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迴報·穿越資本周期的投資

資本迴報·穿越資本周期的投資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英)愛德華.錢塞勒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導言
上部投資哲學
第一章資本周期革命
1.1閤作的演進(2004年2月)
1.2鱈魚哲學(2004年8月)
1.3這次沒什麼不同(2006年5月)
1.4超級周期的悲傷(2011年5月)
1.5沒有小啤酒(2010年2月)
1.6石油價格見頂(2012年2月)
1.7石油巨頭之憂(2014年3月)
1.8資本周期革命(2014年3月)
1.9增長的悖論(2014年9月)
第二章增長中的價值
2.1引以為戒的標簽(2002年9月)
2.2持久戰(2003年3月)
2.3雙重代理(2004年6月)
2.4數字護城河(2007年8月)
2.5質量時代(2011年8月)
2.6逃脫半導體周期(2013年2月)
2.7增長中的價值(2013年8月)
2.8質量控製(2014年5月)
2.9無人關注(2015年2月)
第三章管理層很重要
3.1食品換思考(2003年9月)
3.2踩錯周期(2010年8月)
3.3資本分配者(2010年9月)
3.4北方之星(2011年3月)
3.5關於薪酬(2012年2月)
3.6幸福的傢族(2012年3月)
3.7約翰·魯伯特的幽默和智慧(2013年6月)
3.8思想的會晤(2014年6月)
3.9文化熱衷者(2015年2月)
下部繁榮、蕭條\繁榮
第四章醞釀中的災禍
4.1醞釀中的災禍:與盎格魯愛爾蘭銀行的會晤(2002—2006)
4.2開發商的銀行(2004年5月)
4.3危險的資産證券化(2002年11月)
4.4繼續私募股權(2004年12月)
4.5吹泡泡(2006年5月)
4.6擊鼓傳花(2007年2月)
4.7厲地産嘉年華(2007年2月)
4.8管道街(2007年8月)
4.9觸礁(2007年9月)
4.10七宗緻命的罪(2009年11月)
第五章活死人
5.1可以買瞭(2008年11月)
5.2西班牙去建築(2010年11月)
5.3PIIGS也能飛(2011年11月)
5.4破産的銀行(2012年9月)
5.5邊緣地帶(2015年11月)
5.6資本懲罰(2013年3月)
5.7活死人(2013年11月)
5.8放鬆,皮凱蒂先生(2014年8月)
第六章中國綜閤癥
6.1東方謎局(2003年2月)
6.2打扮的很迷人(2003年11月)
6.3信貸增長(2005年3月)
6.4裏麵隱含著什麼(2014年2月)
6.5價值陷阱(2014年9月)
6.6落後的人倒黴(2015年5月)
第七章華爾街的內心世界
7.1一封投訴信(2003年12月)
7.2私募盛宴(2005年12月)
7.3聖誕快樂(2008年12月)
7.4前格瑞德斯賓老闆逃離中國(2010年12月)
7.5占領德國議會(2011年11月)
7.6節日的問候(2012年12月)
7.7和GIR共進午餐(2013年12月)
譯後記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是對資本周期投資方法理論及其實際運用的一個全麵介紹。本書由愛德華-錢塞勒編輯並撰寫導言,包括60篇由馬拉鬆公司基金經理在2002到2015年期間寫的很好有見地的報告。本書提供瞭對資本周期策略的獨到見解,全部都有真實的案例做支持——從優選啤酒釀造業到半導體行業——顯示瞭這一方法如何可以被成功地運用到不同的行業環境之中,以及它在2008年前是如何保護資産不受金融災難的影響。對於那些緻力於在長期優選化組閤迴報的嚴肅投資者來說,這本書將會是一個很好好的參考。

Marathon是倫敦的一傢股票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産超過500億美元。他們每年會給投資者寫8封信/投資迴顧(Global Investment Review),每封信有五、六篇文章,談談他們對市場和股票的看法。《capital returns》是他們在2002-2015年期間部分投資迴顧基礎上編寫的。和大部分的股票分析師相比,Marathon認為其分析的獨特之處在於重視供給側的分析。今年年初以來,政府提齣瞭供給測改革,核心是去産能和讓僵死企業倒閉。本書對中國的企業傢、投資人和政府應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該書電子版2015年11月上市,印刷版2016年5月上市。

用戶評價

評分

##對國內去産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有一定現實意義

評分

##供給角度

評分

##內容4分,翻譯0分。講真不是diss誰,隻是沒見過這麼爛的翻譯瞭。作者提齣瞭一個很獨特的看待市場的視角,精華在前言和第一章。

評分

##前半部分很好

評分

##4.5。作者注重資本周期的分析,認為需求麵增長帶來的資本漲落會侵蝕迴報,而真正可以依靠的是供給麵的改善。在這個框架下,作者在2002年錶示對過分資産證券化的擔憂;在2006年預測瞭新興市場需求的疲態和大宗商品價格的迴落;在2007年預測西班牙的債務危機;在2008年11月呼籲長期投資者準備抄底;在2012年預測石油價格的見頂以及美國頁岩油的齣口和新能源的發展;在2015年5月錶達對中國股市配資的擔憂... 此外,發現一些小的翻譯錯誤,比如在大宗商品部分,把全球銅鋁産量的單位從"韆噸"縮水到瞭“噸”。

評分

##主要是02-15年的事件描述,幾個核心觀點:警惕周期頂部的資本開支(價值的毀滅);與其判斷長期需求不如關注供給短帶來的變化(供給側改革的力量不容小覷),資本周期分析更有利於挖掘機會。作者對金融業和房産泡沫的筆墨還是多瞭一些。文末對中國這種投資驅動的增長錶示擔憂,因為廉價的資本扭麯瞭激勵機製並且産生長期的資本錯配,所以中國經濟增長最快但是也是由杠杆驅動的,股票長期沒有價值。

評分

##對國內去産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有一定現實意義

評分

##對國內去産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有一定現實意義

評分

##對國內去産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有一定現實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