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分类精解(di5版)
书号:9787513054751
定价:120.00
作者/编者: 杨立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书之一,自2008年di1版上市以来,已改版4次,足见其在考生中的受欢迎程度。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立足真题。真题在备考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本书以《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大纲》为主线将真题以相关考点进行编排,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辅以详尽的真题解析帮助考生抓住专利代理人考试的“牛鼻子”。di二,依*法律法规解析。近年来,专利代理人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更新更迭较快,本书*采用现行法律法规对旧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以新眼光看老问题。di三,解析全面、充分。针对试题中涉及的选项作出全面的解释,在遇到共性问题时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考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助力考生复习备考。
本书按照《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大纲》进行分类总结,其中,“法律知识部分”包括以2000~2016年1500多道法律知识真题为基础,结合每道题的考点作了全面、精确、细致的解析,除了对答案选项进行详细解析以外,对非答案选项内容也给出了明确的解析;“代理实务部分”包括2000~2012年、2015年及2016年专利代理实务真题中的17道代理实务真题及解析,除了给出参考答案以外,还结合专利代理实务真题的考试特点,就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全书采用*的《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2010》对往年的法律知识真题重新进行了解析,同时对答案也进行了重新修订;专利代理实务部分给出的参考答案也都根据*的法律、法规进行了重新修订。
杨立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专利代理人,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理事,北京市专利代理人协会常务理事、人才发展委员会主任、专利代理机构等级评定*,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校企对接工程*委员会*委员。杨立老师编著的多本图书一直被作为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在广大考生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杨立老师同时兼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特邀讲师,并受邀担任多地知识产局的培训讲师,到多个省份授课。至今,杨立老师已经为上万名学员讲授过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课程。
法律知识部分
*部分专利法律知识
*章专利制度概论
di二章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di三章对专利申请文件的要求
di四章申请获得专利权的程序及手续
di五章专利申请的复审与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di六章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
di七章专利合作条约及有关规定
di八章其他*专利条约
di九章专利文献与专利分类
di十章综合题
di二部分相关法律知识
*章相关基本法律法规
di二章相关知识产权法
di三章相关*条约
专利代理实务部分
*章2000年机械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di二章2000年电学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di三章2000年化学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四章2002年机械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di五章2002年电学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六章2002年化学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di七章2004年机械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八章2004年化学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di九章2006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十章2007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十一章2008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十二章2009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十三章2010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十四章2011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十五章2012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十六章2015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di十七章2016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这套书简直是备考路上的神助攻,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实的体量给镇住了,感觉内容绝对够用。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编排逻辑,完全不是那种堆砌知识点的死板教材。它把历年的真题按照知识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类梳理,这一点对于我们这种时间紧张的考生来说太友好了。我以前做题总是感觉零散,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抓不住重点。但有了这个分类精解,我能清晰地看到哪个知识点在过去几年里是考频重点,哪些是需要重点攻克的难点和易错区。书中的解析部分,简直是把“庖丁解牛”的功夫用到了极致,不仅仅告诉你“是什么”,更深入地剖析了“为什么”是这个答案,甚至还会对比容易混淆的其他选项。那种层层递进的分析,让我感觉自己不只是在背答案,而是在真正构建一个完整的专利法知识体系。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理解立法精神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的题目,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显得尤为专业和到位,让人茅塞顿开。可以说,光是跟着这本书的脉络走,我的复习效率就至少提升了百分之四十,省去了大量自己整理归纳的时间,真正实现了高效备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经验极其丰富、并且耐性十足的资深代理人全程陪读。它不仅是真题集,更像是“答题方法论”的宝典。我特别喜欢它在对某些“陷阱题”的解析中,会模拟考生的错误思维路径,然后一步步引导你识别出思维定式中的错误点,并提供修正后的正确观察角度。这种“反向教学”的方式,对于提升我的应试技巧至关重要。很多时候,考试不是知识储备不足,而是临场应变和排除干扰的能力欠缺。这本书通过对历年真题中那些设计巧妙的迷惑选项的剖析,极大地锻炼了我甄别信息真伪和快速定位核心考点的能力。现在,我做模拟题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题目要求的敏感度提高了,不再轻易被表面的相似性所迷惑。这套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像一个高分考生那样去审视和拆解每一个考点,而非仅仅停留在“我知道”的层面。
评分拿到这第五版,我立刻就对比了手头上更早的版本,感觉这次的升级换代是实实在在的,看得出编者团队是下了大功夫在跟踪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审查指南变化的。对于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这种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考试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它在一些“疑难杂症”上的处理方式。你知道,有些真题的考点设计得非常刁钻,即便是业内人士也可能因为记忆模糊或理解偏差而失分。这本书的精解部分,对于这些高难度题目,它不仅提供了标准答案的逻辑链,还常常会引用相关的法律条文原话,甚至会给出一些实务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或陷阱提示。这种“深度挖掘”的解读,极大地增强了我对法律条文背后逻辑的把握能力,让我不再满足于“知道”某个规则,而是真正“理解”了规则的由来和适用边界。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对于培养我们未来作为专利代理人应有的批判性思维和严谨态度,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担心这种“真题分类精解”会不会过于注重历史数据而忽略了对未来考向的预测。但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它的“精解”绝非简单的对过去题目的复述,而是带有强烈前瞻性的。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统计分析,作者群明显能看出出题组的偏好和未来可能强化的方向。例如,在涉及新近修改的法律条款时,书中会特别标注出“新增考点”或“重点关注”,并给出比一般题目更详尽的解析,这种未雨绸缪的设置,简直是给了我一个清晰的“考试雷达”。另外,书中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不像某些工具书那样密密麻麻让人望而生畏。清晰的标题层级、适度的留白,加上关键知识点的加粗或斜体突出,让长时间阅读的疲劳感大大降低。可以说,从内容深度到阅读体验,这套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是那种会让人愿意反复翻阅,而不是只用一次就束之高阁的实用工具。
评分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严谨性。专利代理考试本身就是对精确度要求极高的考试,任何模棱两可的解释都会在考场上酿成大错。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堪称教科书级别。对于那些涉及计算、期限、或者涉及多个法律交叉引用的复杂题目,它的解析步骤是分解得极其清晰、逻辑链条是完整无缺的。我试着根据书中的步骤,自己重新推演了几道涉及程序性权利要求的题目,发现完全可以顺畅地复现正确的解题思路。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似乎考虑到了不同专业背景考生可能存在的知识盲区,在解释某些技术或法律术语时,采用了力求通俗易懂的表述,避免了过度使用晦涩的行话,使得基础相对薄弱的考生也能较快地跟上节奏。这表明编写者不仅仅是专家,更是深谙教学之道的教育者,懂得如何将复杂的专业知识有效地传达给目标受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