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

空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原广司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02 中文版序
04 序
目录
020 均质空间论(1975 年)
072 关于“部分和整体的逻辑”的再构建(1980 年)
108 边界论(1981 年)
146 空间图式论
172 从功能到形态(1986 年)
200 “非而非”与日本的空间传统(1986 年)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本书由“均质空间论”“关于‘部分和整体的逻辑’的再构建”“边界论”“空间图式论”“从功能到形态” “‘非而非’与日本的空间传统”6个小论文构成。本书中,作者将“空间”以哲学思维进行阐述,描写了探索“空间”语言的旅程,提出全新的“场”的概念,以建筑学、数学及图形学为基础,以哲学为躯干,研究了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方向。

原广司去了40 个国家调查聚落,设计了约15 座建筑,也进行了少量的数理研究,曾写下了相当大量的文字,可以说,他撰写的大部分文字,都是为了探求“形态”这一词汇的概念。

“均质空间理论”一章,像是深处谷底的一种抗议,他从在20 世纪70 年代至80 年代反复论述书写过的关于“万物皆为整体”,还有定家的诗歌、“非而非”等文章中,选择了一些相对概括的内容,融汇到本章。

“关于部分与整体的逻辑的再构建”一章以叫作“关于表现方式和学问之间——部分和整体的逻辑”这篇论文为基础,阐述部分和整体的理论缘何如此重要这一问题,并点缀了一些曾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考察片段。

“边界论”一章,以边界自身为主题所做著述。聚落论之所以难,是因为对于边界的解读,它无法统一于一个意义。对聚落考察多年,他深知记述聚落形态之艰辛,基于这样的体验撰写了这篇论述。

“空间图式论”曾收录于《场•空间•时间》,它指出了空间图式的所在之处。本章只是题目发生变更。

“从功能到形态”这篇小论专为本书最新撰写,但从内容上来看,算是对之前写过的几篇文章的汇总。这篇文章以在格拉茨建筑展展出的方案、具体设计为轴心,主要对多层构造进行了论述。

“‘非而非’与日本的空间传统”一章中,他将空间特性的意义用一种隐喻的方式进行了描述。

用户评价

评分

##好超前,这个世界上真是有好多不同的平行线啊,上个世纪就已经走到了明天……

评分

##好超前,这个世界上真是有好多不同的平行线啊,上个世纪就已经走到了明天……

评分

##原广司的简体版著作不多,这是第二本,可能之前那本实在太惊喜了,在加上这本内容也更专业晦涩,对我这类外行也就是看个热闹罢了。内容上主要是六篇八十年代旧论文的缝合,专业层面看不懂,但文字叙述上还是挺有意思的,感觉更哲学化一些,并不枯燥,作者自序写的真好。读过的跨行业读物里,感觉还是建筑学著作的带来的惊喜最多,文笔最好,读这类非虚构的感受可比某些把文字换成方言就“强说新词赋旧愁”所谓虚构作品可强太多了。

评分

##数学原教旨主义者~读起来真的很难理解,但是大佬真的是大佬……由“均质空间论”“关于‘部分和整体的逻辑’的再构建”“边界论”“空间图式论”“从功能到形态”“‘非而非’与日本的空间传统”六个小论文构成,将“空间”以哲学思维进行阐述,描写了探索“空间”语言的旅程,提出全新的“场”的概念,以建筑学、数学及图形学为基础,以哲学为躯干,研究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方向。——沃材格尔把数学、几何学归到美的范畴中;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构图分为三个层次“个人、民族·时代、空间·时间”,然后设想出超越这三个层次的食物。——均质空间是微观上公平、中观上平衡、放大到宏观上却是消抹特性的弊端空间,自由在以均质空间为理念的空间中是无法获得的。

评分

##数学原教旨主义者~读起来真的很难理解,但是大佬真的是大佬……由“均质空间论”“关于‘部分和整体的逻辑’的再构建”“边界论”“空间图式论”“从功能到形态”“‘非而非’与日本的空间传统”六个小论文构成,将“空间”以哲学思维进行阐述,描写了探索“空间”语言的旅程,提出全新的“场”的概念,以建筑学、数学及图形学为基础,以哲学为躯干,研究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方向。——沃材格尔把数学、几何学归到美的范畴中;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构图分为三个层次“个人、民族·时代、空间·时间”,然后设想出超越这三个层次的食物。——均质空间是微观上公平、中观上平衡、放大到宏观上却是消抹特性的弊端空间,自由在以均质空间为理念的空间中是无法获得的。

评分

##这版翻译根本不说人话

评分

##建筑,就是情景图式的“路径”的实现。原广司将空间图式置於胡塞尔的“身体”中,并由聚落调查与数理语言,立足“空间是一种权宜解释”立场對各种现象做出说明。他认为21世纪建筑完全能用“趋于形态”概括。而谈到功能,建筑师却往往会通过某种形式对理想生活展开设想。 即通过某种形式决定建筑物的使用方法,近代文化必然生成的空间概念,是抽离意义性、地点性,将空间与自然隔断,從而诞生具可操作性的均质空间,在功能主义指导诞生的建筑,总归带有极强约束性,规定人类生活。 空间处理、造型方法会因个人、民族的条件改变而改变,边界在空间性范围内不间断地催生着交换而产生的。会出现“既是某个领域又非某个领域”这种难规定的空间。即作为场的空间,侘寂美学理念,即“非而非”逻辑的内在写照,并逐渐转变为序列设计的“间”的测定技法。

评分

##境界还不够,看不懂

评分

##又一本基本上看不太懂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