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9
“婚姻教皇”、人际关系大师、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经典作品。
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孙云晓主编推荐,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专文推荐。
洞察4种教养方式对孩子情商的长期影响,了解0岁到青春期孩子教养的本质。
心教育经典译丛”已出版图书包括《教出乐观的孩子》;“儿童情绪管理系列”已出版图书包括《暴脾气小孩》,将出版图书有《让孩子远离焦虑》。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法》是一本“婚姻教皇”、人际关系大师、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指导父母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实战手册,告诉父母当孩子情绪激动时,该如何进行沟通?如何教孩子更有效的处理问题,建立健康、稳固的人际关系?如何成为孩子的情绪导师?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法》是一本培养父母教育素质的指南,每位父母都能从中受益。戈特曼博士通过一项历时20年、119个家庭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心理学调查,洞察了4种教养方式对孩子情商的长期影响,了解到0岁到青春期孩子教养的本质。
中国教育风云人物孙云晓主编推荐:本书很大的魅力在于论证的严密性、案例的丰富性和方法的可操作性,是值得天下父母和教师用心来读的好书。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专文推荐:约翰.戈特曼给我们提供了有科学依据而又非常实用的指导,帮助父母教给孩子受用一生的情绪调整能力。
约翰.戈特曼,享誉世界的“婚姻教皇”,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西雅图人际关系研究所所长,从事家庭关系方面研究长达40年,婚姻关系、人际关系研究领域的专家,被媒体誉为“婚姻教皇”。
人际关系领域杰出的心理学者
4次荣获美国心理健康研究院科学研究者奖章,并获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杰出科学研究者奖章、美国家庭治疗学会杰出贡献奖、美国心理协会家庭心理学分会会长奖章。
与罗杰斯、荣格齐名的心理大师
2007年,美国刊物《美国心理治疗网络》及《美国心理学家》杂志评出20世纪后面的25年,美国心理治疗师眼中具有影响力的10位心理治疗大师,戈特曼赫然在列,与卡尔.罗杰斯、卡尔.荣格齐名。
琼.德克莱尔,编辑,在育儿、心理学与健康等领域进行研究与写作。
主编的话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从父母自身做起
推 荐 序 一个艰难的时代:关于孩子与父母
引 言 成功育儿并不难
部分 高情商教养基石
第1章 情绪管理训练
——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关键
相比其他孩子,高情商孩子更健康、有着更优异的学习成绩;他们和朋友相处得更好,更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少使用暴力;在艰难的时刻,他们更懂得安慰自己,从压力中解脱,回归原有的生活。总而言之,他们的情商更高。
第2章 评估你的教养方式
——4种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
要想成为更好的父母,家长必须先审视自己。你将看到4种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以及对每种教养方式的详细描述。你也将读到,不同的教养方式是如何对孩子产生影响的。
忽视型父母 | 压抑型父母 | 放任型父母 | 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
【测试】你是哪种类型的父母?
第二部分 情绪管理训练
第3章 情绪管理训练的5个关键步骤
——问题解决的开始
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尽力不去批评他们,不漠视他们的感受,不试着把他们从自己的情绪中转移出来,他们就会允许我们进入他们的世界。他们会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我们分享观点。当生活中出现冲突时,孩子会和我们站在统一战线上,共同解决难题。
觉察情绪 | 抓住佳时机 | 倾听与认可 | 说出你的情绪 | 解决问题
【测试】你的情绪感知能力如何?
第4章 情绪管理训练的策略
——让情绪表达更有效
有很多次,你很想和孩子进行情绪上的沟通,却苦于抓不住孩子情绪苗头发出的信号。又有时,不论你说什么、做什么,似乎永远不能将想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你会觉得,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迷失了,而你就像在和墙壁讲话。
情绪管理训练的14个附加策略 | 不恰当的5个时刻
【测试】你的情绪管理训练技能如何?
第5章 让孩子免受家庭冲突的伤害
——家庭成员的情绪管理训练
父母关系的好坏将影响孩子的生活态度和未来的成就,影响他调节情绪的能力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当夫妻呵护、支持彼此时,孩子的情商也会蓬勃发展。而那些常常暴露于父母冲突下的孩子,则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第6章 父参与力
——高情商父养育法则
在情感上支持孩子的父,对孩子的幸福有着的影响。相比那些缺少父关爱的孩子,5岁时有父陪伴和支持的孩子,长大以后共情能力更强,更能体会他人的感受,拥有着更好的社会关系。
第7章 与孩子的成长合二为一
——高情商培养的5个关键期
养育孩子就意味着不断地改变。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都会出现里程碑式的成长,在每一个年龄段,理解什么是正常的,预测孩子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什么,将帮你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样做能帮助你成为更称职的情绪管理训练导师。
译者后记
第1章 情绪管理训练
——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关
当黛安娜哄3岁的儿子乔舒亚穿外套的时候,她已经快要迟到了。上班前,她需要先把儿子送到托儿所。在一顿仓促的早餐和一场关于穿哪双鞋的争执后,乔舒亚的情绪也很紧张。他并不在乎妈妈1小时后要参加一个会议。乔舒亚告诉妈妈,他只想待在家里玩。当被告知这个想法不可能时,他感到伤心、生气,一屁股坐到地板上,开始放声大哭。
在保姆到来前5分钟,7岁的埃米丽哭着找爸妈,喊着:“把我留给一个陌生人照看,这不公平!”爸爸向她解释道:“埃米丽,这个保姆是妈妈的一位好朋友。而且,爸妈想看的这场音乐会已经拖了很久了。”“我还是不想让你们走。”埃米丽哭着说。
14岁的马特告诉妈妈,他刚被学校乐队开除了,因为老师闻到有人在校车上吸大麻。“我向上帝发誓,那个人不是我。”马特说。但他近正和一帮陌生的男孩混在一起,学习成绩也在下滑。“我不相信你,马特,”妈妈说,“在你成绩回升之前,不准你外出。”马特感到很受伤,也很愤怒。他一言不发,飞奔出门外。
三个家庭,三场冲突,三个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这些家长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当孩子情绪变得激动的时候,如何与其交流。和很多家长一样,他们也想公正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对孩子有耐心。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充满挑战,他们想帮助孩子,给孩子以支持和教导,教孩子如何更有效地处理问题,如何建立健康、稳固的人际关系。然而,一心为孩子好的愿望和把这些好的愿望变为现实,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区别。
教养子女需要的不仅仅是智商,还涉及人性的另一个维度,而这一维度是过去30年里专家给父母提供的建议中从未涉及的:的教养方式还需要情绪上的指导。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科学研究发现,情绪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研究者发现,对情绪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这些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在社会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和幸福感,也包括家庭生活的幸福。这种能力如今被称为“情商”(EmotionalQuotient)。对父母而言,情商意味着觉察到孩子情绪上的波动,具有共情(empathy)、抚慰、引导孩子平复情绪的能力。对孩子而言,他们关于情绪的认识大多是从父母身上学会的,情商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拥有克制冲动的能力、延迟满足感的能力、激励自己的能力、读懂他人社交提示的能力和应对生活中高潮与低谷的能力。
《情商》(EmotionalIntelligence)一书作者、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这样写道:“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个学校。”戈尔曼在这本著作中用丰富而详尽的科学研究成果,让我们对这一领域的理解达到了的高度。“在这个鲜活的小世界里,我们学会了如何感知自己的情绪,了解了他人是如何回应我们的感受,读出了他人眼中的希望或恐惧,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心中的希望或恐惧。在这个情绪学校里,不但家长对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会影响孩子,父母还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告诉孩子,他们是如何处理情绪的,夫妻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一些父母是非常有天分的情绪导师,而一些家长却糟糕透顶。”
怎么做才能成为孩子的情绪导师呢?在过去的20多年里,作为一个研究父母与孩子间子互动的心理学家,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在与伊利诺伊大学、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对119个家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观察父母和孩子在情绪化的时刻是如何回应彼此的。我们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追踪研究,从4岁直到他们步入青春期。与此同时,我们对130对新婚夫妇进行了追踪研究,见证了他们从新婚到生养孩子的全部过程。在研究中,我们对这些父母进行了详尽的采访,内容涵盖他们的婚姻、对孩子情绪化时刻如何回应,以及情绪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在他们与孩子相处,情绪变得紧张时,我们记录了这些孩子对此发生的生理反应。当孩子愤怒或悲伤时,我们细致地观察并分析了父母在情绪上的反应。几年后,我们对这些家庭进行了回访,了解孩子的整体情况,包括身体健康、学业成就、情绪健康和社交关系。
我们的研究结果给出了一个简单而又令人信服的答案。我们发现大多数父母都可以被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给孩子在情绪上进行指导的家长,另一类是未在情绪上给孩子指导的家长。我把那些与孩子共享情绪的家长称为“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Emotion-Coachingparents)。他们就像运动教练,教给孩子应对生活中艰难与坎坷的策略。当孩子表现出愤怒、悲伤或恐惧等情绪时,他们不会抗拒,更不会忽略孩子的感受。相反,他们把孩子的消极情绪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把情绪化的瞬间当成教给孩子生命中重要课程、建立更密关系的机会。
在研究中,一个5岁女孩珍妮弗的妈妈玛丽亚这样说道:“如果珍妮弗伤心了,这就是一个需要我陪伴她的重要时刻。我会对她说,我想和她谈谈,想知道她的感受。”就像很多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一样,珍妮弗的爸爸丹认为,女儿伤心或生气时,也是需要自己的时刻。丹表示,给女儿安慰让他感觉自己像个父,而且这种感觉是与女儿相处的其他时刻所没有的。“我需要在她身边,告诉她一切都会好的,她能战胜这个问题,甚至收获更多。”丹这样说道。
对于玛丽亚和丹这样的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人们往往用“温暖”“积极”来形容他们,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反过来,温暖积极的家长却未必懂得传递给儿女情商的真谛。事实上,温暖而体贴的父母往往不能有效处理孩子的消极情绪,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这些不能教给孩子情商的家长们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忽视型家长(Dismissingparents):他们漠视、忽略或轻视孩子的消极情绪;
·压抑型家长(Disapprovingparents):他们对孩子的消极情绪持批评的态度,经常会因为孩子表现出消极情绪而训斥或惩罚孩子;
·放任型家长(Laissez-Faireparents):他们包容孩子的情绪,和孩子一起感同身受,但不能提供必要的指导,也不能给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
为了向你们展示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和以上3种父母是如何与孩子交流的,我们现在假设让黛安娜(那位不想去托儿所的小男孩的妈妈)来演绎这4个不同的角色。
如果她是忽视型家长,她可能会告诉儿子他不想去托儿所的想法很可笑,离开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根本不需要感到难过。她极有可能会试着帮孩子从消极情绪中挣脱出来,如用饼干哄他,或者告诉他老师安排的活动有多有趣。
作为一个压抑型的家长,黛安娜会因为乔舒亚的不配合而责骂他,告诉儿子自己厌倦了他放肆的行为,并威胁要揍他。
作为放任型的家长,看到乔舒亚伤心、生气,黛安娜会拥抱他,和他一起共享情绪,告诉他想留在家里的想法是完全正常的。但她接下来的做法却令人失望。她既不想打骂孩子,也不想哄骗孩子,然而,待在家里显然也是个无法接受的选择。到后,她或许会提议:我陪你玩10分钟的游戏,然后你乖乖去托儿所。第二天早晨,同样的事情可能会再度重演。
那么,情绪管理训练型的父母会怎么做呢?一开始,她会和放任型家长一样,先对乔舒亚进行共情,让他知道妈妈理解他为什么很难过。但她接着还会给乔舒亚提供指导,告诉他如何应对自己的消极情绪。他们之间的对话或许会这样进行:
黛安娜:乔舒亚,赶快把外套穿好。我们该走了。
乔舒亚:不要!我不想去托儿所。
黛安娜:你不想去?为什么呢?
乔舒亚:因为我想和你待在家里。
黛安娜:是这样啊?
乔舒亚:是的,我就想待在家里。
黛安娜:天哪,我想我明白你的感受。有好几次,我也想和你待在家里,坐在椅子上一起读书,而不是赶着出门。但你知道吗?我对办公室的同事们承诺过,会在9点钟到,我不想违背自己的承诺。
乔舒亚(开始哭了):但为什么呢?这不公平。我不想去。
黛安娜:过来,乔希(把他抱到自己腿上)。我很抱歉,爱的,但我们不能待在家里。我猜你一定感到很失望,是不是?
乔舒亚(点头):是的。
黛安娜:还有点伤心?
乔舒亚:嗯。
黛安娜:我也感到有点伤心(她抱着乔舒亚,让他哭了一会儿)。我知道我们该怎么办了。想想明天,我们不需要去上班,不需要去托儿所。我们就能一整天待在一起。明天你想干什么呢?
乔舒亚:吃好吃的煎饼,看动画片。
黛安娜:不错,那一定会很棒。还有别的吗?
乔舒亚:我们能带我的玩具手推车去公园吗?
黛安娜:我觉得可以。
乔舒亚:凯尔能和我们一起吗?
黛安娜:可能吧。我们得问问他妈妈。但是现在,我们出发吧,好吗?
乔舒亚:好的。
表面上看,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和忽视型家长有相似之处,两类家长都引导乔舒亚想一些除了留在家里以外的事情,但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分别。作为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黛安娜认同儿子的难过情绪,帮助他为这种情绪贴上标签,允许他体会自己的情绪,在他哭的时候陪在他身边。从始至终,她没有试图把他的注意力从情绪中转移出来。她更没有像压抑型家长那样,因为乔舒亚难过而责备他。相反,她让乔舒亚知道,妈妈尊重他的感受,并认为他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
和放任型家长不同,情绪管理训练型家长懂得为孩子划定行为界限。虽然她花了几分钟时间来照顾乔舒亚的情绪,但同时她让儿子知道,她会因此而迟到,违背对同事们许下的诺言。对此,乔舒亚感到有点失望,但这种情绪是他和妈妈都能够应对的。在乔舒亚有机会认识自己的情绪,体会并接受这种情绪后,黛安娜又接着让他知道,他可以从难过的情绪中走出来,明天会更精彩。
这种回应方式,是我们在研究中见证的诸多成功子关系的典型。这个过程具有以下5个的步骤,包括:
·觉察到孩子的情绪;
·把情绪化的瞬间当作增进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
·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孩子的情绪;
·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言语为情绪贴上标签;
·划定界限,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和很多成长的道路一样,要想成为更好的父母,家长必须首先对自己进行审视。我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研究或许能帮你完成这一步。显然,我们不能给每个家庭提供与我们研究对象同样详细、深入的分析。不过,我们可以提供下面的自我测试,帮你评估自己教养子女的方式。测试结束后,你将看到我们总结出的4种截然不同的教养方式,以及对每种教养方式的详细描述。你也将读到,在我们的研究中,不同的教养方式是如何对孩子产生影响的。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从父母自身做起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北京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我们在越来越多的媒体中看到有关教养悲剧的报道。在激烈争论对与错的同时,父母们常常感到困惑:这些不幸的背后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父母为人并不差,教育孩子也很严格,怎么就会出现问题呢?就绝大多数情况而言,我从不怀疑父母对孩子的爱,甚至认为父母之爱是家庭教育重要的动力。然而每一位父母也非常需要反思,需要想一想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爱?或者更为准确地说,究竟什么样的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情商教育,从了解教养风格开始
长期以来,我们把孩子过于简单化了,以为只要有爱就可以对孩子发号施令,比如,不许哭、不许问、不许辩解,也不许消极。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把孩子的许多情绪问题掩藏或转移了,久而久之,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成了垃圾,成了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诚如人际关系大师约翰·戈特曼博士所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绪沟通方式决定了孩子情商的养成。
按照约翰·戈特曼博士的研究,父母们大致可以分为4种类型,即忽视型、压抑型、放任型和情绪管理训练型。
●忽视型父母:只问成绩,不问情绪
忽视型父母常常为孩子的消极情绪关上发泄的大门。这些年来流行的“虎妈”“狼爸”之类所谓的教育经验,实则忽视了孩子的权利,忽视了孩子的情绪,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再看看6000多万留守儿童,据多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偶尔与远在城市打工的父母通话时,父母往往只问学习成绩和饮食情况,很少听孩子诉说生活的难题和心中的烦恼。
●压抑型父母:这也不许,那也不许
压抑型父母与忽视型父母有类似之处,但他们是压抑情绪。他们的孩子常常因为表达悲伤、愤怒或恐惧等情绪而被斥责、管教或惩罚。会以培养坚强男人的名义,对表达恐惧或悲伤之情的儿子进行惩罚;以养育心地善良的女子的名义,要求女儿把愤怒往肚子里咽,强颜欢笑。但效果适得其反,因为这些孩子错失了体会自己情绪的经验,不懂得如何有效应对情绪,所以长大后对生活的重重挑战毫无准备。心中的消极情绪如果不能及时释放和疏导,其危险不亚于一枚炸弹。
●放任型父母:无原则地接受和认同
什么是放任型父母呢?他们接受孩子的情绪,不论孩子表达何种情绪,他们都会急切地表示无条件认同。但问题是,放任型父母通常缺乏指导孩子应对消极情绪的技巧。面对孩子的感受,这类父母采取的是不干涉的理念,似乎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父母的使命就圆满完成了。
近些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崇尚所谓的自由教育,给孩子无边无际的自由,却没有基本的规则和要求,将自由与放纵混淆。显然,问题孩子往往出自忽视型、压抑型或放任型的家庭。我们可以把这三个类型的家庭教育作为三面镜子,请父母们经常自觉地照一照,真正做到引以为戒。
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是父母的教育素质
无论是家庭教育成功还是失败的案例,都反映出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不是父母的文化素质,也不是经济能力,而是教育素质,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作者约翰·戈特曼博士所推崇的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就是教育综合素质较高的父母。
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两类父母看起来都无条件包容孩子的感受,都不会忽略或否定孩子的感受,更不会因为孩子表达情绪而忽视或嘲弄他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法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法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法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法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