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1931年—1945年日本国内及中日关系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详细有据地叙述了日本主流报纸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及其所造成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珍珠港事件,对于这些扭转中国、日本甚至全世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日本主流报 纸进行了怎样的报道,这些报道又对时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日本从野心膨胀到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中,主流报纸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应独立客观的“第四权”,为何一步一步沦为政客愚弄民心、推动战争的罪恶凶器?
从战争与新闻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舆论管制对于社会生活以及国家走向的影响,运用大量原始资料,为读者展示了那段特殊时期日本的政治、文化景况,对御用报纸、犬儒媒体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推波助澜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并揭示了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对于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重要意义。
##2020-NO.9 这本书把战争前后日本报界从坚持舆论自由到自我审查,再到全面投降为宣传战争机器的过程描述的极为清晰。同时分析了军部打压新闻的手段和报界自身妥协两种因素的互动。缺点:部分内容有点流水账,属于资料罗列,没有分析。另外作者本身存在对历史事实认识的一些小错误(比如一些中国相关历史事件时间的错误)
评分##“战争总是要血祭上‘新闻自由’,这自古以来就没变”。作者用了翔实的史料、客观的态度阐述了日本新闻自1931至1945年间的变化及其背后原因。从没想过通过控制纸张数量也能进行言论统制,也从未深刻地体会到媒体之于公众、政治的影响有如此之巨大。最后的译者记很感动,历史薄得像一张纸,以纸为鉴。
评分##说来说去,还是体制的问题,连政治家都朝不保夕,媒体哪来的力量对抗军部?当然,一个民族的觉醒、进步还是在于自由意识的觉醒、权利意识的觉醒,而言论自由、舆论监督是首要的吧。
评分##言论既死,国家则亡。其实日本人的战后反省故作姿态的也不少,但是总比没有好
评分##推荐另一本书,“神国”日本。
评分##媒体的战争责任 对我外新史论文很大帮助啊
评分##“战争总是要血祭上‘新闻自由’,这自古以来就没变”。作者用了翔实的史料、客观的态度阐述了日本新闻自1931至1945年间的变化及其背后原因。从没想过通过控制纸张数量也能进行言论统制,也从未深刻地体会到媒体之于公众、政治的影响有如此之巨大。最后的译者记很感动,历史薄得像一张纸,以纸为鉴。
评分##2020-NO.9 这本书把战争前后日本报界从坚持舆论自由到自我审查,再到全面投降为宣传战争机器的过程描述的极为清晰。同时分析了军部打压新闻的手段和报界自身妥协两种因素的互动。缺点:部分内容有点流水账,属于资料罗列,没有分析。另外作者本身存在对历史事实认识的一些小错误(比如一些中国相关历史事件时间的错误)
评分##只看了前面一章,好奇后面的具体发展。8月16号日本报纸空版上市,因为前一秒还在鼓吹焦土作战一路凯歌的编辑记者无法180度转弯面对战败消息交代他们曾经的隐瞒,于是迎来从上到下的辞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