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佛學教科書:佛教 世俗、佛教常識、佛教曆史、佛 法 僧、佛教義理(精裝本 全五冊)
定價:188.00元
作者:星雲大師
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07-01
ISBN:9787532625017
字數:1420000
頁碼:964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3.101kg
編輯推薦
佛、法、僧三寶是佛教的信仰唚,從教主佛陀、教理經典、教團僧伽三個方麵瞭解佛、法、僧三寶乃整個佛教的總綱,是瞭解佛教真義的**步。學佛者應由根本信仰——認識佛、法、僧三寶開始,繼而參照修學佛法的次第,循序漸進,成就圓滿無上菩提。
菩薩的意義內涵、實踐次第以及修證方法,給予菩薩行者一個正確的依循方嚮。從觀音、文殊、龍樹、世親、勝鬘、維摩等的事跡中,可以看到菩薩歡喜包容的慈悲性格和衛法護教的無畏精神;而現代高僧大德如太虛、慈航等,更一一樹立瞭人間菩薩的楷模和典範。
內容提要
《佛教·世俗》、《佛教常識》、《佛教曆史》、《佛·法·僧》和《佛教義理》。佛教是入世的、積極的,所展現的是饒益有情、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薩精神。《佛教·世俗》秉承人間佛教精神,緊隨時代發展腳步,將佛教種種精闢獨特的看法,有關命運、風水、神通、法律、哲學、音樂、藝術、教育、環保、醫學、心理、建築、科學、管理等等,分門彆類,娓娓道來。書中更就道德倫理、傢庭生活、政治經濟、感情處理、生涯規劃、探病須知、臨終關懷等人們日常所遇之諸多問題,以般若智慧為之指點迷津。
佛教在中國廣泛地傳播和發展,有賴於其獨樹一幟的思想、製度、禮儀、習俗、組織等等,佛教也因此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至巨。《佛教常識》對佛教的基本常識作瞭簡要介紹,如叢林寺院初始、建築格局剖析、道場人事組織、共住清規製定、佛門稱謂禮儀、典故用語源流、佛教節日意義等。同時對有關信仰正邪、教理釋義、宗派形成、製度緣起,以及佛教曆史文化、自然宇宙、生活儀禮、佛教與世學的應用等問題,皆進行瞭提綱挈領的解答,堪稱佛教入門手冊。
《佛教曆史》講述瞭佛教源於印度古國,流傳至全球,成為世界宗教,其中以中國受其影響為深遠。在中國,兩韆年曆史的佛教可分為六個時期:東漢至魏晉南北朝的經典翻譯時期;隋唐的八宗並弘時期;五代趙宋的禪淨爭妍時期;元明清的宮廷密教時期;清末民初的淨土經懺時期,以及21世紀的人間佛教時期。在對上述六個時期詳盡闡論之餘,《佛教曆史》更就日本、韓國、東南亞、歐美等地的佛教概況設專章說明,全方位地展示瞭佛教的曆史。
《佛·法·僧》講述瞭佛、法、僧三寶是佛教的信仰中心,從教主佛陀、教理經典、教團僧伽三方麵瞭解佛、法、僧三寶乃整個佛教的總綱,是瞭解佛教真義的步。學佛者應由根本信仰一一認識佛、法、僧三寶開始,繼而參照修學佛法的次第,循序漸進,成就圓滿無上菩提。
菩薩的意義內涵、實踐次第以及修證方法,給予菩薩行者一個正確的依循方嚮。從觀音、文殊、龍樹、世親、勝鬟、維摩等的事跡中,可以看到菩薩歡喜包容的慈悲性格和衛法護教的無畏精神;而現代高僧大德如太虛、慈航等,更一一樹立瞭人間菩薩的楷模和典範。
《佛教義理》告訴我們佛教具有平等性、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特質,而佛陀所說的宇宙真理更能讓所有苦難眾生得到清淨自在和究竟解脫。然而,人們總認為佛法的妙諦如浩瀚大海般深廣無際。《佛教義理》以平實淺近的語言闡述瞭佛教的各種教義,對於果報業力、煩惱涅槃等也有精闢明細的解說,可以說是學佛入門的重要基石。而《佛教義理》附錄選收的佛教作品,無論經文、論述、聯語,抑或詩詞、書信、偈言,字裏行間不僅具有哲學的深湛,更具有文學的醇美,足令人尋味再三。
目錄
新圖文軒,正版現貨,歡迎讀者選購
作者介紹
釋星雲(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江蘇揚州(江都)人,十二歲於南京棲霞寺禮誌開上人齣傢。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5年入棲霞律學院修學佛法。1949年春,組織僧侶救護隊來颱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並齣任佛光山寺、二、三任住持。
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並創辦美術館、圖書館、齣版社、書局、中華學校、佛教叢林學院及大、中、小學等數十所。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
曾任中國國民黨黨務顧問、中央常務委員。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等職。
文摘
新圖文軒,正版現貨,歡迎讀者選購
序言
新圖文軒,正版現貨,歡迎讀者選購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從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沉穩大氣的氣質深深吸引瞭。精裝本的質感,摸上去厚實而有分量,每一冊的書脊都處理得非常精緻,那種低調的奢華感讓人愛不釋手。封麵設計上,字體和配圖的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對傳統的尊重與現代審美的融閤,即便是放在書架上,它也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陳設。我尤其欣賞他們對於細節的把控,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閱讀時眼睛不會感到疲勞,長時間翻閱下來,依然是一種享受。這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可以傳承下去的珍品,光是把它放在手邊,都能感受到一種寜靜的力量,讓人在紛繁的日常中,多瞭一份沉澱和期待去深入探究其內容。
評分作為一位對東方哲學有著長期探索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套能夠係統梳理佛教脈絡的權威讀物。我對這套書的期待值是相當高的,尤其關注它在體係構建上的嚴謹性。從初略翻閱的感受來看,它似乎構建瞭一個非常清晰的知識框架,仿佛是為初學者搭建瞭一座穩固的階梯,每一步都有明確的指嚮性。我特彆好奇它在闡述那些看似深奧的義理時,是否能做到既保持原教義的純粹性,又能以現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闡釋。那種對復雜概念抽絲剝繭,層層深入的敘述方式,往往是衡量一套教材質量的關鍵。如果它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對於任何想係統性建立佛教知識體係的人來說,都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這套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其強大的學術厚度和編輯的用心程度。從上海齣版這個信息來看,往往意味著在內容的校對和引用的規範性上會有更高的標準。我注意到它被區分為五冊,這暗示著編輯團隊可能采取瞭模塊化教學的思路,將龐雜的知識點進行瞭科學的分區處理。這種分冊策略,對於深度學習者來說是極大的便利,意味著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側重點,或者學習進度,進行針對性的攻剋,而不是被一次性拋齣全部信息所淹沒。我對於它能否成功地平衡學術的深度與教學的易讀性保持著高度的興趣,希望它能夠成為我未來多年持續研讀的案頭必備工具書。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修行,離不開對基本概念的準確把握。很多時候,我們被各種名詞和術語所睏擾,不得其門而入。《佛學教科書》這個名字本身就暗示瞭它在“基礎普及”上的責任。我尤其關注它在處理“佛教常識”和“佛法僧”這三個基石概念時的詳盡程度。是簡單地定義,還是會結閤實際的修習場景進行闡述?比如,對於“戒、定、慧”三學的關係,我希望看到一種既有理論深度,又具備實踐指導意義的講解。如果它能將這些抽象的教條,落地到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幫助讀者辨識那些似是而非的誤解,那麼它的價值就無可替代瞭。
評分我對曆史脈絡的梳理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任何關於思想體係的演變,我總想追溯到源頭,看看它如何在不同的時空中被吸收、轉化和發展。這套書的“曆史”部分,從我有限的接觸來看,似乎並不滿足於簡單羅列時間節點和重要人物,而是更注重探討不同曆史階段下,佛教思想是如何與世俗文化産生碰撞與交融的。我期待看到它如何描繪那些關鍵的轉摺點,例如某部重要經典的傳入、某位高僧的開創性貢獻,以及這些事件如何深刻地重塑瞭佛教的內在結構和外在錶現形式。一個優秀的敘事者,應當能夠讓曆史“活”起來,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思想流動的軌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