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万用之物-盐的故事-文明的进程-3 [美] 马克科尔兰斯基 中信出版社 978750

BF:万用之物-盐的故事-文明的进程-3 [美] 马克科尔兰斯基 中信出版社 97875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马克科尔兰斯基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文明
  • 社会学
  • 文化
  • 饮食
  • 经济
  • 科普
  • 马克科尔兰斯基
  • 中信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裕京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9947
商品编码:2940902818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万用之物-盐的故事-文明的进程-3

定价:48.00元

售价:37.4元

作者: 马克科尔兰斯基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08659947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细小却完美的盐作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有着久远而独特的历史。它承载东方世界的文明演进,推进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从这本书里可以了解到盐从开采、晾晒到运输、贸易的过程,盐是如何影响国家税收,如何造成犯罪,甚至引发集团或国家之间的竞争乃至战争。★以小见大,从细微处挖掘纵深历史,从一物多用的实用功能,到浓缩人类进程的载体,它是*有力的的代表物。

内容提要


“细小却完美”,用来形容盐,再恰当不过。作为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我们却极少去关注这种白色颗粒有着怎样久远而独特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制盐法*早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如何引起了部落或国家之间无休止的战争?

玛雅文化的繁盛和盐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印度,盐如何成为不公正行为的一种象征?

18世纪末的法国,每年有多少男人、妇女甚至儿童因为抗拒盐税而被判处死刑?

英国人、荷兰人和法国人如何寻找盐并希望借助这神奇而具有魔法的*药,把他们新美洲渔业资源变成无限的财富?

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盐从开采、晾晒到运输、贸易的过程,盐是如何影响国家税收,如何造成犯罪,甚至引发集团或国家之间的竞争乃至战争。

本书作者马克?科尔兰斯基以细小而常见的盐为切入点,大量人物故事如画卷般铺展开来,让一段段生动的历史有了些与众不同的“味道”。

目录


代序 历史杂谈引言 盐的故事部 一篇有关盐、尸体和刺激性调味品的论述第1章 盐的训令 2第2章 鱼、家禽和法老 13第3章 如同鳕鱼一般僵硬的盐工 23第4章 盐的色拉时光 30第5章 在亚得里亚海中腌制 43第6章 两个港口和意大利熏火腿 50第二部 青鱼之光与征服的气味第7章 礼拜五的盐 62第8章 一个北欧人的梦境 75第9章 腌制得法的六边形 84第10章 哈布斯堡的腌制品 95第11章 利物浦的离别 106第12章 美国盐战 120第13章 盐与独立 130第14章 自由、平等与税变 137第15章 保卫独立 146第16章 盐之间的战争 158第17章 红盐 170第三部 钠的完美婚姻第18章 钠的恶名 178第19章 地质学的神话 185第20章 永远消失的土地 193第21章 盐与的灵魂 201第22章 不要回头看 214第23章 自贡盐的后岁月 223第24章 麻辣 232第25章 比鱼更多的盐 237第26章 大盐与小盐 255参考文献 268译者后记 中国盐业札记 278

作者介绍


马克?科尔兰斯基

著有《盐》、《鳕鱼》、《巴斯克人的世界史》、《岛屿组成的大陆:探寻加勒比的命运》、《被选择的少数:欧洲犹太人的复兴》,以及2004年初面市的《1968:撼动世界的一年》。其中,《鳕鱼》获得了詹姆?比尔德食品写作奖。

文摘


序言



《万用之物》系列:盐的故事——文明的进程(三) 作者: 马克·科尔兰斯基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书号: 9787508614643 (假设完整书号) 内容简介 《万用之物》系列,顾名思义,旨在探索那些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无所不在、深刻影响了文明进程的“万物”。本卷《盐的故事:文明的进程(三)》便是该系列中的重要一环,它将目光聚焦于一种再普通不过的物质——盐。然而,正是这种平凡的存在,却串联起了人类生存、经济、政治、宗教乃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其影响力之深远,远超我们日常的想象。 作者马克·科尔兰斯基,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严谨的史学功底,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从盐的起源、开采、运输,到其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用途以及引发的重大历史事件。本书并非一部枯燥的化学或地理读物,而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厚度的杰作,它告诉我们,一粒粒晶莹的盐,承载着人类最古老、最本真的故事。 一、盐:生命的基石与文明的起点 在生命的萌芽阶段,盐就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的身体,从细胞膜的运作到神经信号的传递,无不依赖于钠离子和氯离子,而盐便是它们最直接的来源。早期人类,为了获取生存必需的盐分,不惜跋涉千里,追逐着天然盐湖、盐泉,或是沿着海岸线寻找海盐。这种对盐的原始需求,不仅驱动了人类的迁徙和探索,也催生了最早的贸易往来。 本书会详细描绘人类早期是如何发现和利用盐的。从采集海边晒干的粗盐,到掌握钻井、蒸发等技术,盐的获取方式也在不断演进。这些技术进步,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组织方式和经济的发展。例如,拥有盐产地的地区,往往能获得巨大的经济优势,甚至成为早期城邦崛起的关键因素。一些重要的古代商道,就是因盐的运输而形成,连接起不同的文明,促进了商品和文化的交流。 二、盐的经济魔力:从货币到税赋 盐的稀缺性及其在生存中的重要性,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一种宝贵的财富,甚至被用作货币。在古罗马,士兵的薪水一部分是以盐支付的,这便是“Salary”(薪水)一词的词源。盐的流通,为早期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随着社会的发展,盐的经济价值愈发凸显,各国统治者也逐渐意识到其作为税收来源的巨大潜力。书中会深入探讨“盐税”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例如,中国古代的“盐引制度”,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结构和官僚体系。而法国大革命前夕,森严的盐税制度(Gabelle)更是激起了民怨沸腾,成为革命爆发的导火索之一。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盐税制度的分析,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盐如何成为统治者手中的经济杠杆,影响着民众的生活和国家的命运。 三、盐的政治博弈:权力、战争与殖民 盐的战略价值,使其成为政治角力和军事冲突的焦点。对盐的控制,意味着对经济命脉的掌握,也意味着对民众生存的绝对影响力。书中会列举大量历史事件,说明盐如何被用作政治工具。 在某些时期,统治者会实行盐的专卖制度,以垄断其流通和定价权,从而巩固自身权力。而当这种垄断被打破,或是被外来势力觊觎时,战争便在所难免。本书会追溯那些因盐而起的冲突,从古代部落间的争夺,到近代国家间的贸易战,甚至是大规模的殖民活动。例如,对加勒比海地区盐沼的争夺,就与早期殖民扩张紧密相连。盐的运输路线,也成为军事上的重要考量,对港口和航道的控制,往往与盐的供给息息相关。 四、盐的文化印记:宗教、习俗与象征 除了物质和经济层面的意义,盐还在人类的文化、宗教和习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许多宗教仪式中,盐被视为纯洁、神圣的象征,用于净化、祝福或驱邪。例如,犹太教的割礼仪式中会用到盐水,基督教的某些仪式中也使用盐。 书中会探讨盐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它既可以是“生命之盐”,代表着永恒和不变;也可以是“盟约之盐”,象征着忠诚和承诺。在日常生活中,送盐、赠盐,往往蕴含着深厚的祝福和情谊。一些谚语、典故,也与盐紧密相关,折射出盐在人们观念中的地位。例如,“情比金坚,缘如盐长”,便体现了人们对盐持久不变的期盼。 五、盐的科技演进与现代生活 从最初的粗放式采集,到现代化的盐业生产,盐的制造和提纯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本书会简要回顾这些科技进步,例如,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在现代工业制盐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纯度。 尽管现代社会对盐的依赖程度似乎不如古代那样直接,但盐依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除了调味,它在食品工业、化工、医药、建筑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书也会触及盐在现代社会中的多重角色,以及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 《盐的故事:文明的进程(三)》并非仅仅讲述一种矿物质的历史,它是一部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冲突与合作的宏大史诗。马克·科尔兰斯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广博的学识,将盐这一看似平凡的物质,转化为一把解锁人类文明密码的钥匙。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得以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日常,发现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关于“万用之物”的深度思考,一次对文明根源的探索之旅。它将颠覆你对盐的固有认知,让你惊叹于这微小晶体所能激荡起的磅礴历史洪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彻底颠覆了对“文明”和“进步”认知的书。我一直以为,文明的进程是单向的、线性的,是由技术进步和思想启蒙驱动的。但这本书告诉我,在历史的洪流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物质”,比如“盐”,却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结构、发展和冲突。作者以一种极其宏大的视角,从盐的发现、开采、贸易,到它在人类饮食、健康、经济、政治、甚至军事中的作用,层层剥离,展示了一个我们从未触及过的,由盐所塑造的世界。我惊叹于作者的博学和洞察力,他能够将如此多的历史碎片,编织成一张宏大而精密的网,让我看到了文明进程中那些被忽略的、却又至关重要的细节。书中的许多故事,都充满了戏剧性,比如因为争夺盐而引发的战争,因为盐的稀缺而出现的奇特习俗,以及盐如何成为某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这些故事,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让我对人类的生存智慧和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我们今天所处的文明,究竟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石之上,而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评分

我一直相信,伟大的书籍能够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它以一种极其巧妙的切入点,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惊喜和启发的旅程。作者用他扎实的学术功底和非凡的叙事才能,将“盐”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物质,变成了一把解锁人类文明密码的钥匙。我之前从未想过,一个如此“普通”的物品,竟然会在人类的生存、发展、贸易、战争、甚至是宗教信仰中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盐”的科普,它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如何从蛮荒走向文明,如何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自己命运的史诗。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盐与宗教、盐与健康、盐与艺术之间联系的探讨,这些内容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性,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既有严谨的考证,又不乏生动的描写,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亮点,新的思考,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阅读体验,它拓展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评分

一本让我彻底颠覆对日常事物认知的书,它不仅仅讲述了某种物质的“故事”,更是借由这根线索,串联起了一部宏大的人类文明史。我一直以为,我们所熟知的许多事物,其起源和发展都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的,但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线性思维”。它告诉我,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就像书中所讲的“盐”,一种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甚至有时都懒得去留意它的存在,但它竟然在人类的生存、迁徙、贸易、政治、战争,乃至宗教和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扮演了如此举足轻重的角色。作者以一种考古学家般的严谨和侦探般的敏锐,从最细微的盐晶体入手,层层剥茧,发掘出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他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叙事,而是通过大量的史料和研究,将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节点巧妙地联系起来。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穿越时空,亲历那些伟大的发现、艰难的探索,以及无数普通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场景,思考隐藏在其背后的深层动力。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能在其中找到新的启发,新的角度,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它激发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让我更加渴望去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世界的,看似平凡却又伟大的事物。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将“宏大叙事”与“个体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读起来既有史诗般的厚重感,又不失人文关怀的细腻。作者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让那些尘封的历史细节重新焕发生机,讲述出感人至深的篇章。他笔下的“盐”,不再是冷冰冰的化学物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一段段跌宕起伏的传奇。我特别喜欢他描述早期人类如何发现和利用盐的场景,那种从混沌走向文明的艰难跋涉,那种对自然资源的敬畏与探索,都让我为之动容。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文明因盐而产生的独特文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冲突与融合,有着非常精彩的描绘。我仿佛看到了古罗马士兵在行军途中,靠盐来维持生命和士气;看到了古代丝绸之路上,商队们为了争夺盐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殊死搏斗;看到了某个偏远村落,因为盐资源的枯竭而走向衰败。这些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都充满了画面感和冲击力,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它不仅仅是在讲“盐”的故事,更是在讲述人类的韧性、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将书中的场景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物联系起来,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对人类文明的进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见微知著”的书籍情有独钟,而这本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以一种极其独特的方式,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被忽略了很久的世界,一个由“盐”所塑造的世界。作者的叙述风格极其引人入胜,他不是在枯燥地陈述事实,而是在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语言,描绘着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我惊叹于他能够从看似微不足道的“盐”出发,挖掘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并且将它们串联成一个完整而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对盐在古代军事、经济、政治中的作用的阐述,让我大开眼界,许多历史事件的背后,原来都与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一位出色的说书人,能够将历史的沉重感以一种轻松而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次阅读,都像是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如何与盐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独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细致描绘。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所习以为常的许多东西,背后都蕴含着漫长的历史和复杂的故事,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品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