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文库 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中信出版社

新思文库 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中信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张鹤泉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2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70355
商品编码:18123356770
品牌:中信出版(Citic Press)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536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一套写给21世纪中国人的中国史】
如何在世界中看中国?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已不必在他者的眼光中自轻,也不需要急于摆脱他者眼光的自负,而是可以带着建基于悠远历史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体认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
于是,我们更需要中国史学家探求历史的真实,亲切自然地呈现史学成果,来满足大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中国史领域新一代领军学者怀着敬意与温情,重建中国历史进程,呈现了这套中国通史读本。我们这些21世纪的中国人,正需要这样一套扎实亲切、兼收并蓄的通史,来了解自己身上承载的家国历史。

 

【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的诚意力作】
“新编中国史”是少有的当代中国学者联合撰写的中国通史,王子今、王小甫、游彪、张帆等国内史学界中坚力量倾力襄助。在他们看来,重新创建整个中国史叙述的结构框架,写出一套反映学术和社会演进现状的中国史,是整整一代学人的责任。融会吸收国内外已有的诸多研究成果,反映迄今为止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向社会大众提供关于中国史的和正确的知识是“新编中国史”首先追求的目标。

【传统中国史学学风与现代世界眼光相结合】
“新编中国史”各卷著者均为中国史领域的领军学者。这一批中国历史学人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封闭与开放,他们的学术训练扎根于中国传统史学,又吸收了欧美史学的问题意识。传统史学的史料工夫,使他们的研究细密扎实,文字沉静内敛,句句以史为据;欧洲史学的学风、方法和论点,则让他们不拘泥于特定史观,具备世界眼光。二者结合,为我们呈现出一套严谨扎实而有新思创见的中国通史。

【用学界共识构建框架,融入学人观点以启发新知】
作为面向大众的通史著作,“新编中国史”建基于学界通识,凸显学术整体走向,尝试为读者提供认识中国的基本框架。同时,各卷著者亦在书中融入相对独立的学术观点和前沿视角,以期与读者一同读史知新。

?《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的时代》梳理动荡纷乱时代的历史,不仅将“乱世”中的角逐一一阐明,还注意到征兵制的变化、依附人口对社会的明显影响。

【展现中国历史的宏大与精微,呈现中华文明的全景画卷】
朝代更迭,政治兴衰,这是历史的大走向;日用常行、思想情感,这是历史的动人细节。“新编中国史”各卷作者既留意中国传统王朝社会的周流演变,通过各个朝代的政治发展把握宏大的历史脉络,又不忘关注衣食住行、民间礼俗、精神气象等历史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幅中国历史鲜活的全景图。

【一套面向社会大众、雅俗共赏、人人爱读的通史著述】
“新编中国史”意在为大众提供、有据的历史知识,因而行文严谨却不刻板,文字晓畅,娓娓道来。丛书还特别设计了“人物小传”“历史术语解说”等栏目,对于一般读者也有辅助之功。无论是希望建立历史认知的年少者,想更深洞察历史的年壮者,还是愿意温故知新的年长者,这套通史都能有所助益。

【两岸合作,历时10年,精心打造21世纪中国史新典范】
“新编中国史”由台湾三民书局组稿,从成稿刊行,到修订编校,直至中信出版社大陆版问世,历时10年有余,凝结两岸学人、出版人心血,代表两岸文化交流成果。两岸面向未来,共同书写历史,竭力打造属于21世纪中国人的国史新典范。

【设计精美,制作考究,典藏之选】
“新编中国史”全套以精装呈现,装帧设计精美考究,各卷封面中融入了不同时代的精神气象,体现传统中国的美学底蕴,相当适合个人和家庭典藏。

《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的时代》为“新编中国史”中的一卷。魏晋南北朝上承大一统的秦汉,下启开明开放的隋唐,而这却是分崩动乱的近四百年。皇权衰弱,门阀世家在朝野扩张;南北政权分裂,中国的地理疆域被重新划分;战祸频仍,无数北方人口南渡,塞外之胡族文化和尚武精神,注入华夏衰颓腐朽之躯。
那是一个名城被毁、人口锐减“乱世”,也是风流竞逐、异彩纷呈的时代。陶渊明的诗文,王羲之的书法,云冈、龙门石窟的造像……在粗犷与纤细、入世与隐遁、分裂与的影响之下,诞生了的魏晋风度,其中也孕育着即将到来的隋唐盛世。
《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的时代》全书四篇,讲述了从三国时期至南北朝时期的方方面面。前三篇以时间为线索,分别梳理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兴衰,西晋、东晋与十六国的发展与征战,南北朝政权的兴亡与。第四篇则将目光从大局延伸进市井风情、文化风俗,讨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生活。《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的时代》中旁征博引,推敲史料,让这段动荡而丰富的历史历历在目。

目 录
自 序
篇 三国时期
章 董卓之乱与东汉末年割据势力的混战
第二章 曹操统一北方
第三章 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四章 曹魏政权的建立及其统治
第五章 蜀汉政权的建立及其统治
第六章 吴国的建立及其统治
第二篇 西晋、东晋与十六国
第七章 西晋的统一及其统治
第八章 户调式的实施与世家大族经济势力的发展
第九章 西晋的衰亡
第十章 东晋建国与偏安江南
第十一章 东晋北伐与淝水之战
第十二章 北方人民的南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十三章 东晋的衰亡
第十四章 五胡十六国在北方的统治
第三篇 南北朝时期
第十五章 南朝政权的更替
第十六章 南朝的政治统治
第十七章 社会等级结构、寺院经济与社会经济
第十八章 南朝的户籍检括与赋役制度
第十九章 北魏建国与统一北方
第二十章 孝文帝迁都洛阳与改制
第二十一章 均田制度与赋役制度
第二十二章 北魏社会经济与寺院经济的发展
第二十三章 北魏职官的设置与社会等级结构
第二十四章 北魏的分裂与衰亡
第二十五章 北齐、北周的对峙与北周统一北方
第四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二十六章 玄学的发展与佛教、道教的传播
第二十七章 史学、文学与艺术的发展
第二十八章 服饰、饮食、居室与交通工具
第二十九章 节日与娱乐
附 录
大事年表
帝系表
注 释
参考书目

张鹤泉,1950年出生于山东淄博,祖籍河北省安新县。1985年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于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1年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2010年卸任。兼任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吉林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及秦汉魏晋南北朝文献研究。著有《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汉明帝研究》等,译著有《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


董卓之乱与东汉末年割据势力的混战
董卓之乱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局面出现的始端。这种混战局面使统一的东汉朝陷入分裂,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但在群雄的混战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大的割据势力,也出现了几个较大的割据区域。

节 东汉末年的变乱和地方势力的发展
东汉一代,地方社会秩序呈现不稳定的趋势。明显的表现,就是各地方不断出现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早在汉安帝时,沿海各郡出现了被称为“海贼”的张伯路起义;在勃海郡、平原郡又出现了刘文河、周文光的起义。此后,《后汉书》中便不断出现“海贼”“盗贼”“妖贼”的记载。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勃海郡盖登等人自称太上皇帝来号令民众,起义具有一定的规模。汉灵帝光和七年(184)二月,巨鹿郡人张角自称黄天,将其所领导的部众分为三十六方,头戴黄巾,在同一天共同起义。张角所领导的黄巾起义,实际上是太平道教的反抗活动。在起义前,张角曾经在巨鹿郡宣传太平道教,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信教的徒众已达数十万人,多半分布在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地区。张角不满足单纯的传教,将道徒按军队组织编制起来,设置三十六位将军统领他们,并声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向民众宣传东汉的统治崩溃在即,新的朝代将取而代之。经过这些酝酿和部署之后,大规模的反抗形势渐趋成熟。终于在光和七年二月,头着黄巾的农民在七州二十八郡同时举行起义。
黄巾起义让东汉朝廷大为震惊,汉灵帝下诏各州郡,命令其组织防卫。东汉王朝首先力图加强首都洛阳的防守力量。外戚何进受命为大将军,将兵屯守洛阳都亭,部署守备,并在洛阳附近增设了八关都尉,又“远征三边殊俗之兵”,对黄巾各部先后发动进攻。各支黄巾军在当年就被东汉政府镇压下去了。
黄巾起义失败后带来的重要影响,就是使一些地方势力试图自立的趋势增长。在镇压黄巾起义后不久,由于皇甫嵩立下赫赫战功,信都县令阎忠因而规劝他背离东汉朝廷,选择自立的道路,防止危害自身,但是阎忠的建议遭到皇甫嵩拒绝。这说明东汉官员中已有人认为朝政无法挽救,应该在地方上发展自己的势力。
实际上,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部分地方豪强的私家武装已由隐蔽转向公开,其实力也大大地加强了。一些州郡官吏亦扩充势力,与东汉王朝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特别是,东汉王朝为了防范农民军和加强对州郡的控制,将一些重要地区的州刺史改为州牧。汉灵帝让宗室刘焉任益州牧,太仆黄琬任豫州牧,宗正刘虞任幽州牧。显然,东汉王朝是选择有名望而又可靠的宗室和其他的列卿、尚书充任这些州牧。这样做的结果,正如《后汉书?刘焉传》说:“州任之重,自此而始。”权力加重的州牧可以通过才望来稳定地方秩序而忠于东汉王朝。但一旦州牧利用这种权力来发展个人的势力,就会走向与东汉王朝的愿望相反的方向。东汉末年,东汉王朝改设州牧的做法不但没有加强中央的控制,反而使一些拥有武装势力的军事集团按地区集中起来,更便于实行割据,地方割据状态因而开始显露出来。

第二节 董卓之乱
大规模的黄巾起义失败后,东汉统治集团内部的外戚与宦官斗争又日趋激烈。中平六年(189),汉灵帝病故,其子刘辩即位,称为少帝。外戚何进任大将军,掌握洛阳的军事大权。何进为巩固地位,起用了一批名士,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担任八校尉的袁绍。何进杀掉统率西园八校尉军的宦官蹇硕,并准备实行清除宦官的计划,但遭到何太后反对。何进因而采纳袁绍等人的建议,召各地的猛将率兵进入洛阳,以此威慑宫廷中的宦官,并州牧董卓便因此被何进秘密召入洛阳。但在董卓大军抵达之前,洛阳宫中宦官已杀死何进。听到这个消息,袁绍立刻率军发动政变。他命令部下焚烧洛阳宫城宫门,攻入宫城,对宫中无胡须者,无论少长全部杀掉。一时洛阳城中大乱,当夜,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逃离宫城。他们逃至洛阳北面的邙山,恰好遇到董卓率领的军队。董卓于是拥少帝与陈留王进入洛阳。
董卓(138—192)是凉州人,陇西豪强。董卓所在的凉州与南匈奴、羌族邻近,因此,东汉王朝派遣了众多的军队在这里驻屯。驻屯的士兵大多数狞猛残忍,骁勇善战。董卓对这些士兵采取怀柔的政策,使他们完全听命于他,形成凶残的凉州军人集团。他凭借这支武装,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曾经随从皇甫嵩讨伐黄巾军,后与皇甫嵩意见不合,违抗朝廷的命令,纠合部下返回凉州。汉灵帝死前,董卓出任并州牧,驻军河东,静观时局的变化。
董卓进京后,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吞并何进兄弟和执金吾丁原的军队,尽揽东汉朝政。为了笼络人心,他还为陈蕃、窦武理冤,恢复他们和被害党人的官爵,任用当时名士周珌、伍琼、郑太、荀爽等人。董卓的做法只是外示宽宏,实际上,他和他的凉州军人集团非常凶残。他居相国显位,命其部下在洛阳城中大肆抢掠,城中贵族、官僚、富豪之家的财物都被抢掠一空,称为“搜牢”。他的军队经过洛阳城郊,适逢二月,正是祭社之时,百姓会于社下,军士将男人全部杀光,取其车牛,把男人的头挂在车辕上,掠夺妇女、财物,唱歌而归。他还派部下抢掠洛阳城中的妇女,将她们全部分给部下做妻妾或奴婢。他和他的部下对宫中的公主和宫女也不放过,将她们抢掠奸淫。董卓的穷凶极恶引起中原士人的恐惧与愤慨。董卓为了使朝廷官员顺从他的意志,将他不满意的官员尽行驱逐,袁绍、曹操等人都被董卓逼走。董卓的专权、洛阳的混乱,使各地的分裂割据活动迅速扩大。州郡牧守招兵买马,各树旗帜,准备讨伐董卓。初平元年(190),渤海太守袁绍联络他的从弟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起兵讨伐董卓。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率军进屯洛阳周围。袁绍军屯河内,孔伷军屯颍川,韩馥军屯邺,袁术军屯南阳,张邈、刘岱、桥瑁军屯酸枣,但这些讨董卓的联军各有各的打算,无法集中力量打击董卓。
董卓觉得在洛阳长期抵御关东的讨伐联军,形势对他不利,为了躲避关东军的兵锋,避免并州黄巾军截断后路的危险,他便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并驱迫洛阳一带百姓西行。在离开洛阳前,董卓军大肆烧掠,使洛阳周围房屋荡尽,一空如洗。对于董卓的逃离,只有曹操率军追击,但为董卓军所败。其他联军毫无斗志,只是试图扩大势力,尔虞我诈,相互吞并,因此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董卓退居关中后,分兵守险。他自任太师,号称尚父,驻郿坞,其高与长安城相同,积财物于其中。董卓又废弃五铢钱,改铸没有花纹图案、没有轮廓的小钱,搞得物价腾贵,钱币不行。此外,董卓还实行严刑峻法,杀人时先断舌凿眼,然后或斩去手足,或用锅镬烹煮。随着董卓西迁的长安官员,在董卓的淫威下,朝不保夕,担心大祸临头,因此迫切想要除掉董卓。司徒王允联络董卓的爱将、义子吕布,杀死董卓。但是,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樊
稠、张济等人怀着强烈的复仇之心,进攻长安。他们杀入长安城中,与吕布军在城中展开巷战,吕布战败,逃出长安城,奔往关东。李傕等人杀死王允,挟持汉献帝。这些凉州将领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又在长安附近相互攻伐,附近居民或死亡或逃散。长安城完全陷于无秩序状态,几乎成为空城。关中地区遭到极大破坏,行旅断绝,人烟稀少。

第三节 割据势力的混战
董卓之乱后,各军事集团在北方相互攻伐、吞并,混乱的战局日甚一日。经过五六年的兼并过程,全国逐渐形成许多割据区域。
袁绍(约154—202)是北方大的割据势力。他起兵讨伐董卓之时,任勃海太守,乘董卓西迁长安之机,准备抢占冀州。冀州原为韩馥所占,时任冀州牧。袁绍逼迫韩馥出让冀州,韩馥无奈,将冀州印绶交给袁绍。当时人说:“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足见冀州是兵强粮足之地。袁绍以冀州为基础发展其势力,先后占据青州、并州,又与幽州的公孙瓒对抗,后攻灭公孙瓒,占据北方冀、青、并、幽四州。袁绍占据的北方四州,是具有战略形势的要地。这一地区的北面有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可以为用;南部有黄河作为天然屏障,进可以战,退可以守。
袁绍的高祖袁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显然,袁绍是一个家世显赫的世家子弟。袁家的门生故吏遍天下,因此袁绍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号召力。这些优势使袁绍成为北方实力强的军事割据集团。
公孙瓒是占据幽州的割据势力。他原是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杀幽州牧刘虞后,尽有幽州之地。公孙瓒试图在北方扩大其势力,因而与袁绍战事不断,成为袁绍在北方的劲敌。但是公孙瓒治州无方,他“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州里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5。因此,在与袁绍的军事对抗中,接连失利。建安四年(199),袁绍军进攻公孙瓒,公孙瓒兵败被杀,幽州为袁绍所占。
袁术是袁绍的从弟。当袁绍据有青、冀二州时,袁术也据有户口数百万、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南阳郡。袁术的野心很大,想做皇帝。他对袁绍做盟主很不服气,兄弟之间的关系紧张。袁术远交幽州的公孙瓒,企图颠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势力。袁绍也联络荆州的刘表来牵制袁术。初平三年(192),袁术和公孙瓒配合,向曹操和袁绍进攻,被曹操和袁绍击败。于是袁术南奔寿春(今安徽寿县),占据扬州,并于建安二年(197)称帝,不久病死。
刘表据有荆州之地,占地数千里,甲兵十多万。刘表采取对皇帝“ 不失供职”、在地方保境安民的政策,所以自初平元年(190)到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去世,近二十年间,中原和关中地区迭遭变乱,民不聊生,荆州却比较安定,很多北方人逃难到荆州依靠刘表。
徐州先为陶谦所占。陶谦杀曹操父亲曹嵩,曹操为报父仇,连年攻打徐州。以后陶谦病死,刘备代之。后吕布又占据徐州。吕布自关中东奔后,袭据曹操的兖州,后又攻打徐州,占据徐州。但是后为曹操所灭。
除此之外,公孙度占有辽东;韩遂、马腾占有关右;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续占有巴蜀;孙坚攻刘表败死后,其子孙策逐步占有江东;刘备(161—223)辗转依附于曹操、吕布、袁绍,后投奔于刘表。

新思文库 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中信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新思文库 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中信出版社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新思文库 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中信出版社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新思文库 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中信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新思文库 魏晋南北朝史: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中信出版社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