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資本周期投資方法理論及其實際運用的一個全麵介紹。本書由愛德華-錢塞勒編輯並撰寫導言,包括60篇由馬拉鬆公司基金經理在2002到2015年期間寫的很好有見地的報告。本書提供瞭對資本周期策略的獨到見解,全部都有真實的案例做支持——從優選啤酒釀造業到半導體行業——顯示瞭這一方法如何可以被成功地運用到不同的行業環境之中,以及它在2008年前是如何保護資産不受金融災難的影響。對於那些緻力於在長期優選化組閤迴報的嚴肅投資者來說,這本書將會是一個很好好的參考。
Marathon是倫敦的一傢股票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産超過500億美元。他們每年會給投資者寫8封信/投資迴顧(Global Investment Review),每封信有五、六篇文章,談談他們對市場和股票的看法。《capital returns》是他們在2002-2015年期間部分投資迴顧基礎上編寫的。和大部分的股票分析師相比,Marathon認為其分析的獨特之處在於重視供給側的分析。今年年初以來,政府提齣瞭供給測改革,核心是去産能和讓僵死企業倒閉。本書對中國的企業傢、投資人和政府應該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該書電子版2015年11月上市,印刷版2016年5月上市。
##前一半有 兩個很深刻的觀點。
評分##信息密度最高的地方在於它20多頁的導論,也集中的完整的將全書的主要核心內容全部囊括其中。其餘部分是該公司在過去10多年裏麵,700多份文章中的一個精選大概選瞭100篇。 整體上講,利用産業內部的資本循環、重點從供給側的內部産業結構(市場主體的競爭、未來産能的釋放etc)來提前判斷的這種思路,是有相當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常見性的(前麵編纂的那個上市公司案例在現實中極具代錶性)。這也是這本書的最大價值所在。 這本書可以作為霍華德的《周期》參照讀物。 它的不足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與先生的體係進行完整的結閤,雖然他已經提到瞭創造性破壞。而它的整體的分析完整性,視野格局的宏大性,感覺還不如羅傑斯、芒格。也就是說從該公司強調的,”要見森林,也要見樹木”這個角度來說,他們也隻是相對在行業層麵做到瞭。
評分##前一半有 兩個很深刻的觀點。
評分##專注兩類投資,一是護城河越來越堅固,能夠超預期保持高於行業的高利潤,二是行業經過去泡沫化之後活下來的優秀企業,享受競爭減少之後的盈利恢復
評分高利潤會帶來眾多新的投入,原有的參與者及新進入者,帶來産能的快速擴張,新項目邊際産齣較低,加強後續高産能帶來的競爭壓力,意味著虧損。對於熱門的高投入的行業保持警惕。産能的投入産齣有時滯,不良後果要過幾年纔能體現;應該注意供給側的産能,供給側比較容易確定,供給的門檻,是否容易擴張,就是護城河的問題,需求的不可測因子太多,難以確定
評分##前半部分很好
評分##2018最有啓發的書之一。 以往我們注重需求,不重視供給;此書告訴我們,需求決定中短期波動,供給決定中長期趨勢。需求不好,但如果供給沒擴張,經濟和盈利未必特彆糟糕。 有時候糾結需求,不如換個視角分析供給,或能豁然開朗。 作者由此視角觀我天朝,效率低下,股市低迷確有道理:為維持短期需求增加的投資不斷變成長期供給,經濟效率愈低,盈利能力愈差,股市如何不熊!?低效率的成長害人甚矣。。。 反過來,削減低效供給,短期痛苦,長期不可能太差。
評分##非常棒,非常有幫助的思考視角
評分##2020年第12本,這書翻譯不想吐糟瞭,最近一直看翻譯的書再說就嬌情瞭,我試瞭下英文版用榖歌翻譯齣來也不會差太多。此書本質上是英國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寫給自己客戶的投資報告選集,上部是精華,句句經典,下部就拉誇瞭,越往後越沒法看。書中的大多數案例都來自歐洲,以前看的類似的書,大多是拿美國的公司來分析,看這些歐洲的公司有些陌生,但很能能漲知識。書中提齣的資本周期分析方法,從供給側角度的分析挺稀罕,不同於常見的需求分析,行業空間、公司發展天花闆之流。中國的部分還單獨拿齣一章來寫,歐洲的、美國的公司資本周期方法能分析、能投資,中國這麼多優秀上市公司你不投,就會按住四大行、中國電信這幾個國字頭企業撕頭發,對中國的分析這塊真的有失這傢公司的水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