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精装) E.H.威尔逊

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精装) E.H.威尔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E.H.威尔逊 著
图书标签:
  • 植物学
  • 园艺
  • 中国植物
  • 自然历史
  • 旅行文学
  • 文化研究
  • 历史
  • 传记
  • 西方视角
  • 精装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久点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48537
商品编码:29514265149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精装)

定价:108.00元

作者:E.H.威尔逊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53485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带你穿越百年,重温“植物猎人”的中国发展之旅★与你一起见证为何“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为你展现川西原生态历史风貌,领略祖国大美山河★全真珍贵史料——照片、地图、游记一一奉献

内容提要


“China,Mother of Gardens”,即“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是由英国植物学家、博物学家威尔逊于20世纪初首先提出的。威尔逊一生中曾多次造访中国,考察了中国西部地区的植被、风土人情等,并将原产中国的1000多种植物引种到西方。1908年5月,威尔逊来到中国,以成都为根据地,到灌县、汶川、岷江河谷、丹巴、打箭炉一带进行考察,*后到达中国西部花园的腹地——松潘。本书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威尔逊此次来中国考察的所见所闻。他不仅为欧美等西方国家发展园艺提供种源材料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将中国的植物、地理、社会生活以及民俗文化尽可能地介绍给了世界。他以自然学者与植物学家探索科学的一双慧眼观察中国,通过本书将享誉世界的“花园之母”桂冠实至名归地赋予了中国。

目录


目录第一章 中国西部——山脉与水系/1第二章 湖北西部——地形和地质/23第三章 旅行攻略——道路和旅行装备/32第四章 宜昌的植物/36第五章 花卉搜索——鄂西北之行/49第六章 森林与悬崖——穿越川鄂边界/89第七章 四川红色盆地——地质、矿藏和农业/118第八章 四川东部——从大宁县至东乡县的旅行纪事/124第九章 古老的巴国——从东乡县至保宁府的旅行纪事/151第十章 成都平原——中国西部的花园/168第十一章 四川西北部——翻山越岭前往松潘厅的旅行纪事/183第十二章 松潘厅——西番人的领地/215第十三章 汉藏交会地区/234第十四章 嘉戎部落——历史、风俗和习惯/242第十五章 穿越汉藏交会地区——灌县至诺米章谷:巴郎山的植物/252第十六章 穿越汉藏交会地区——诺米章谷至打箭炉:大炮山的森林/295第十七章 打箭炉,西藏的大门——甲拉王的人民及其风俗习惯/312第十八章 神圣的峨眉山——寺庙和植被/326第十九章 穿越老林——从嘉定经由瓦屋山到马烈/343第二十章 瓦山及其植物区系/373第二十一章 中国西部的植物——世界丰富多样的温带植物区系简述/389第二十二章 主要用材树种/407第二十三章 野生和栽培的水果/438第二十四章 中药材/452第二十五章 花园和造园——中国人喜爱的花卉/459第二十六章 农业——主要的粮食作物/469第二十七章 重要的植物产品——野生和栽培的重要经济树种/483第二十八章 重要的植物产品——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灌木和草本植物/503第二十九章 茶和产茶植物——面向西藏市场的茶产业/509第三十章 虫白蜡/516

作者介绍


E.H.威尔逊(E.H.Wilson,1876~1930)生于英国。少年时曾在私人苗圃当学徒,16岁时进入伯明翰植物园,并在伯明翰技术学校学习,获得了植物学方面的“女王嘉奖”。1897年进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工作,在那里,他的一篇关于针叶树的文章获得胡克奖。随后,他接受维彻苗圃的邀请,担任中国“植物猎人”,来到中国引种珙桐和绿绒蒿。后来受到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的重视和聘用,1919年任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副主任,1927年升任主任。从1899年初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到1911年后离开,威尔逊前后5次、历时12年,到中国考察和采集植物,将1000多种全新植物引种到美国和欧洲。他是享誉全球的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获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维多利亚”荣誉勋章,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文摘






序言



《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精装) E.H.威尔逊 内容简介 踏上一次史诗般的旅程,穿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腹地那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揭示它如何成为全球园艺的沃土。E.H.威尔逊,这位伟大的植物学家和探险家,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植物的深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而详尽的画卷,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植物群,以及它们如何跨越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地的花园风貌。 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植物学的著作,更是一部融合了自然、人文、探险与发现的传奇。威尔逊的文字如同他亲手采集的标本一样,饱含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他深入那些人迹罕至的山脉、幽深的峡谷和古老的森林,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那些之前鲜为人知的植物物种。这些植物,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地公园、花园和私人庭院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为无数人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一位探险家的目光:穿越未知,发现瑰宝 E.H.威尔逊的中国之行,绝非一次简单的旅行,而是一场充满挑战与艰辛的科学考察。他肩负着皇家园艺学会的重任,怀揣着为西方世界引进新奇植物的使命,跋涉于当时交通闭塞、信息贫乏的中国大地。他的足迹遍布四川、湖北、云南等地,那些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孕育了极其丰富的特有植物。 威尔逊并非仅凭运气,他的成功源于扎实的植物学知识、精湛的野外考察技巧以及与当地居民建立的信任。他懂得如何在险峻的山路上寻找稀有植物的踪迹,如何识别植物的药用价值和观赏潜力,更重要的是,他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生态,将植物的发现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巧妙地融合。 本书将带您一同领略威尔逊在探险路上的点点滴滴: 崎岖的山峦与云雾缭绕的峡谷: 威尔逊笔下的中国,是壮丽而神秘的。他描述了如何穿越险峻的贡嘎山脉,如何在茂密的针叶林中搜寻,如何在湿润的溪谷旁采集。这些自然环境的描述,既展现了中国地理的雄奇,也衬托出植物生存的艰难与顽强。 与当地人的互动: 威尔逊的探险离不开当地向导和采集者的帮助。他详尽记录了与他们相处的点滴,他们分享的关于植物的民间知识,以及他们对自然朴素而深刻的理解。这些互动不仅为他的考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历史侧面。 危险与收获并存: 探险之路并非坦途,威尔逊也曾遭遇疾病、恶劣天气和潜在的危险。然而,正是这些挑战,成就了他非凡的勇气和毅力。每一次成功的采集,每一次新物种的发现,都伴随着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 植物的盛宴:从中国走向世界 《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的核心,在于其对中国植物物种的详实记录和科学价值的阐释。威尔逊在中国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植物学界的认知,并直接影响了园艺学的发展。 摇钱树与杜鹃的故乡: 威尔逊是中国国宝级植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的发现者之一,这种被称为“鸽子树”的植物,因其独特的花形而闻名于世。此外,他还大量引进了各种美丽的杜鹃花(Rhododendron spp.),这些来自中国的杜鹃,以其缤纷的色彩和多样的形态,为欧洲和北美的花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紫藤、玉兰与牡丹: 那些我们如今再熟悉不过的花卉,如紫藤(Wisteria spp.)、玉兰(Magnolia spp.)以及被誉为“花中之王”的牡丹(Paeonia spp.),在威尔逊的记录中,也展现了它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最初模样。他深入研究它们的生长习性,为后来的引种栽培奠定了基础。 药用与食用植物的价值: 除了观赏植物,威尔逊也关注了中国丰富的药用和食用植物资源。他记录了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并探讨了它们在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应用。这些发现,不仅为植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也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潜在的益处。 精装呈现:致敬经典,收藏之选 本书的精装版本,不仅是对E.H.威尔逊伟大贡献的致敬,更是对这场植物探索史诗的珍藏。 典雅的设计: 精致的装帧、考究的用纸,以及对威尔逊手绘插图和珍贵照片的精心收录,都赋予了本书非凡的艺术价值。每一页都仿佛是一扇窗,引领读者穿越时空,亲临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丰富的插图与照片: 本书收录了大量威尔逊在考察期间拍摄的珍贵照片和绘制的精美插图。这些视觉材料,不仅直观地展现了植物的形态特征,也生动地记录了中国西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场景,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科学的严谨与文学的美感: 威尔逊的文字,兼具科学家的严谨和文学家的细腻。他用精准的植物学术语描述植物的特征,又不失诗意地描绘它们的美丽姿态和生长环境。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使得本书既是重要的学术参考,也是一本充满阅读乐趣的读物。 为何阅读《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 探寻历史的真相: 了解中国植物如何走向世界,以及这一过程背后的故事。 感受自然的魅力: 沉浸在中国壮丽而多样的自然风光中,欣赏那些令人惊叹的植物生命。 学习科学的精神: 感受E.H.威尔逊作为一位探险家和科学家的勇气、毅力和对知识的追求。 丰富园艺的知识: 深入了解那些你我熟悉的庭院植物的“根”在中国,以及它们的演变历程。 一次心灵的洗礼: 在阅读中,你会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美好与顽强。 《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是一部跨越时代、连接东西方文化、融合科学与艺术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植物爱好者、历史学家、园艺师的必读之选,更是所有热爱自然、追求知识、渴望探索世界的人们的精神食粮。翻开本书,您将与E.H.威尔逊一同,开启一段关于发现、关于生命、关于美的非凡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精装) E.H.威尔逊》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古老而充满生命力的东方意象。我一直觉得,中国这片土地,本身就是一本读不尽的自然百科全书,孕育了无数令人惊叹的植物。威尔逊,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探险家特有的魅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去领略中国大地上那些未被驯服的自然之美。我猜测,书中会充斥着对各种植物的细致描述,它们的花色、形态、生长习性,以及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许还会包含一些关于这些植物在中国古代诗词、绘画中出现的故事。我希望能够从中感受到,为何中国会被称为“世界花园之母”,它究竟拥有怎样的底蕴,才能够孕育出如此丰富多样的植物世界。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份来自过去的邀约,邀请我去探寻中国自然之美的根源,去理解人与自然之间那份深刻而古老的联系,去感受一种超越地域和时间的、关于生命力的澎湃赞歌。

评分

刚拿到这本《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精装) E.H.威尔逊》,翻开扉页,那沉甸甸的纸张和精美的装帧便让我爱不释手。我一直对“园林”这个词有着特殊的感情,它不仅仅是栽花种草,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艺术结晶。而“世界花园之母”的称号,更是将中国置于一个如此宏大的视角之下,让人不得不对其背后蕴含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产生无限遐想。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描绘植物本身,更是在讲述植物背后与中国这片古老土地的连接。也许,威尔逊先生在书中会细致地描绘他如何在中国各地,从巍峨的山脉到幽深的峡谷,去发现那些后来在西方世界广为流传的植物。我脑海中不禁勾勒出那些画面:一位执着的探险家,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用敏锐的目光捕捉着每一抹绿意,用相机记录着每一朵绽放的花。他所发现的,或许不仅仅是新的物种,更是中国人民与自然长期互动、智慧传承的生动见证。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关于中国自然馈赠的史诗,是关于跨文化交流的篇章,更是关于人类对美与生命的共同追求的写照。

评分

初见《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精装) E.H.威尔逊》的书名,便被其磅礴的气势所吸引。我总觉得,中国这片土地,在许多方面都扮演着“母体”的角色,而“世界花园之母”的说法,更是将这种观念具象化,指向了其对世界自然遗产,特别是植物学领域的巨大贡献。我对E.H.威尔逊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植物学家和探险家,他的足迹遍布世界,而他对中国的深情,更是通过他的著作得以体现。我预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植物的图鉴,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自然风光的史诗,一段关于探险家在中国大地上的传奇故事。我希望能够从书中感受到,威尔逊先生是如何以他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去记录、去传播那些隐藏在中国深山老林中的珍贵植物。这本书,对我而言,代表着一种文化交流的典范,一种跨越国界的学术探索,更是一种对中国这片土地上无穷生命力的赞颂。我渴望通过这本书,去深入了解中国植物对世界园艺的影响,去感受一位西方学者对中国自然之美的由衷赞叹。

评分

读到《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精装) E.H.威尔逊》的书名,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探求欲。威尔逊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丝探险与发现的传奇色彩,而“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更是如同一枚密码,激发着我去解开它背后隐藏的丰富内涵。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仅仅是一部关于植物学的图鉴,而是对中国这片土地古老而神秘的生命力的深切描绘。想象一下,在那个西方探险家们仍对东方充满未知与好奇的年代,威尔逊是如何穿越崇山峻岭,深入人迹罕至的密林,去发现那些可能改变西方植物学认知的宝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被遗忘的古老森林,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理解那些被中国人视为珍宝的植物,是如何孕育了世界园艺的丰富多彩。它或许会讲述那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它们的药用价值,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甚至是被赋予的传说和故事。我更期待,通过文字和(如果书中包含)精美的插图,能够感受到威尔逊笔下那种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他对中国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这本书,对我而言,已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往中国自然之美、文化之根的窗口,让我渴望在那文字的海洋中,寻找到那份久违的惊喜与感动。

评分

《中国乃世界花园之母(精装) E.H.威尔逊》这个书名,一瞬间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中国自然之美的强烈好奇。我一直认为,中国广袤的土地,是无数奇特而美丽的植物的摇篮,而“世界花园之母”这个称号,更是点明了其在全球园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E.H.威尔逊,这个名字自带一种探险家和博物学家的光环,让人不禁联想到他在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途中,如何发掘那些令人惊叹的植物宝藏。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仅仅是枯燥的植物学知识,而是充满画面感的场景:威尔逊先生在云雾缭绕的山间行走,发现一株前所未见的奇花异草,他小心翼翼地记录下它的形态,它的生长环境,以及它可能带来的科学意义。我相信,这本书会讲述许多关于植物的故事,它们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繁衍、进化,又是如何被中国人所认识、所利用,甚至是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对我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与自然的对话,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一次对中国这片土地上勃勃生机最真挚的赞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