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五册包括:
犯罪现场勘查技术与分析方法
刑事影像技术
现场手印显现技术规范
常见承痕客体上工具痕迹检验技术规范
足迹检验技术规范
犯罪现场勘查技术与分析方法 中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丛书
作者:关鹏
¥70.00
开本:大16开 版次:0101
出版时间:2011-11
版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条码:9787565305733
本书主要论述了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程序、实地勘验、物证的发现与提取、犯罪现场分析等内容。
足迹检验技术规范(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丛书)
作者:史力民
¥58.00
开本:16开 版次:0101
出版时间:2012-11
版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类别:法医物证
条码:9787565310508
本书对赤足足迹结构特征、穿鞋(袜)足迹特征、行走运动特征、现场足迹勘验、足迹分析、足迹鉴定等内容做了全面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第一章 赤足足迹结构特征
第二章 穿鞋、袜足迹特征
第三章 行走运动特征
第四章 现场足迹勘验
第五章 足迹分析
第六章 足迹鉴定
刑事影像技术-中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丛书
作者:代雪晶
¥62
开本:大16开 版次:0101
出版时间:2011-8
版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条码:9787565304675
本书分为基础篇、现场篇、人像篇、物证篇、影像处理篇5个部分,对刑事影像技术的内容做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现场手印显现技术规范(中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丛书)
作者:张晓梅
¥41.00
开本:16开 版次:0101
出版时间:2012-12
版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类别:刑事技术
条码:9787565311291
本书对手印的光学检验、非渗透性客体表面汗潜手印显现、渗透性客体表面汗潜手印显现、胶带粘面汗潜手印显现、血手印的显现、其他物质手印显现等内容做了全面的阐述。
第一章 手印显现相关基础知识
第二章 手印的光学检验
第三章 非渗透性客体表面汗潜手印的显现
第四章 渗透性客体表面汗潜手印的显现
第五章 胶带黏面汗潜手印的显现
常见承痕客体上工具痕迹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丛书)
作者:王震
¥58.00
开本:16开 版次:0101
出版时间:2012-9
版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类别:刑事技术
条码:9787565309960
本书从电信电缆、锁具、防盗窗、树木、纺织物等常见承痕客体入手,全面分析和阐述了不同破坏工具在这些客体上的痕迹特征。
绪论
第一章 电线电缆
第二章 锁具
第三章 防盗窗
第四章 树木
第五章 纺织物
第六章 工具痕迹检验鉴定技术
作为一个对法医科学和刑侦技术充满兴趣的普通读者,我被这本书的题目深深吸引了。“犯罪现场勘查技术与分析方法”本身就足够吸引人,而后续的“刑事影像技术”和“现场手印显现技术规范”以及“常见承痕客体上工具足迹检验”更是让我觉得内容丰富、专业性极强。我仔细阅读了关于“现场手印显现技术规范”的部分,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关于指纹采集和鉴定的专业知识。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显现指纹的方法,从传统的粉末法,到化学试剂法,再到现代的激光技术,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我特别惊叹于作者对细节的追求,例如在讲解不同材质表面指纹的显现时,会详细说明选择何种显现方法的依据,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关于指纹的分类、比对原则等内容,让我对指纹这一重要的身份识别证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对于“常见承痕客体上工具足迹检验”部分也进行了了解,虽然我并非专业人士,但我能感受到作者在讲解痕迹物证检验时所体现出的严谨和细致。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刑事侦查的复杂性和科学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是一名对科学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深感好奇的爱好者。这本书的题目就非常直接地指出了其核心内容,我抱着学习的态度阅读了其中关于“犯罪现场勘查技术与分析方法”的部分。书中对现场勘查的原则和流程的描述,可谓是面面俱到。从现场的初步勘查、录像录音、拍照、绘图,到各种痕迹物证的提取和保存,都给予了详尽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不同类型痕迹物证的处理方法的细致讲解,比如毛发、纤维、血迹、弹头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采集和分析方式。 作者在分析方法的部分,着重强调了痕迹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以及如何将现场勘查所得的物证信息,与案件的其他证据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这种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对于我理解案件侦破的逻辑过程非常有帮助。书中还提到了现场勘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这使得内容更具实践指导意义。虽然对“刑事影像技术”和“现场手印显现技术”这些部分我了解不多,但从作者对痕迹物证的严谨态度,可以推断其他部分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专业水平。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简直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名对刑侦题材影视剧非常着迷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很好奇那些神探们是如何在案件现场找到蛛丝马迹的。“刑事影像技术”这一章节,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原本以为这仅仅是拍摄现场照片,但书中讲解的内容远不止于此。从现场勘查的摄影技术,比如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拍摄技巧,到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影像进行分析,比如三维扫描、全景摄影、甚至是一些专业软件的应用,都详细地进行了介绍。 作者还特别强调了影像在案件侦破中的关键作用,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提供分析依据。例如,如何通过影像分析现场的空间布局、人员活动痕迹,甚至还原事发过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动态影像重构”的部分,虽然它可能比我理解的影视剧要复杂得多,但它所展现出的科学严谨性让我赞叹不已。对于“现场手印显现技术规范”和“常见承痕客体上工具足迹检验”这些内容,我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从文中提及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对细节的关注,也能感受到其高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评分我一直以来对科学侦破案件的技巧和方法都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在影视作品中才能看到的“神乎其技”的侦破手段,这本书的题目恰好概括了这些内容。我最先翻阅的是关于“常见承痕客体上工具足迹检验”的部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书中详细介绍了在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表面,如何识别、提取和分析工具留下的痕迹,以及足迹的鉴定方法。我学习到了如何根据工具痕迹的形状、大小、深浅、排列方式等,来推断作案工具的种类、特征,甚至将其与数据库中的工具痕迹进行比对。 在足迹检验的部分,作者更是细致地讲解了如何从鞋底的磨损程度、花纹、尺寸、步态等信息,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体型、行走习惯,以及可能逃跑的方向。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破损痕迹”和“滑擦痕迹”的区分,以及如何通过这些细微的痕迹来还原作案时的具体行为。这种对细节的专注和科学分析方法,让我对现场勘查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虽然我对“犯罪现场勘查技术与分析方法”、“刑事影像技术”、“现场手印显现技术规范”这些具体技术环节了解不多,但从作者对痕迹物证的严谨态度,可以推断出这本书的整体专业水准非常高。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确实很吸引人,尤其是“犯罪现场勘查技术与分析方法”这部分,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当我翻开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于现场保护和痕迹物证提取的详细阐述。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将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场景展现在我眼前,从案发原始状态的记录、封锁,到各种细微痕迹的发现和固定,都描绘得细致入微。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痕迹思维”的培养,作者不仅仅是罗列技术,更强调了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如何运用逻辑推理去思考痕迹可能存在的方向,以及不同痕迹之间的关联性。 书中对一些常见承痕客体,例如门锁、玻璃、金属表面等的勘查重点和方法,都做了深入的剖析。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工具痕迹的分析,如何通过观察工具的形状、大小、划痕的深浅、角度,甚至细微的制造痕迹,来推断作案工具的种类、型号,甚至找出与案发现场痕迹吻合的工具。作者还列举了大量的案例,通过实际操作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易懂。虽然我对刑事影像技术和现场手印显现技术的部分了解不多,但从痕迹勘查这部分的内容来看,相信其他章节的专业性也绝不逊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