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情却被无情恼”,东坡这一句词若孤立来看,正可用作李商隐一生的总括。多情者本已易于自伤,况欲于无情的世界里寻觅情的归所,而终于无处堪用其情,便只觉得世界辜负了自己。这话对李商隐而言,没有半分矫情,毕竟他所有的委屈都是应该的,因为这世界当真辜负了他。
##最后一篇《锦瑟》之解读与解读史才是最有价值的。传里面贴了不少李商隐的诗,不过该注释的地方没注,不用注的反倒注了不少。
评分##写的有些迂腐和矫情,节奏掌握的不好。看完之后反而败光了由之前诗文在心里种植的关于李商隐的好感。
评分##前两张有点散乱,大概 是介绍背景的缘故。后来越慢慢好起来了。喜欢李商隐最初居然是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商”字呢【0.0 哈哈。 其实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原来李义山留存的诗文大多是骈文,好可惜。因为我也是更喜欢古体文风。
评分##厚而不重
评分易读的诗传,虽有牵强,但不失真诚,值得一读。印象最深莫过于,不惑之年的诗人写道: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历尽沧桑后,哀愁喜乐都平淡极了,人间庸常里可以打动善感人心的景致,落在44岁的诗人眼里心里,那些敏感都在,只是心境不同了。他再不是执掌诗才,轻松用生字险字刻意渲染春色写“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的少年了
评分##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评分##不论诗、际遇、政治环境都写得很详细,终于认识了李商隐
评分##我还是相信李商隐的确是如此的,不然他不会写出这些诗句,更不可能频频失意
评分##作者应该挺用心,但有些用过力了:一则神化圣人化李商隐;二则把自己的思想和人生感悟,用断语形式掺杂其中,有夹带私货之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