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黄少牧卷-荆楚画派-第48卷-第5辑
定价:30.00元
作者:李剑,刘永泽,罗丹青,湖北省国画院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14006186
字数:
页码: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李剑,1976年生,湖北阳新人,毕业于华中师大美术系。湖北省国画院专业画家、花乌画创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画研究会理事。
2005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首届中国写意画大展,获奖;2009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5.12汶川地震全国画展”,获奖;2010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翰墨流芳·十六届亚运会全国画展”,获奖。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刚拿到这本《XH 荆楚画派》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学术气息,每一页的排版都透露着严谨和考究。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艺术史学者,但作为一个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通读者,我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从书名就能看出,这并非一本泛泛而谈的艺术普及读物,而是可能包含了大量一手资料的研究成果。我尤其关注“荆楚画派”的探讨,因为这个画派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渊源,在许多关于中国绘画史的论述中,似乎并没有得到与其他主流画派同等的关注度。因此,一本专门聚焦于此的著作,其价值不言而喻。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揭示荆楚画派独特的审美情趣、技法特点以及其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中的独特地位。书中提到的“黄少牧”,让我猜想他可能是一位在荆楚画派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作品、思想,甚至是他的生平经历,都可能构成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而“第48卷-第5辑”这样的标识,则更像是一个时间胶囊,里面封存了作者经过长期研究积累的宝贵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洁而又不失格调,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部内容扎实、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我对中国传统绘画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展现地域风情和文化特色的画派。“荆楚画派”这个名字,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每一个地域的绘画风格,都是那个地方人文历史、自然环境以及审美情趣的缩影。那么,在历史悠久的荆楚地区,孕育出的画派又会是怎样的呢?“黄少牧卷”这个命名,则给我一种感觉,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很可能围绕着一位名叫黄少牧的重要人物展开。他可能是画派的奠基人,也可能是某个时期的杰出代表,抑或是对画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艺术史家。而“第48卷-第5辑”的标记,更是说明了这本书的系列性和系统性,让我预感到其中蕴含着大量细致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揭示荆楚画派独特的美学特征、艺术渊源以及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意义。
评分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就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尤其是“荆楚画派”这几个字,瞬间勾起了我对历史和艺术的好奇心。我对不同地域的绘画风格一直很感兴趣,因为它们往往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荆楚”二字,总是让人联想到悠久的历史和浪漫的楚辞,不知道这里的画派又会是怎样的风格?而“黄少牧卷”则让这本书带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我很好奇这位黄少牧究竟是谁?他在荆楚画派的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重要的画家、理论家,还是收藏家?“第48卷-第5辑”这样的标识,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体系庞大,内容详实,可能包含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和考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鲜为人知的艺术世界,去领略荆楚画派独特的艺术魅力,去了解黄少牧的艺术贡献,并且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能对中国绘画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尤其是那些在主流视野之外,但同样璀璨的艺术篇章。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吸引人,深邃的背景色搭配上烫金的书名,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第一眼就被它深深吸引,仿佛能够闻到纸张穿越时空的墨香。从书名来看,似乎是对中国传统绘画流派的一次深入探索,特别是“荆楚画派”这个词,唤起了我对古代楚文化艺术的无限遐想。我一直对中国绘画史颇有兴趣,尤其钟情于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独特印记的地域性画派。荆楚地区,自古以来便是文化荟萃之地,其绘画风格想必也蕴含着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底蕴。这次的“黄少牧卷”又是以一个人物的名字命名,这让我十分好奇,这位黄少牧究竟是何许人也?他在荆楚画派的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开创者、传承者,还是革新者?“第48卷-第5辑”这样的编号,更是暗示了这是一套庞大且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无疑是值得期待的。我脑海中已经勾勒出无数可能,关于画作的细腻笔触,关于构图的精妙之处,关于色彩的运用,以及画家们所传达的情感与哲学。这本书,就像一扇通往古老艺术殿堂的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开它,一探究竟。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在现代审美的包装下,隐约透出一种东方古韵,有一种含蓄的美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我之前对“荆楚画派”这个概念并不是特别熟悉,但“黄少牧”这个名字,以及“第48卷-第5辑”的编号,都暗示着这可能是一部非常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作品。我非常好奇,荆楚画派究竟有哪些独特的艺术语言?它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在黄少牧的时代,这个画派又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是通过他的视角,还是他所代表的某个特定时期,来展现荆楚画派的精髓?我对那些能够挖掘出被忽视的艺术宝藏的书籍总是充满期待,因为它们能够拓宽我的艺术视野,让我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这本书,就像一个等待被发现的宝藏,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感受荆楚文化的艺术魅力,去理解黄少牧及其所代表的艺术传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