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打开这本书──
乐音响起,时光倒流
记忆将瞬时汹涌,世界还是世界,我们却不再是我们……
四年前,詹宏志曾专文推荐马世芳第一本书《地下乡愁蓝调》,他说马世芳彷佛是一个老灵魂装错了青春的身体。他写音乐,会让你忍不住找出那些歌,一遍遍重听;他写往事,让我们想起曾经沸腾亦或荒凉的青春,不能自拔。他的广播,两岸乐迷逐集录制珍藏,甚至盗版私卖;他的文字,总在我们记忆深处,涌动着时代的潮声。他为音乐找到深情的语言,没有马世芳,台湾的音乐语言将多么失色,多么失温。2010年,即将四十岁的马世芳献给等待已久的读者第二本书《昨日书》,这位台湾六年级跨音乐、广播、文字创作等文化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第二本散文辑中收录他从2002年以来的文字四十余篇,并配置三十余帧珍藏的流行音乐相关物件照,写音乐、写回忆、写个人生命与时代的交响。
曾经相信的那种永远不能遗忘的深刻情感,终究还是被遗忘了。时移事往,当我的文字终于刊载在十七岁那年只敢遥遥仰望的版面上,世界和我都已经改变。或许最悲伤的部分是在梦想成真那一刻你才发现自己对它早就不在意,并且发现它的实相其实跟生命中诸多猥琐细节毫无分别。而在此之后,你再也无梦可做了。
——马世芳
马世芳像很晚才“发育”的年轻人,就像我读他的书感觉里面含含糊糊的、心有不甘的,断断续续的写,我都觉得他的意思好像是:“我都已经快四十了,我的花,怎么还没有开?我的人生,怎么还没有奔放呢?”
——陈升
##恶补了很多音乐,值得一读的书。
评分##马世芳的广播一直长久地听着,同以前一直听的《锵锵三人行》一样陪我度过好多日子。书名是Bob Dylan《My Back Pages》。全书共三辑,第一辑最好,历数往事并钩沉台湾音乐故事。谈到披头士和老Bob、陈达和罗大佑,心里种下烟花和火焰的种子,在人生的暗路上还能偶有理想的火光。第三辑的小文章显得有些浅陋。第二辑则是令我羡妒的Live 经历。八月在香港,一眼看见前排的马老师,上前打了招呼。那晚Dylan吹了好久不吹的口琴,马老师大概和我一样都在舞台下惊喜地尖叫吧。 “后来,就像你所料到的,每个人的生命都陆续冒出更应该优先处理的题目:劳保单、固定或不固定的伴侣、有价证券、房屋贷款、代议政治、亚美利加。曾经相信的那种永远不能遗忘的深刻情感,终究还是被遗忘了。”
评分##不如地下乡愁蓝调
评分##大陆韩松落,台湾马世芳。
评分##恶补了很多音乐,值得一读的书。
评分##不如地下乡愁蓝调
评分##最近在几趟高铁、地铁上读完的,适合旅程的一本书,边看边听。也希望自己可以从年轻到年迈,都有机会、有精力、有体力去现场听喜欢的音乐。
评分##排第三看的,所以没有前两本的惊喜。
评分##良莠不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