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這本書獻給曾經有過,或正在擁有一個義無反顧二十餘歲的我們。
獻給紐約,獻給搖滾樂,獻給無畏滾動的青春,以及所有明日的聚會。
二十四歲的颱灣資深搖滾樂迷陳德政獨自來到搖滾樂的首都紐約,磨礪多年,留給我們一部近年來華文世界最具現場感的搖滾書寫。
書中四十個篇章如同四十首歌,是四十段難忘旅程的原聲帶:由音樂伴隨的成長碰撞、對舊日的眷戀、夢想成真的喜悅、與陌生人交會的微光,那些三十歲前放下的東西與迎來的東西。燃燒的夜晚沸騰瞭血液,熟悉的前奏撼動著耳膜,他將那些與心跳同步的神奇時刻記錄下來,成為永恒。
如果活在羅馬時代,我得住在羅馬,還會是哪呢?而紐約,就是現在的羅馬。
——約翰•列儂
為什麼是紐約?
那股聲音對我說,如果我想遇見美麗的人物與深邃的曆史,我必須去紐約。如果我想在青春成為鄉愁之前將它保存在一個真空的盒子裏,永遠記住當初的模樣,我必須去紐約。如果我想讓二十餘歲的最後幾年盡情燃燒,體驗生命的極限與荒蕪,感受狂喜的溫度也看見寂寞的顔色,我必須去紐約。
因為紐約就是搖滾樂的首都。
——陳德政
##作者是DJ+搖滾樂迷。熟諳紐約各角落與音樂的關聯,知識關聯體係強大。但行文完全是blog日誌,自我記錄的成分多於對音樂對城市的描寫與評析。除非讀者也是搖滾樂迷和熟悉紐約,否則真讀不下去。節約時間去讀其他更有價值的書吧。2.8分。
評分##一個搖滾青年在紐約寫就的尤利西斯!好讀、親切。全書充滿溫情的氣味,尤其有一種來自颱灣的溫良恭儉讓與世界上最反叛的搖滾結閤起來的獨特氣質,如果你喜歡紐約,你喜歡搖滾,那就拿起來讀讀吧,這是本讓人很開心的書!
評分##大洋彼岸的搖滾世界是我所欠缺的修養,這本書當作入門導讀挺好。文字屬於正常的博客水平,未曾過分雕飾,但也許是對搖滾有同樣的熱愛,倒是能夠輕易體會字裏行間流淌齣的被一首麯子感動得熱淚盈眶的感覺。
評分##這是一個男孩與搖滾樂的故事。因為看瞭這本書,我想要寫一寫我在北京這幾年看過的現場、經曆的故事,屬於一個女孩的24小時搖滾聚會。
評分##可能是樂評人齣書最正確的寫作方式,作者是Lou Reed鐵粉無疑,也是個很棒的導遊,追尋搖滾蹤跡的篇章,感性又客觀。在塗鴉畫廊暖場的同時,穿插大量跟紐約電影契閤的取景地和書籍。這個保羅·奧斯特的大擁躉,擴張瞭樂迷的麯庫,還科普瞭很多樂壇逸事,真誠的搖滾百科!個人認為略勝馬世芳
評分##有一些人會選擇帶著這本書去到紐約,沿著作者的路走一遍,看看當年的店是否還在,都有瞭哪些變化,這給所有明日的聚會,緻敬那些沸騰的生命!
評分##這不是樂評,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是樂評?作者是資深搖滾迷,文字卻偏嚮小清新似的感性,但是還是很喜歡。如果滾迷去紐約朝聖,應該帶上這本書。
評分##文字水平堪憂 講故事我還是喜歡看馬世芳老師
評分##這不是樂評,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是樂評?作者是資深搖滾迷,文字卻偏嚮小清新似的感性,但是還是很喜歡。如果滾迷去紐約朝聖,應該帶上這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