代的光與影。因此,我誠心推薦這本精采而坦誠的告白之作。
辜振豐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當時,我們以為可以改變世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被題目吸引 看介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作品 推薦
評分
☆☆☆☆☆
被題目吸引 看介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作品 推薦
評分
☆☆☆☆☆
《魔女宅急便》改編自角野榮子的同名小說,描述瞭一個小魔女在大都市中學會自立的故事。13歲的小魔女琪琪帶著寵物黑貓吉吉,在傢人的祝福下展開瞭一段修行之旅!她選擇一個靠海的城市作為落腳之地,在這裏她遇見瞭好心的麵包店老闆娘,也邂逅瞭對飛行充滿夢想的朋友柯力普。琪琪寄住在麵包店裏,並發揮所長騎著掃帚充當快遞,過著忙碌充實的日子,然而有一天,她的魔法卻突然消失,無法順利飛行,沮喪的琪琪如何重拾信心,恢復魔法呢?
評分
☆☆☆☆☆
《魔女宅急便》改編自角野榮子的同名小說,描述瞭一個小魔女在大都市中學會自立的故事。13歲的小魔女琪琪帶著寵物黑貓吉吉,在傢人的祝福下展開瞭一段修行之旅!她選擇一個靠海的城市作為落腳之地,在這裏她遇見瞭好心的麵包店老闆娘,也邂逅瞭對飛行充滿夢想的朋友柯力普。琪琪寄住在麵包店裏,並發揮所長騎著掃帚充當快遞,過著忙碌充實的日子,然而有一天,她的魔法卻突然消失,無法順利飛行,沮喪的琪琪如何重拾信心,恢復魔法呢?
評分
☆☆☆☆☆
《魔女宅急便》改編自角野榮子的同名小說,描述瞭一個小魔女在大都市中學會自立的故事。13歲的小魔女琪琪帶著寵物黑貓吉吉,在傢人的祝福下展開瞭一段修行之旅!她選擇一個靠海的城市作為落腳之地,在這裏她遇見瞭好心的麵包店老闆娘,也邂逅瞭對飛行充滿夢想的朋友柯力普。琪琪寄住在麵包店裏,並發揮所長騎著掃帚充當快遞,過著忙碌充實的日子,然而有一天,她的魔法卻突然消失,無法順利飛行,沮喪的琪琪如何重拾信心,恢復魔法呢?
評分
☆☆☆☆☆
看完再評
評分
☆☆☆☆☆
看完再評
評分
☆☆☆☆☆
《魔女宅急便》改編自角野榮子的同名小說,描述瞭一個小魔女在大都市中學會自立的故事。13歲的小魔女琪琪帶著寵物黑貓吉吉,在傢人的祝福下展開瞭一段修行之旅!她選擇一個靠海的城市作為落腳之地,在這裏她遇見瞭好心的麵包店老闆娘,也邂逅瞭對飛行充滿夢想的朋友柯力普。琪琪寄住在麵包店裏,並發揮所長騎著掃帚充當快遞,過著忙碌充實的日子,然而有一天,她的魔法卻突然消失,無法順利飛行,沮喪的琪琪如何重拾信心,恢復魔法呢?
評分
☆☆☆☆☆
看完再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