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6
由崔龙哲和李社锋共同主编的《污染土壤修复技 术与应用》一书在介绍土壤污染的特点和修复原理、 土壤污染政策法规标准的基础上,依次介绍了土壤污 染调查与风险评价、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污染土壤物理化学修复技术、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污 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实施与管理等内容,编写中注意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使本书内容具有*强的指导性 。*后一章介绍了我国污染土壤修复面临的问题和发 展趋势,对土壤修复科研工作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科研工作 者和相关从业者使用、参考。
第1章 概论
1.1 土壤及其组成、性质和功能
1.1.1 土壤
1.1.2 土壤的组成
1.1.3 土壤的性质
1.1.4 土壤环境质量及其功能
1.2 土壤污染
1.2.1 土壤污染的定义与特点
1.2.2 土壤污染物
1.2.3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
1.2.4 土壤污染典型事件
1.2.5 我国土壤污染概况
1.3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1.3.1 土壤污染修复概述
1.3.2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1.3.3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1.3.4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土壤污染政策法规标准
2.1 政策概况
2.2 土壤污染法律法规
2.2.1 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概念
2.2.2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法律
2.2.3 我国现行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2.3 土壤质量相关标准
2.3.1 国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概况
2.3.2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概况
2.3.3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
2.4 我国土壤污染的导则与指南
2.4.1 污染场地术语
2.4.2 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
2.4.3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
参考文献
第3章 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
3.1 土壤污染调查
3.1.1 土壤调查概述
3.1.2 土壤环境监测
3.1.3 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
3.1.4 土壤调查的**外研究进展
3.2 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与管理
3.2.1 风险评价概述
3.2.2 土壤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
3.2.3 土壤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
3.2.4 **外污染土壤风险评估进展
3.3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风险评价
3.3.1 风险评价基本框架
3.3.2 土壤重金属污染途径与暴露分析
3.3.3 生态风险评价
3.3.4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3.5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3.4 有机物污染土壤的风险评价——以农药为例
3.4.1 风险评价基本框架
3.4.2 土壤农药污染途径与暴露分析
3.4.3 生态风险评价
3.4.4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3.5 污染土壤防范及**外土壤管理
3.5.1 减少危害的防范措施
3.5.2 应急措施预案
3.5.3 国外污染土壤管理
3.5.4 对中国污染土壤管理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4章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4.1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形态
4.1.1 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
4.1.2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形态
4.1.3 典型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与分布
4.1.4 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形态与分布
4.2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
4.2.1 机械迁移
4.2.2 物理-化学迁移
4.2.3 生物迁移
4.3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转化
4.3.1 物理转化
4.3.2 化学转化
4.3.3 生物转化
4.4 影响污染物在土壤中转化的因素
4.4.1 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转化的因素
4.4.2 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转化的因素
4.5 典型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与转化
4.5.1 汞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4.5.2 砷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4.5.3 铅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4.5.4 镉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4.5.5 铬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4.6 典型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4.6.1 有机氯农药
4.6.2 有机磷农药
4.6.3 多环芳烃
4.6.4 石油烃
4.6.5 多氯联苯
参考文献
第5章 污染土壤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5.1 土壤气相抽提技术
5.1.1 基本原理
5.1.2 系统构成
5.1.3 影响因素
5.1.4 适用性
5.1.5 费用
5.1.6 应用概况与理论研究进展
5.1.7 气相抽提增强技术
5.2 土壤淋洗技术
5.2.1 基本原理
5.2.2 技术分类
5.2.3 影响因素
5.2.4 适用性
5.3 电动修复技术
5.3.1 基本原理
5.3.2 系统构成
5.3.3 影响因素
5.3.4 适用性
5.3.5 改进技术工艺
5.4 化学氧化技术
5.4.1 技术概要
5.4.2 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
5.4.3 影响因素
5.4.4 常用氧化剂
5.4.5 适用性
5.5 溶剂萃取技术
5.5.1 基本原理
5.5.2 系统构成
5.5.3 影响因素
5.5.4 适用性
5.5.5 工艺举例
5.6 固化/稳定化技术
5.6.1 基本原理
5.6.2 常用系统
5.6.3 影响因素
5.6.4 固化/稳定化工艺
5.6.5 技术应用
5.6.6 固化/稳定化优缺点
5.7 热脱附技术
5.7.1 基本原理
5.7.2 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
5.7.3 影响因素
5.7.4 适用性
5.7.5 热脱附技术的工程应用
5.8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
5.8.1 基本原理
5.8.2 系统构成和主要设备
5.8.3 影响因素
5.8.4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工艺
5.8.5 技术应用
5.9 其他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5.9.1 物理分离技术
5.9.2 阻隔填埋技术
5.9.3 可渗透反应墙技术
参考文献
第6章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6.1 生物修复简介
6.2 微生物修复
6.2.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6.2.2 有机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6.3 植物修复
6.3.1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6.3.2 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参考文献
第7章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实施与管理
7.1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实施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7.1.1 修复工程实施的特点
7.1.2 修复工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7.2 修复工程实施流程与工作内容
7.2.1 实施流程
7.2.2 工作内容
7.3 土壤修复工程技术筛选及方案制订
7.3.1 目的及意义
7.3.2 基本原则
7.3.3 工作程序和内容
7.3.4 确定修复策略及修复模式
7.3.5 修复技术筛选与评估
7.3.6 形成修复技术备选方案与方案比选
7.3.7 制订环境管理计划
7.3.8 编制修复方案
7.4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仪器设备
7.4.1 现场检测仪器设备
7.4.2 实验室仪器设备
7.4.3 工程修复设备
7.5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药剂
7.5.1 稳定固化药剂
7.5.2 化学淋洗药剂
7.5.3 化学氧化还原药剂
7.5.4 生物修复药剂
7.6 土壤修复工程项目管理
7.6.1 项目组织结构
7.6.2 施工组织及过程管理
7.6.3 安全保障
7.6.4 二次污染控制
7.6.5 监理
7.7 典型案例——广州某工业退役地块固体废物污染治理项目典型案例
7.7.1 项目基本情况
7.7.2 场地状况
7.7.3 治理修复
7.7.4 修复环境监理
7.7.5 修复验收
7.7.6 案例特色
7.7.7 案例总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展望
8.1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8.1.1 土壤污染详细情况有待进一步摸清
8.1.2 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法规、标准亟须完善
8.1.3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基础薄弱
8.1.4 土壤污染修复设备化、工程化、产业化研究滞后
8.1.5 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资金不明确
8.1.6 土壤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完善
8.1.7 土壤环境保护产业化链条尚未形成
8.2 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局限性
8.3 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发展趋势
8.3.1 向绿色与环境友好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发展
8.3.2 从单项向协同、联合的土壤综合修复技术发展
8.3.3 从异位向原位的土壤修复技术发展
8.3.4 基于环境功能修复材料的土壤修复技术发展
8.3.5 基于设备化的快速场地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
8.3.6 从土壤修复向土壤�菜�体联合修复
8.3.7 从点源污染场地修复向流域生态修复发展
8.3.8 土壤修复决策支持系统及后评估技术发展
8.4 我国污染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建议
8.4.1 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
8.4.2 几种土壤修复商业模式建议
8.5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代表性单位介绍
8.5.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8.5.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8.5.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
8.5.4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与土壤环境研究所
8.5.5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8.5.6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
8.5.7 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8.5.8 上田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8.6 我国土壤修复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应用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应用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应用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