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28岁的奇尔·拉什曼被押送至特雷布林卡,一下车他就与自己的亲友分开了,被纳粹选为苦役,执行杀戮后所有与毁尸灭迹有关的任务。他在特雷布林卡几番逃脱死亡的威胁,最后在1943年8月集中营爆发的起义中侥幸逃脱。几个星期的逃亡之后,奇尔·拉什曼藏身在华沙附近的朋友家中。战争还没有结束,他在一个记事本中讲述了自己在地狱中度过的十个月。
到波兰解放时,被送到特雷布林卡用毒气屠杀的犹太人总数超过75万名,最终只有57名幸存者,拉什曼是其中之一。就纳粹有条不紊地实施大规模灭绝异族的罪行而言,任何集中营都比不上特雷布林卡。
首次公开出版的本书是独一无二的。
它在纳粹投降之前匆忙写就,它立于灾难文学的经典行列。
##像诗歌一样,字字重拳,只有亲历者能写出的细节,击中。
评分##触目惊心
评分##像诗歌一样,字字重拳,只有亲历者能写出的细节,击中。
评分##很短的一本书承载了几百万人的死亡
评分##总觉得作者有所保留……
评分##不明白纳粹在毒气室杀害妇女前为什么要把女人的头发剃光? 是作者太幸运?为什么其他人都不能像他一样在特雷布林卡生存那么久?全文字数只有三万多,很多地方的叙述都不是很完备。而且有一点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作者生前不出版?
评分##关于集中营最白描的写作……抬起头看了眼窗外的文明世界,大呼一口气。#201969
评分##几次读不下去需要看别的缓一缓,当加害者和被害者都成为机器,地狱就有了地狱的样子。最让人心痛的就是等到战争结束后,活着的已经不是活着的“人”了。
评分##像诗歌一样,字字重拳,只有亲历者能写出的细节,击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