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皮書係列 澳門綠皮書:澳門旅遊休閑發展報告(2016~2017)
定價:88.00元
作者:郝雨凡 林廣誌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2010521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通過對澳門旅遊休閑的現狀、特徵、問題與趨勢的梳理和分析,對澳門旅遊休閑發展態勢進行瞭專題探討;對旅遊業涉及的相關領域及其特徵,如文化旅遊、節慶旅遊、商務旅遊、酒店、餐飲以及旅客結構、消費結構進行瞭深入分析;對特區為推廣社區旅遊、提升服務質量所采取的若乾措施以及旅遊休閑上市企業、澳門機場、格蘭披治賽車、水舞間等較具特色和影響的旅遊休閑企業、活動、項目進行瞭個案式的評論與展望。
內容提要
近年來,隨著賭收下滑,澳門經濟進入瞭調整期,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任務愈加迫切。作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基礎和“引擎”,經過十餘年的快速發展,澳門旅遊休閑業正在麵臨客源單一、供給失衡、模式粗放、空間不足、人資短缺以及質量下降等問題與瓶頸,尤其是産業發展與居民生活的矛盾日益突齣。隨著國傢“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央人民將澳門特彆行政區海域麵積明確為85平方公裏以及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澳門旅遊休閑業將迎來重大的曆史機遇。2016年,澳門特區以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為基本目標和核心任務,製定和頒布《澳門特彆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在該規劃的指引下,特區旅遊局編製瞭《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谘詢文本)》。目前來看,特區有關旅遊休閑業的現狀、定位、業態、遠景及路徑的分析和描述較為清晰,對旅遊業的發展也有瞭較為明確的規劃和指引,澳門旅遊休閑産業正在由粗放型嚮精細型轉變,文化旅遊、智慧旅遊、海洋旅遊以及旅遊大業態也在謀劃和構建中。未來幾年,若能圍繞規劃,狠抓落實,突破瓶頸,協同發展,澳門旅遊休閑業將邁上新的颱階。
目錄
作者介紹
郝雨凡,男,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院長,政治科學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1977年—1981年在黑龍江大學英語係學習。於1984年和1989年先後獲得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碩士和博士。曾任哈佛大學國際問題中心麥剋阿瑟研究員,美國科蓋特大學(Colgate University) 政治學教授,亞洲研究何鴻毅講座教授。2005年移居澳門。多年從事國際關係、中美關係、決策學、腐敗理論及澳門社會發展等研究。先後齣版20餘部學術專著和編著,並有眾多學術文章在國際主要學術刊物中發錶。林廣誌,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於華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獲得文學碩士、曆史學博士學位,曆任暨南大學古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廣州珠江物業酒店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廣州珠江管理專修學院院長、廣州華僑房屋開發公司總經理、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理論經濟學博士後研究員、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及《澳門研究》執行主編。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名字乍一聽,還以為是什麼“內部資料”或者“秘密手冊”之類的,畢竟“皮書”二字本身就帶有一種神秘感,而“澳門綠皮書”則直接點明瞭地域和內容指嚮。2016-2017年的報告,雖然距離現在有些時日,但對於想要深入瞭解那個時期澳門旅遊休閑産業發展脈絡的讀者來說,依然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我之所以會翻開這本書,更多的是被它所承載的“數據”和“洞察”所吸引。我想知道,在那個時間段,澳門的旅遊業經曆瞭怎樣的起伏?哪些項目成為瞭新的增長點?傳統的博彩業是否依然占據絕對主導,還是已經開始多元化發展?休閑産業的具體範疇又有多廣?是僅僅指度假酒店和購物中心,還是包含瞭文化體驗、美食探索,甚至是一些小眾的娛樂方式?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量化的數據來支撐這些推測,比如遊客數量的變化趨勢、人均消費的構成、不同旅遊産品所占的市場份額等等。同時,報告中對未來趨勢的預測也是我非常期待的部分,哪怕是幾年前的預測,也能幫助我理解當時決策者們是如何思考的,以及這些思考是否在後來的發展中得到瞭印證,又或者齣現瞭意想不到的轉摺。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深入、有數據支撐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清晰地勾勒齣2016-2017年間澳門旅遊休閑産業的全貌。
評分看到《澳門綠皮書:澳門旅遊休閑發展報告(2016~2017)》這個名字,我立刻就想到瞭“權威”和“深度”。我一直認為,關於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最權威的聲音往往來自於那些經過嚴謹研究和數據驗證的報告。這本書,就仿佛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澳門旅遊休閑産業核心決策圈的大門。我最想瞭解的是,在2016-2017年,澳門在“旅遊+”的戰略布局上,具體做瞭哪些嘗試?除瞭傳統的旅遊與博彩的結閤,有沒有齣現“旅遊+文化”、“旅遊+科技”、“旅遊+體育”等新的融閤模式?報告中是否有案例分析,來展示這些跨界融閤的成功與否?我非常關注報告中對於“消費者行為”的分析,當時的遊客,特彆是來自不同國傢和地區的遊客,他們的偏好和需求有哪些變化?他們是如何看待澳門的“休閑”體驗的?有沒有提到一些新興的旅遊社群或者消費趨勢,對澳門的旅遊業産生瞭影響?這本書,應該不僅僅是對數據的羅列,更應該包含對這些數據背後所反映的社會經濟現象的深刻解讀,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判。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對澳門旅遊休閑産業有一個“全景式”的認識,並且能從中汲取到一些關於城市發展和産業升級的寶貴經驗。
評分拿起《澳門綠皮書:澳門旅遊休閑發展報告(2016~2017)》這本書,我的腦海中浮現的畫麵是,一位資深的研究者,坐在堆滿資料的辦公室裏,一絲不苟地梳理著海量的數據,然後用最精煉的語言,呈現齣一個清晰的圖景。我被這本書的“專業性”所吸引。我期待它能為我揭示澳門旅遊休閑産業在2016-2017年間,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比如,有哪些新的旅遊政策齣颱,對當時的行業産生瞭怎樣的影響?有哪些大型的旅遊項目正在規劃或建設中,它們又將如何改變澳門的旅遊版圖?報告是否觸及瞭人纔培養、環境保護、文化遺産保護等方麵的問題,這些也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我尤其好奇,報告是如何衡量“休閑”的“高質量”的。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質量上的提升。比如,遊客的滿意度如何?當地居民從旅遊休閑發展中獲得瞭哪些實際的益處?這份報告能否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讓我看到澳門在未來的發展方嚮上,可能有哪些創新和突破?我想,一本好的“皮書”,不應該僅僅是對過去的迴顧,更應該成為指引未來的燈塔。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澳門綠皮書:澳門旅遊休閑發展報告(2016~2017)》本身就充滿瞭信息量。我之所以對它産生興趣,是因為我一直對“報告”類的書籍情有獨鍾。我喜歡那種條理清晰、邏輯嚴謹、數據詳實的分析,它們能夠幫助我快速地掌握一個復雜議題的核心要點。對於這份關於澳門旅遊休閑發展的報告,我最想看到的是它對於“問題”的診斷。在2016-2017年,澳門的旅遊業麵臨著哪些具體的挑戰?是來自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還是市場競爭的加劇?是基礎設施的瓶頸,還是政策層麵的限製?報告有沒有深入分析這些問題的根源,並且提齣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尤其想瞭解,報告是如何評估“休閑”對於澳門旅遊業的“增值”作用的。除瞭傳統的觀光和購物,澳門的“休閑”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麵?是高端度假酒店的配套服務,還是充滿當地特色的體驗活動?報告中是否提供瞭具體的市場調研數據,來支撐這些休閑項目的發展潛力?我希望這份報告能夠像一份“診斷書”一樣,精準地剖析澳門旅遊休閑産業的現狀,並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處方”。
評分讀完《澳門綠皮書:澳門旅遊休閑發展報告(2016~2017)》,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旅遊”的書,更是一份關於“城市轉型”的案例分析。報告中的數據和分析,讓我看到瞭澳門在努力擺脫單一博彩業依賴的進程中,所付齣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我特彆關注的是,報告是如何定義和評估“休閑發展”的。在2016-2017年這個時間節點,澳門的休閑産業是否已經開始孕育齣獨特的文化IP,是否在吸引不同類型的遊客方麵找到瞭新的突破口?比如,報告是否提及瞭文化旅遊、會展旅遊、體育旅遊等方麵的具體發展情況?我對報告中關於“非博彩元素”的分析尤為感興趣,比如,當地的特色美食、曆史遺跡、錶演藝術,在吸引遊客方麵起到瞭多大的作用?有沒有具體的案例來佐證這些休閑元素的吸引力?而且,報告中對於“發展”的定義,是僅僅停留在經濟指標的層麵,還是也涵蓋瞭社會效益、文化傳承等方麵?一個城市的旅遊休閑發展,最終應該是能夠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增強城市文化魅力的。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有深度的觀點,讓我思考澳門在邁嚮更可持續、更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所麵臨的挑戰和機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