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杨钟健先生不仅是古生物学专家,还是一位有着浓浓人文情怀的知识分子,每次外出做重大考察后,必有一册游记出版。
《西北的剖面》写作于1 9 2 9 - 1 9 3 1 年间,涉及四次大规模的旅行考察,合计路程两万里,足迹所至,占中国北方的大部,而大半又是边荒偏僻的地方。书中所记不仅具有专业视野,而且细致生动地记录了那个时代中国西北偏远地区的风土人情,作者本人浓浓的人文情怀亦渗透于字里行间。
##文字跟那个年代一样简朴
评分##自然科学家的文笔,自然很自然质谱。表面上有点儿拉拉杂杂,不知所谓,实则满满真言,不是大多数的书籍,甚至有些名著都是虚饰,或者删减。更不用说得一些化石地理知识,都是赚到。
评分##语言朴素、流水帐风格,贵在记叙了当时的真实民风,山陕之行最佳,中法考察团部分太痛苦了……
评分##行記中治愈腳傷的片段.
评分##很有情怀。在艰苦的行走中每天都能坚持记录,里面关于战争的描写大概是我第一次亲眼读到。那段苦难的岁月,其实也离的不远。
评分##我读的是早年的一个版本,页数没这么多,杨先生这本考察记其实真正涉及地质的地方并不算太多,更接近社会纪实,对我们了解三十年代早期北方边地的实际情况很有帮助。
评分##地理人的情怀
评分##朴素的流水账。山河大变中的地质学家。那段中法科考团的纠葛往事和书名最有意思。“从麻地沟起身,北过发扫河湾,举目寂凉,令人有塞外之感。但从地质方面讲,并不怎么荒凉,依然有有兴趣的东西可寻得,有重要的材料可为我们观察到。所以用自然科学家的眼光看,世界各地,处处都是好地方。”
评分##自然科学家的文笔,自然很自然质谱。表面上有点儿拉拉杂杂,不知所谓,实则满满真言,不是大多数的书籍,甚至有些名著都是虚饰,或者删减。更不用说得一些化石地理知识,都是赚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