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被卷进了“无限责任时代”。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家“无限责任公司”的CEO,承担全部的风险和回报。
你必须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组团队,构建自己的协作关系;做产品,塑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创品牌,呵护自己的名声;控资源,把注意力投放到产出*高的地方。
所有现象背后都有商业逻辑:怎么让顾客心甘情愿多花钱?自私是好还是坏?为什么美国的麦当劳能免费续杯?可以只买“LV”两个字不买它的包吗?这些问题,经营企业躲不开,个人生活也时时会碰到。
从沉没成本、结果偏见、心理概率,到爆款、价格歧视、口碑经济……65个生动的商业概念,场景导入、讲述逻辑、给出方法,即学即用,帮所有行业的人搭建一个系统的商业认知框架。
刘润: 润米咨询董事长,互联网转型专家,拥有23万+用户的私人商学院——“得到”专栏《刘润?5分钟商学院》创始人。
前微软战略合作总监,海尔、百度、恒基、中远等众多大企业的战略顾问。
工作、公益之外,爱好旅行,徒步戈壁,环骑青海湖,到达珠峰大本营,登上南极大陆,抵达北极点,探访进化岛,登顶非洲**高峰乞力马扎罗。
著有畅销书《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人生,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旅行:从微软到北极点》《互联网+》《互联网+战略篇: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趋势红利》。
自序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 VII
第一篇
第一章 消费心理学
1让用户从*有钱的那个心理账户花钱 \\ 心理账户004
2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沉没成本 007
3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比例偏见011
4得到100元,可以弥补失去100元吗 \\损失规避 015
5拉个垫背的,显示你便宜 \\价格锚点 019
第二章行为经济学
1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吗 \\结果偏见 024
2为什么我们会喜新厌旧 \\适应性偏见028
3为什么妈妈们喜欢在朋友圈晒娃 \\鸡蛋理论 032
4全世界一半的娃都丑到了平均水平以下\\心理概率 036
5不买*好,只买*贵 \\凡勃伦效应 040
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
1看见那只“看不见的手” \\供需理论 046
2为什么美国麦当劳的可乐能免费续杯 \\边际效用 050
3你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机会成本 054
4自私是共同获益的原动力 \\激励相容058
5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交易成本 062
第四章 宏观经济学
1居民越节约,**越贫穷吗 \\节约悖论068
2林毅夫和张维迎在辩论什么 \\看得见的手 072
3 4亿人不工作后,你打算怎么办\\人口抚养比 076
4用20年的积蓄买几朵郁金香 \\泡沫经济 080
5你赞成给全国人民无条件发钱吗 \\再分配084
第五章 金融与法律
1*疯狂的心和*冷静的脑 \\风险投资 090
2资本和人才,哪一个*重要 \\合伙人制度 094
3可以只买“LV”两个字,不买包吗 \\商品证券化099
4金融界的万骗之祖 \\庞氏骗局 103
5金融的本质是风险买卖 \\互联网金融107
第二篇
第六章 企业能量模型之产品
1你陪客户喝酒,是因为做产品没有流汗 \\企业能量模型 114
2品牌容器不被消费者优先选择的,不叫品牌,叫商标 \\ 118
3爆款长尾爆款,才是真正的未来 \\ 122
4用户代言人转身,成为用户的代言人 \\ 126
5用*快的速度、*低的成本犯错 \\*小可用品 130
第七章 企业能量模型之定价
1把自己逼疯,把对手逼死 \\渗透定价法 136
2为什么手机越卖越便宜 \\撇脂定价法 140
3自己装配汽车花的钱,能买12辆整车 \\组合定价法 144
4让有钱人为同一件商品多付钱 \\价格歧视 148
5定价权能交给消费者吗 \\消费者定价 152
第八章 企业能量模型之营销
1占领市场之前,先占领心智 \\定位理论158
2金杯银杯,不如排队的口碑 \\饥饿营销 162
3跨越死亡之井 \\技术采用生命周期 166
4撒硬谎,道软歉,就是作死\\危机公关 170
5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独特销售主张 174
第九章 企业能量模型之渠道
1进入市场的毛细血管 \\深度分销 180
2如何把销售团队变成虎狼之师 \\销售激励184
3把一切的触点发展为渠道 \\全渠道营销 189
4离消费者越近,越有价值 \\社区商务 193
5去掉渠道*大的顽疾:库存 \\反向定制197
第三篇
第十章 商业世界的五大基础逻辑
1比电商***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流量之河204
2哪有什么“一分价钱一分货” \\倍率之刀 208
3该把货卖*贵,还是卖*多 \\价量之秤 212
4风险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 \\风险之眼216
5黄牛,商业世界的黑客 \\规则之缝 221
第十一章 互联网世界的五大基本定律
1在美国,你会吃麦当劳吗 \\信息对称 226
2互联网与生俱来的洪荒之力 \\网络效应230
3理论上,你可以服务全人类 \\边际成本 234
4商业的未来是小众市场吗 \\长尾理论238
5所有的免费,都是“二段收费” \\免费 242
第十二章 市场与互联网营销
1自带高转化率的流量 \\社群经济 248
2自带流量的粉丝 \\口碑经济 252
3终生免费的流量 \\单客经济 256
4像病毒一样传播 \\引爆点 260
5会冲浪的人,必须也要会游泳 \\红利理论 264
第十三章 所有现象背后都有商业逻辑
1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对赌基金 270
2让客户帮你管理员工 \\雇用客户 274
3你是在狩猎,还是在农耕 \\农耕式经营278
4美国有没有互联网思维 \\打开慧眼 282
5用商业的理念做公益事业 \\社会责任286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很多有趣的画面。当我翻开它的时候,脑海里瞬间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场景:也许是深夜里,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将周围的黑暗一点点驱散,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墨香,手里捧着这本书,仿佛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又或许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慵懒地靠在咖啡馆的沙发上,耳边是轻柔的爵士乐,手里这本书成了我最好的陪伴,我随着作者的思路在商业世界的浪潮中起伏,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又豁然开朗。我甚至可以想象,在一次重要的商业谈判或者战略会议之前,我一定会迅速翻阅这本书,从中汲取灵感,寻找那些能让我脱颖而出的关键点。它的名字本身就传递出一种高效、实用、直击要害的感觉,仿佛一本随时可以调用的“武功秘籍”,让你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战场上,能够迅速做出明智的决策,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这本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智慧,一种能够武装我头脑,提升我能力的神奇存在。
评分这本书的“商业篇”这个定位,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这意味着,它将聚焦于商业的核心领域,而不是泛泛而谈。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些关于市场营销、战略规划、企业管理、财务分析等一系列与商业运作息息相关的主题。我能够想象,这本书会带领我深入了解一个企业是如何从无到有,如何发展壮大,又如何应对各种挑战的。它可能会分析不同商业模式的优劣,揭示竞争战略的奥秘,甚至会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建设和人才管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系统性的商业知识框架,帮助我理解商业世界的运行规律,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商业领域中的位置和发展方向。它就像是一幅详尽的商业地图,指引我在这片广阔而复杂的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为未来的商业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评分我常常在思考,一本能够被称作“5分钟商学院”的书,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精髓。它一定不是那些冗长晦涩、需要反复推敲的学术著作,而是那些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揭示最核心的商业逻辑的书。在我看来,这本书就像是一瓶浓缩的精华,每一页,甚至每一句话,都可能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商业理念,或者一个实用的操作技巧。我能够想象,当我在面临一个棘手的商业问题时,我能够迅速翻到书中与问题相关的章节,或许只需要短短几分钟的阅读,就能获得启发,找到解决的思路。它就像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的一股清流,能够帮助我节省宝贵的时间,直接获取最需要的信息。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每一个篇章,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案例,或者一个精辟的分析,让我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它并非只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将复杂的商业世界,用一种易于理解和吸收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满满的干货。
评分这款“市场版”的标签,在我脑海中激起了无限的联想。这是否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更贴近现实市场中的具体应用?我能够想象,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一定是深入市场一线,观察、分析、总结出了那些真正能在实际商业运作中产生效果的策略和方法。它可能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的阐述,而是包含了大量真实的商业案例分析,那些成功或失败的例子,都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这本书,也许会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某些产品在市场上大获成功,而另一些却默默无闻;它或许会揭示,那些成功的企业是如何洞察消费者需求,又是如何构建其独特的竞争优势的。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建议,是经过了市场检验的,是“接地气”的,能够直接指导我的商业实践,让我少走弯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市场“老兵”,在向我们传授他在商海沉浮多年的宝贵经验,让我们这些新兵能够少受挫折,更快地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种既严肃又不失活力的视觉冲击。我仿佛看到,它静静地躺在书店的书架上,与其他书籍形成鲜明对比,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吸引眼球的气质。也许它的封面主色调是深邃的蓝色,象征着冷静与理性,但又点缀着一抹鲜亮的金色,代表着价值与成就,或者是一条蜿蜒上升的曲线,寓意着商业的增长与发展。当我拿起它,感受到纸张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作者倾注的心血和智慧。我甚至会想象,这本书的扉页上,或许会有一句激励人心的话,或者作者对读者最真诚的寄语,这会让我在阅读之前就产生一种强烈的连接感和共鸣。我能预见,当我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办公室休息的间隙,掏出这本书,它定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路人的目光,让他们也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好奇。这本书,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宣告着它将在我的知识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我探索商业世界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