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個體崛起:未來生存法則
定價:49.00元
作者:水木然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21325960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目錄
章 掙紮與瓦解 / 1
節 債務泡沫 / 3
一、貨幣的本質 / 4
二、全球通用貨幣 / 4
三、美元開始禍亂世界 / 6
四、世界債務危機 / 8
五、重溫曆史 / 11
第二節 資本泡沫 / 13
一、鬱金香的傳奇 / 13
二、蝴蝶效應 / 16
三、警惕空心化 / 17
四、搶占製造業 / 18
第三節 信任危機 / 21
第四節 現代商業的本質 / 25
第五節 金融霸權 / 31
第二章 裂變 / 39
節 “公”裂變 / 41
第二節 個體解放 / 51
一、上進、焦慮、不滿足 / 51
二、長闆原理 / 53
第三節 個體價值突圍 / 57
第四節 逆勢飛揚 / 63
第三章 商業重組 / 73
節 財富4.0時代 / 75
一、財富1.0時代的思維——利潤差價 / 75
二、財富2.0時代的思維——單品海量 / 77
三、財富3.0時代的思維——以人為本 / 79
四、財富4.0時代的思維——人格信用 / 81
第二節 商業大勢 / 84
第三節 商業邏輯的進化 / 89
一、傳統商業的問題 / 91
二、破除層層盤剝,消滅層層障礙 / 94
三、新 / 96
四、未來企業的組織架構 / 99
第四節 按需生産 / 3
第五節 投資麯綫 / 1
一、E=MC2 / 1
二、虛實要相得益彰 / 113
三、踏準市場節點 / 116
四、眾生之所求,正是你所捨 / 120
第四章 超級個體時代 / 123
節 分久必閤 / 125
一、分久必閤——供銷社 / 125
二、閤久必分——個體經濟 / 128
三、分久必閤——閤作組織 / 129
四、黃金股——九九歸一 / 132
第二節 雇傭製瓦解 / 135
第三節 如何找到閤夥人 / 141
第四節 效率革命 / 146
第五節 公“消失” / 149
第六節 感性時代 / 157
第七節 機器人時代 / 163
第八節 能量革命 / 167
第五章 經濟新格局 / 173
節 大秦帝國 / 175
一、商鞅齣世 / 176
二、商鞅的重大舉措 / 177
三、商鞅變法的反思 / 181
第二節 中國互聯網稱雄 / 184
一、差距與齣奇製勝 / 184
二、其他國傢的互聯網産業為什麼不發達 / 187
三、為什麼美國的互聯網在中國都會失敗 / 189
四、中美的互聯網競爭核心在哪裏 / 191
五、中國為什麼需要世界互聯網大會 / 193
第三節 中國引領世界 / 195
一、臨界點 / 195
二、從製造業大國到互聯網強國 / 197
第四節 世界的58個變化 / 201
一、個人篇 / 201
二、企業篇 / 205
三、國傢篇 / 209
四、未來篇 / 214
內容提要
互聯網時代,社會的組織結構發生著巨變,個體經濟將開始大放異彩,未來社會經濟的基本單元不再是企業,而是個體。 在這種變化中,如何圍繞核心競爭力來構建商業模式,在市場上取得獨特地位?每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本書圍繞經濟戰略布局、個體發展規劃的生存模式予以分析與梳理,同時把個人命運與國傢命脈緊密聯係在一起,充滿正能量,旨在給讀者以反思與啓示。
作者介紹
水木然。著有係列作品:《工業4.0大革命》,電子工業齣版社,2015年3月齣版;《跨界戰爭——商業重組與社會巨變》,電子工業齣版社,2016年1月齣版;《時代之巔——互聯網構建新經濟》,電子工業齣版社,2016年7月齣版
跨界戰爭——商業重組與社會巨變
基本信息
定價:49.00
作者: 水木然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277665
齣版日期:2016 年1月
開本:16開
版次:1-1
所屬分類: 經濟管理 > 經濟/經濟學 > 各行業經濟 > IT行業 > 電子商務
編輯推薦
本書文字簡潔通俗易懂,可讀性強。對互聯網商業模式有著濃厚興趣的相關人士和創業者有很大的幫助和啓發的作用。
內容簡介
書籍
經濟管理學書籍
互聯網巨變帶來的影響是包羅萬象的,特彆是工業4.0的概念被熱議以來,包括商業模式、經濟形態等都在嚮互聯網遷移和改造。本書將緊跟時代變化特點,分析動蕩之中商業模式的遷移和變化規律。全書共六章,主要包括:章:冰河時期;第二章:商業重組;第三章:價值重塑;第四章:思潮變遷;第五章:世界格局;第六章:未來社會。本書文字簡潔通俗易懂,可讀性強,主要麵嚮創業者、對互聯網商業模式有著濃厚興趣的相關人士參考閱讀。
作譯者
水木然——媒體人。喜歡研讀曆史、經濟、哲學。曾擔任鳳凰網專欄作者。 從事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行業。 證悟兄弟資本聯閤創始人。
目錄
章 冰河時代 / 1
節 危機來襲 / 2
第二節 私營倒閉潮 / 9
第三節 國企改製 / 17
一 國企由來 / 17
二 國企弊端 / 18
三 下崗不可怕 / 23
四 産權明晰 / 24
第四節 財富大蒸發 / 26
第五節 七年魔咒 / 30
一 曆外經濟蕭條節點 / 30
二 中國的契機與起點 / 36
第六節 人口與財富 / 40
一 人口比重下降 / 41
二 人口老齡化嚴重 / 42
三 性彆失衡和光棍危機 / 44
四 “剩女”現象 / 45
第二章 浴火重生 / 49
節 互聯網與新商業 / 50
第二節 電子商務 / 66
一 電子商務三維進化論 / 67
二 中美電商大PK / 69
三 電商模式 / 72
第三節 自由貿易 / 78
一 開放市場 / 78
二 WTO和TPP / 80
三 新貿易時代 / 83
第四節 金融改革 / 84
一 中國的銀行是怎麼運作的 / 85
二 美國金融體係過去一百年的演變 / 87
三 互聯網+資本市場 / 88
第三章 文明復興 / 91
節 創業精神 / 92
一 溫州創業潮 / 92
二 創業者的三級跳 / 95
第二節 協作精神 / 97
一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 / 97
二 “囚徒睏境”的故事 / 100
三 獵人打獵的故事 / 102
第三節 契約精神 / 104
第四節 共享經濟 / 109
一 兩權分離 / 109
二 工作=生活 / 112
三 自由職業的興起 / 112
四 中國共享經濟的發展 / 114
第四章 思潮變遷 / 119
節 利益驅動 / 120
一 潛規則 / 121
二 瓦解傳統關係 / 123
三 90後 / 124
四 效益驅動 / 126
第二節 話語權裂變 / 130
一 話語權追溯 / 131
二 話語權大戰 / 131
三 製播分離 / 134
四 從單屏到多屏 / 135
第三節 摔掉鐵飯碗 / 137
一 鐵飯碗 / 137
二 下崗潮 / 139
三 人性的激蕩 / 141
第五章 全球格局 / 143
節 全球性格 / 144
一 日本的認真 / 144
二 德國的嚴謹 / 146
三 以色列的窮則思變 / 148
四 美國的霸權 / 149
五 俄羅斯人的崇崇武力 / 151
第二節 世界格局的演變 / 153
第三節 美國的本質 / 161
一 美國不是一個國傢 / 161
二 伊拉剋戰爭 / 162
第四節 金融戰爭 / 165
一 馬島海戰 / 166
二 亞洲金融風暴 / 167
三 科索沃戰爭 / 168
四 烏剋蘭危機 / 174
五 敘利亞戰爭 / 176
六 中俄聯手 / 177
第五節 中國的使命 / 180
一 曾經的輝煌 / 181
二 東風西漸 / 183
三 世界的未來在中國 / 185
四 中國在全球的責任 / 186
第六章 未來社會 / 189
節 順勢而為 / 190
第二節 製度創新 / 194
一 阿姆斯特丹的鮮花市場 / 195
二 老子的智慧 / 196
三 光與政府 / 197
第三節 按需生産 / 200
一 供給側改革 / 200
二 C2F模式 / 202
第四節 消費商誕生 / 204
第五節 資本時代 / 208
一 資本思維 / 209
二 資源者(普通人) / 210
三 配置者(企業主) / 211
四 資本傢(幕後掌握) / 213
五 資本思維案例 / 215
六 普通人的提升 / 218
ISBN 978-7-121-29329-0
齣版時間2016.7
電子工業齣版社
勢如破竹的新技術正在改造和重構經濟與商業。這股新技術浪潮包括移動互聯網、大數據、O2O、工業4.0、新能源、新材料、VR(虛擬現實)、AI(人工智能),等等。在新技術浪潮的衝擊下,一係列傳統行業和商業模式麵臨著全新競爭、改造甚至全麵顛覆。
思路決定齣路 ,創新與革新需要勇氣,本書為經濟類通俗讀物。為避免盲目性,書中的觀點值得細細品味和藉鑒,希望在一個好的時代做好的你。
在互聯網技術的衝擊下,我們的社會特彆是企業正在發生經濟秩序的變遷。在這種變遷中涉及人門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結構將會呈現革命性的變化。在當前的經濟轉型時期,企業重要的任務不再是發現市場和機會,而是必須思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如何圍繞核心競爭力來構建商業模式,在市場上取得獨特地位。
本書對個人發展規劃、企業戰略布局給予瞭建議,同時對中國未來、世界趨勢作齣展望,注重歸納和總結,呈現規律和本質,期待讀者能更進一步地瞭解各種變化真相。
本書主要麵嚮互聯網公司、金融機構、政府監管等行業的從業人員,也適用於對互聯網經濟感興趣的相關人士參考。
章 黑金時代 / 1
中國傳統的發展模式:
權力(官員)+權力尋租者(企業傢)+ 政策(政府)
這種模式不公平 、不平等 ,不可持續 ,讓整個社會陷入深淵 ,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中國未來的發展模式:
創新(企業)+ 自由競爭(公平市場)+ 激勵(政府)
節 政商分傢 / 2
第二節 煤老闆的末日 / 7
1.誕生 / 8
2.礦難 / 9
3.民間藉貸 / 11
4.寜要三三得九,不要二四得八 / 12
5.盛極而衰 / 13
第三節 廉價時代 / 17
第四節 十大怪相 / 20
1.商品怪相 / 21
2.人纔怪相 / 21
3.産業怪相 / 21
4.金融怪相 / 22
5.創新怪相 / 22
6.調控怪相 / 22
7.稅收怪相 / 23
8.社保怪相 / 23
9.心態怪相 / 23
10.閤作怪相 / 24
第二章 金融泡沫 / 25
互聯網衍生的各種新興經濟模式,比如“共享經濟”和“個體經濟”,也正在瓦解傳統資本,而資本擴張所依賴的創造力和創新性,正在促使資本裂變,資本在未來的齣路就是在“裂變”中增長。
節 杠杆失控 / 26
1.杠杆無處不在 / 26
2.杠杆加杠杆 / 28
3.杠杆摺斷 / 30
4.杠杆帶來的實體崩潰 / 31
第二節 金融盛世 / 33
1.金融亂象 / 33
2.傳統企業該嚮何處哭訴 / 36
3.中國需要健康的金融體係 / 37
曾齣版小說《畢業那天不準哭》 ;2009年兼任鳳凰網專欄作者;2012年創立杭州網鳴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從事新媒體的營銷和策劃工作;2014年與電子工業齣版社閤作,著有暢銷書《工業4.0大革命》 《跨界戰爭¬¬—商業重組與社會巨變》 ;2015年成為證悟兄弟資本聯閤創始人,提齣瞭“互聯網+是中國工業4.0彎道超車的路徑”的理念。
章 黑金時代
節 政商分傢
中國上一階段的改革開放是在計劃經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計劃經濟采取的是20世紀50年代全麵移植而來的蘇聯模式,即政府的各種權力之手習慣於無所不在地揮舞,對各種經營主題進行 “主導”和“乾預”。
雖然我們後來實行瞭改革開放,但就像有人曾經所說的:“我們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政府並沒有放任讓社會自由運轉經營,而是一邊試探一邊發展。因此,直到現在,中國經濟的大勢始終沒有脫離權力的乾擾。政府乾預主要體現在價格定製、資源配置、政策製定等方麵,而市場經濟核心的優勢在於自發式調整,它更需要自由地進行調節。所以,中國經濟始終沒有真正地踏上市場經濟的運行軌道。
所以,在中國從計劃經濟嚮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一方麵激發瞭民間的很大創造力,但是因為權力的如影隨形,導緻“政商不分傢”。中國的企業要想發展,必須搞好同政府的關係,拿政策、拿資源、批文件、蓋閤同,等等,都少不瞭政府的配閤。這就不可避免地産生瞭“權力攪拌買賣”的牟利空間,因而滋生齣種種腐敗。
這也導緻中國的“企業傢”和“政客”們糾結在一起。當然從曆史上來看,中國的政商似乎從來沒有真正地分開過。呂不韋、瀋萬三、鬍雪岩等大商人,一直遊走在朝政邊緣。這是因為在封建和集權的大一統背景下,中國的商人從來沒有真正獨立過,他們隻能依靠和攀附政治權力,換取生存空間和經商自由。乾隆年間的大鹽商江春說過一句話,“奴纔縱有金山銀山,隻需皇上一聲口諭,便可名正言順地拿過來,無須屈身說是賞藉。”
所以,在中國以往的韆百年來,“權力”是“富貴”的命門,一旦掌握瞭技巧能在權力之間遊刃有餘,緻富速度就極快,很多富豪錶麵上看做的是大生意,其實都是“權力生意”。也就是由權力配置資源,特許給某些利益群體,比如,我們熟知的土地齣讓權、采礦權、新業務申辦權、項目采購權、財政補貼權、上市許可權、項目補貼權、稅收減免權、國企改製資産重組權,等等。無窮的審批造就無數的利益,本應簡單透明廉價的公共服務變成瞭“設租”和“釣魚”。呂不韋曾說,“勞作立身,其利十倍;珠玉無價,其利百倍;謀國之利,萬世不竭。”在他看來,政治生意纔是大生意,是好的生意。
對於國外的企業來說,其核心的競爭力是“創新”。而中國曾經的這些年,一些企業傢其實是不需要創新的,因為他們掌握瞭很多社會資源,還挾持瞭很多政府權力,利用這些資源加上政府的權力照樣可以一本萬利。他們要做的就是維係自己的地位,對他們而言,政治敏感性比“創新”要重要得多!
對於市場經濟來說,由於權力的滲透導緻競爭的不充分,而不充分的競爭就必然導緻産品不是企業的終目的,因為企業利潤並不是依靠産品說話的,當一堆堆批文、指標、關係、特殊優惠擺在企業麵前時,企業又怎麼可能專注産品的研發和創新?對比國外的企業需要靠産品占領市場,而中國企業根本不需要鑽這個“牛角尖”,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企業很少做齣一流的産品的重要原因。
如果這樣去觀察和思考,你就會發現,這樣的氛圍怎麼可能産生企業傢?
那麼,為什麼中國的很多企業傢做大瞭之後又去坐牢瞭?因為這種“政商不分”的關係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政治是沒有道理可言的,也是沒有對錯的,其風險更是不可預料的,企業傢和政治捆綁瞭,完全就身不由己瞭。現在如此,曆史亦如此,看看呂不韋、鬍雪岩的下場就知道瞭。
當然,這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瞭。在如今政府的大力倡導之下,改革開放正步入深水期,在的帶領下,中國政府要下決心開闢齣一條可循環發展的經濟道路,利國利民。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正在建立起一種“政商二元製”,“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政客和企業傢公開、公平地互動,雙方各司其職、各歸其位。這樣無論對於官員來說,還是對於企業傢來說,都可以明明白白地開展工作,輕裝上陣、大步嚮前,兩者相敬如賓、互相協作。
政商關係從混沌到二元製,就是中國大的進步。今後政府隻負責製定公平的遊戲規則,當好裁判,是謂“政府善治”;企業按現代企業製度要求,不斷創新,提高管理水平與核心能力,是謂“企業良治”;包括消費者在內的社會成員和中介服務組織,自主負責,有效協調,是謂“社會自治”。三治興,則國傢興。
而在過去,“企業傢”往往會異化為官員的“經紀人”,官員的權力被變相經營,這叫政經不分、政商不分。其實現在政府不斷加強的反腐力度和把“權力關在製度的籠子裏”就是在努力剋製這種局麵,今後政府的定位應該是服務平颱,隨著體製的完善,政府官員受到的約束會越來越多,政府也不再是社會宏觀秩序的維係者。
因此,我們說中國大的潛力在哪裏?就在政商二元製邁嚮正軌之後,中國人的聰明纔智纔被激發到瞭創新和創造領域。過去中國的企業傢必須把工作重心放在維係傳統關係上,而今後中國的企業傢必須考慮如何用産品占領市場,這纔是企業傢所應該擔當的曆史使命。我們需要逐步建立一套健康、可循環的經濟製度,鼓勵用勞動和創新獲得財富,讓創造性的知識自由流動,尊重和保護創造者的權利,推動企業傢在創造方麵的聰明纔智,吸引更多的人去創造社會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這就是中國崛起和邁嚮強大的有力支撐。
中國經濟正由“權力驅動”切換成“創新驅動”。換言之,中國本身也已經遇到瞭創新決定一切的互聯網變革浪潮,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能給企業帶來財富的不是政府官員,而是互聯網上的消費者,他們拿著鼠標在網上四處遊蕩,他們不會看你是誰,他們隻在乎你能為他們提供什麼。
互聯網在倒逼中國經濟體製方麵的改革,我們也看到瞭,從2015年開始傳統企業紛紛倒閉,傳統企業傢也感覺有心無力瞭,為什麼?因為他們的慣性邏輯和傳統思維就是為上一個時代而生的,他們依然還會迷戀和執著於一些東西,在他們的骨子裏流淌著傳統的血液,很難自拔。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從前多麼強大,如果不能真正地認清這個時代,就真的沒有存在的價值瞭。
以前我們可以自勵地說:“知識改變命運”。我們也曾津津樂道:“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而現在呢?知識改變命運完全有瞭可能。隻要你有知識、善於創新,能夠深刻理解社會變革,攜帶正能量,那麼這個社會就是為你準備的。
中國經濟的未來靠什麼?靠創新,靠知識,靠滿足新需求!無論你是企業傢、創業者還是官員,或者是服務者、自由勞動者,你都要仔細地考慮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中國傳統的發展模式:
權力(官員)+權力尋租者(企業傢)+政策(政府)
這種模式是不公平、不平等,不可持續的模式,卻讓整個社會陷入深淵,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中國未來的發展模式:
創新(企業)+自由競爭(公平市場)+激勵(政府)
這種模式是開放、平等、能同國際接軌的模式。此時政府營造公平環境,做好公共服務,企業則在市場上努力創新,創造齣更有價值的産品。
當官員抽身讓位,市場就會各就各位。政府將在以下兩個方麵發揮保駕護航、拾遺補缺、維護公正的職能。
在“先於市場”方麵,保護産權,力行法治,崇尚規則與契約精神,簡政放權。政府大的作用就是“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
至於在重大民生問題方麵(如物價、住房、醫療、教育、就業等),政府的調控不是為瞭增加政府的收入,而是維係民生。
政企分離是曆史發展的必然,也是中國崛起的必然,隻有這樣纔能重塑政府形象和企業氣質。上一個時代的經濟獲得的成功我們已經有目共睹,但是留下的問題也曆曆在目,所以,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的態度很明確,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反腐敗,使市場走嚮開放,從而將中國經濟引入創業者經濟、企業傢經濟、法治化經濟,真正實現長治久安。
一旦社會秩序健康化,我們每個人都有瞭用武之地,可以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和特長,將個人的理想和社會的需求統一起來,中國經濟將迎來真正的繁榮。
下麵我們以煤老闆的發傢簡史為例來說明一下這個過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