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常识与通识 |
| 作者: | 阿城 |
| 市场价: | 49元 |
| ISBN号: | 9787101111347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精装 | 开本:128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6-02-01 | 版次:1 | 页数:195 |
| 印刷时间:2016-02-01 | 印次:1 | 字数:90000 |
| 编辑推荐 | |
| 1、阿城先生的《常识与通识》是中华书局推出的“作品”系列之第二种,“作品”系列为文学大家的文化随笔。之后会陆续推出阿城先生的《闲话闲说》以及沈从文先生和汪曾祺先生的经典作品。 |
| 内容提要 | |
| 《常识与通识》为阿城先生的一部经典随笔。阿城先生近二十年前思考的问题,诸如基因、人性中的攻击、艺术与催眠、情感与化学等等至今还让人脑洞大开,见出了阿城先生的开阔和大气象。 |
| 作者介绍 | |
| 阿城,著名作家、学者。代表作《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棋王》《树王》《孩子王》《威尼斯日记》《闲话闲说》《常识与通识》等以及电影剧本《聂隐娘》《吴清源》《小城之春》《芙蓉镇》等。 |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常识”和“通识”这两个词,单独拎出来都有些泛泛而谈,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并且冠以“阿诚”之名,我内心就充满了期待。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通过朋友的推荐了解到的这本书。朋友当时的原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这本书里有些东西,你得静下心来慢慢体会,不能急。”这句话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常常忽略的事物。
评分这本《常识与通识(阿诚)》的封面设计真是相当引人注目,那种沉静而又不失力量的质感,仿佛预示着书中蕴含的知识深度。我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虽然我才刚刚开始阅读,但整体的排版和字体都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尤其喜欢那种留白恰到好处的设计,让每一页都显得疏朗有致,这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算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享受了。
评分我承认,我可能对这本书有着过高的期望。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罗列,更希望它能引发我内心深处的思考。比如,书中会不会探讨一些关于“何为真正有用的知识”的议题?又或者,它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辨别信息真伪,如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清醒头脑的方法?我期待书中能有那种“醍醐灌顶”的时刻,让我能够重新认识一些过去固有的观念,甚至颠覆我的一些认知。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给我一种“厚重感”,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堆砌,而是真正有料的实在。我曾经有过翻阅一些图书的经历,它们虽然封面精美,内容却显得空洞,读完后总觉得怅然若失。而《常识与通识(阿诚)》,光是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它的质感,这让我对内容本身也充满了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温和而有力的语言,引导我进行一场深度的心灵对话,让我能够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去触碰那些更本质、更持久的真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对“阿诚”这个名字的联想。我一直认为,能够沉下心来做学问,并且能将深奥的道理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人,本身就具备了某种“通识”的智慧。我希望在这本书里,能够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建立更完善的认知体系的线索,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常识”判断依据。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几块定海神针,能够稳住自己前行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