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经典畅销书】金融的逻辑1+2+财富的逻辑1+2+陈志斌金融通识课(共5册)

陈志武【经典畅销书】金融的逻辑1+2+财富的逻辑1+2+陈志斌金融通识课(共5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金融学
  • 投资理财
  • 个人财务
  • 经济学
  • 陈志武
  • 金融逻辑
  • 财富管理
  • 金融通识
  • 畅销书
  • 经典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商品名称:陈志武【经典畅销书】金融的逻辑1+2+财富的逻辑1+2+陈志斌金融通识课(共5册)
商品编号:29517085418
店铺: 鸿图博华图书专营店
商品毛重:2.0kg

具体描述

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而不安?

为什么说大国崛起靠的是制度而非掠夺?

为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为什么说养儿防老“不道德”?

为什么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出路?

《金融的逻辑1》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理论到事实对西方金融的发展正本清源,追溯财富基因,解读资本密码,剖析金融危机,廓清阴谋迷雾。作者创造性地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对儒家文化进行金融学反思,直言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出路。作者长期关注社会转型问题,痛击时弊,观点振聋发聩。新版更增加数十幅插图,见证金融发展的历程;增添一篇后记,解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错误二分法,观点犀利。

目录  序言 金融是什么  
【第1部分】资本化的逻辑  
第1章中国的钱为什么这么多  
第2章为什么中国钱多了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  
第3章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掠夺的银子多吗  
第4章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  
第5章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  
【第二部分】金融的逻辑  
第6章治国的金融之道  
第7章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第8章中国人的理财前景  
第9章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第10章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第11章金融现代化为何如此艰难  
【第三部分】金融危机的逻辑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

内容简介 

在畅销书《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之后,陈志武教授推出了《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如果说《金融的逻辑1》关注的焦点是“富强”,那么,《金融的逻辑2》则把焦点集中于“自由”。面对股市动荡,政府应该救市还是不救?政府应该干预金融市场吗?如何把住政府之手?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吗?为什么老百姓需要消费品,政府却一直在盖大楼?穷政府,富政府,哪个更有利于民主与法治? 为什么说《21世纪资本论》的药方开错了?为什么“货币战争”之类的阴谋论只能让我们自废武功?

陈志武教授认为:基于自由选择的人生才有幸福可言,而自由的市场与自由的金融,将会提升每个人自由选择的能力。

目录  序言 金融为什么  
第1部分自由的金融逻辑  
第1章市场通往自由,金融解放个人  
第2章货币化与自由  
第3章愈自由,愈发展  
第二部分民富的金融逻辑  
第4章如何走出“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  
第5章“赢者通吃”背后的经济金融力量  
第6章21世纪的资本为何不同  
第7章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  
第8章国债破产、财政危机或许是必要的“魔鬼”  
第9章把住政府之手  
第10章 制约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制  
第11章 经济发展要围绕着生活的幸福而展开  
第12章 富政府之下,“权力”会压制“权利”

财富的逻辑1: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内容简介

财富是什么?财富从哪里来?是什么使今天的财富创造力发生了如此大的跳跃,实现了此前几千年所没能完成的事?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难道剥削真的是贫富差距的根源?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

陈志武教授从“深度”(勤劳和技术创新引发的单位时间生产率的上升)、“广度”(市场开放导致单位物品价值量上升)、“长度”(良好的证券市场将未来收入现期化)三大维度,解析财富创造力的源泉;他更进一步指出,财富创造力的发挥,取决于一国的制度品质,包括产权保护体系、契约执行体系以及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其他制度。可以说:制度的品质,决定财富创造力的大小。    目录  自序 中国的“奇迹”从何处来  
第1部分 历史与财富  
第1章 中国的“奇迹”从何处来  
第2章 施正荣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第3章 “数”说“改革开放”165 年  
第4章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  
第5章 财富、资本与价值观念  
第二部分 制度与财富  
第6章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第7章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第8章 我们为什么需要民主和法治  
第9章 过时的“地大物博”财富观  
第10章 什么妨碍我们创业  
第11章 农民致富不能再靠农业  
第12章 太平洋贸易能否带来长久繁荣

财富的逻辑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

内容简介 

现代经济已经从简单的“无商不富”过渡到“无股权不大富”,金融成为现代财富机器的核心引擎。但是,要充分发挥这个财富机器的效能,必须要有良好的法治和产权保护体系,以及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作为制度基础。否则,股市就会成为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场所,所有的经济泡沫也终将破灭。

本书所收集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讨论金融、法治、新闻媒体对于“致富”的基础性作用。既有理论上的分析,更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让我们透彻了解现代财富机器的运作机制。

目录  序言 现代财富机器的制度基础 
第1部分 金融与财富 
第1章 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 
第2章 证券市场发展与共同富裕 
第3章 美国基金公司为何比银行创造的富豪更多 
第二部分 股市与财富 
第4章 如何评价股市的贡献 
第5章 中国股市质量变差了吗 
第6章 股市半桶水 
第7章 为管理层股票期权正名 
第8章 安然之谜 
第9章 非理性亢奋 :世界通信的故事 
第10章 股市泡沫的危害 :解读美国股市危机 
第11章 泡沫破灭引发经济衰退 :重温 1929 年美国股灾 
第12章 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
 
陈志斌金融通识课
内容简介 《陈志武金融通识课》是一本帮助普通大众认清财富本源,学会用金融思维看懂世界的国民金融通识书。 
全书从金融的历史功绩入手,通过养子防老、礼法之争等案例来深入解析金融对普通人的意义。全书六个部分,分别从借贷、现代公司融资、商业模式等方面逐步解答金融之所以让人更加自由的内在逻辑,同时也普及了很多时下流行的金融工具。每章设有延伸阅读,帮助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金融背后的理论基础和逻辑。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几乎没有公式和金融模型,却能从历史的角度和量化分析的视角来帮助读者建立金融思维,以更经济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运转逻辑,升级认知模式。  目 录 序 言:金融其实很简单 
第一部分 金融无处不在 
第1 章 金融是什么? 
1.1 金融到底为啥、为谁、为何? 
1.2 左宗棠西征的金融故事 
1.3 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跨时空交换 
延伸阅读 
第2 章 从金融的角度看传统社会 
2.1 养子防老:儒家文化是怎么来的? 
2.2“ 养子防老”:贞节文化的金融逻辑 
2.3 我们为什么只认亲子? 
延伸阅读 
第3 章 儒家与宗祠的历史绩效 
3.1 血案引爆“礼法之争”:礼教的根为何这么深? 
3.2 你家宗祠背后的故事 
3.3 儒家文化的历史绩效 
延伸阅读 
第4 章 婚姻是爱情还是避险手段? 
4.1“ 爱情”终于在中国胜利? 
4.2 干吗把女儿外嫁很远? 
4.3 旧社会为什么是卖妻而不是卖夫? 
延伸阅读 
第5 章 保险是怎么回事? 
5.1 保险产品有哪些? 
5.2 前海人寿背后的故事:保险业是怎么起来的? 
5.3 保险产品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延伸阅读 
第6 章 金融改变社会 
6.1 长治久安:金融何以减少犯罪? 
6.2 礼尚往来:中国人为什么爱送礼? 
6.3 体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金融故事 
延伸阅读 
第二部分 借贷 
第7 章 借钱是怎么回事? 
7.1 青年人借钱花不好吗? 
7.2 借钱花逼你有出息/101 
7.3 消费也是投资:借钱花的逻辑 
延伸阅读 
第8 章 借贷关系中的重要变量:利率 
8.1 利率是怎么回事? 
8.2 利率为何居高不下? 
延伸阅读 
第9 章 借贷是压榨还是便利? 
9.1 借贷命案中到底谁打死谁? 
9.2 印度免债风暴告诉我们什么? 
9.3 金融只是富人俱乐部吗? 
延伸阅读 
第三部分 现代企业与公司金融 
第10 章 横空出世的公司 
10.1 公司:现代世界中富可敌国的实体 
10.2 互联网企业的诞生:股票与公司 
10.3 公司的本质:“一堆法律契约的组合体” 
延伸阅读 
第11 章 公司在中国 
11.1 为什么中国难有百年企业:济宁玉堂酱园的故事 
11.2 家族企业:商业联姻值多少? 
11.3 洋务运动强国梦:“公司”在中国水土不服? 
延伸阅读 
第12 章 现代公司的融资方法 
12.1 亚马逊的股权融资:烧钱发展成世界首富 
12.2 公司融资:债务和股权融资不是一回事 
12.3 恒大地产的烦恼:长期债还是短期债? 
12.4 公司资产证券化:安然如何表外融资? 
延伸阅读 
第13 章 为什么公司要追求上市? 
13.1 远大集团:上市还是不上市? 
13.2 市值管理:上市不只是敲钟 
13.3 为何买壳上市? 
13.4 分众传媒回归路:去哪里上市最好? 
延伸阅读 
第四部分 商业模式的演化 
第14 章 商业模式的选择 
14.1 公司什么都做是馅饼还是陷阱? 
14.2 为什么发达国家公司在放弃产业多元化经营? 
14.3 商业模式选择:邵氏兄弟VS 嘉禾影业 
延伸阅读 
第15 章 金融改变商业模式 
15.1 公司的边界:常州天合与无锡尚德的不同命运 
15.2 控制是金:安邦的商业模式 
15.3 金融是发展加速器:通用汽车与福特的故事 
延伸阅读 
第16 章 哪个行业更赚钱? 
16.1 珍惜资本:如家酒店的故事 
16.2 规模制胜:沃尔玛的商业帝国 
16.3 公司文化:让员工高兴有啥好处? 
作者简介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讲席教授与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曾获得默顿?米勒奖。专业领域为金融理论、股票、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系列纪录片《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著有“金融的逻辑”系列、“财富的逻辑”系列、《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等畅销书。
【金融的逻辑·财富的逻辑】系列与【陈志斌金融通识课】合集:拨开金融迷雾,探寻财富真谛 在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金融的力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经济的走向,也决定着个人财富的积累与传承。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金融世界依旧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其深邃的逻辑、复杂的术语以及变幻莫测的市场,常常让人望而却步,甚至产生恐惧。如何理解金融的本质?如何把握财富增长的规律?如何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里做出明智的决策? 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读者需求,这套【金融的逻辑·财富的逻辑】系列与【陈志斌金融通识课】合集应运而生。它并非简单的书籍堆砌,而是汇集了资深金融学者与实践者对金融本质的深刻洞察、对财富逻辑的独到剖析,以及对金融知识体系化梳理的智慧结晶。通过这五册精心编撰的图书,读者将有机会系统性地、深入浅出地理解金融的核心概念,掌握财富增长的关键要素,并为自己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规避风险、抓住机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第一部分:【金融的逻辑】系列——揭示金融世界的底层运行规则 【金融的逻辑】系列,作为本套丛书的核心基石,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完整的金融知识框架。它将金融不再视为高不可攀的理论学科,而是还原为一门关于资源配置、风险定价、价值创造的实用科学。 《金融的逻辑1:洞察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底层逻辑》 本书是理解金融世界的起点,它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金融市场如何作为经济的“血脉”进行资源配置和风险转移。我们将从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出发,例如供需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理解国家经济的宏观脉络。 宏观经济的“肺活量”: 学习如何解读GDP、CPI、PPI等关键经济指标,理解它们如何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状况。我们将探讨这些指标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预测经济的短期和长期走向。 货币的“血压”: 深入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供应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我们将解析央行如何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来调控经济,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居民消费意愿以及资产价格。 财政的“免疫系统”: 探讨政府的收支与债务,理解财政政策在稳定经济、促进增长中的作用。我们将分析税收政策、政府支出、国债发行等如何影响经济活动,以及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 市场的“血液循环”: 详细剖析各类金融市场(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市场)的运作机制、参与主体以及相互关联。理解不同市场在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中的独特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复杂的金融生态系统。 全球化的“呼吸”: 审视国际贸易、国际收支、汇率变动等全球经济因素对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理解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各国金融市场的联动性以及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通胀与通缩的“温度计”: 深刻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表现形式及对经济体和个人财富的深远影响。学习如何识别通胀信号,并了解应对通胀和通缩的不同策略。 《金融的逻辑2:深刻理解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 在掌握了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基础后,本书将进一步深入到金融世界更为复杂的领域——金融衍生品。它并非仅仅介绍各种衍生品工具(如期货、期权、掉期),而是侧重于揭示这些工具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如何被用于风险管理和套利。 衍生品的“手术刀”: 详细介绍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主要金融衍生品的定义、合约要素、定价模型(如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等),并用清晰的语言阐释它们如何被设计出来,以满足特定的金融需求。 风险对冲的“安全网”: 重点阐述金融衍生品在风险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读者将学习如何利用期货锁定商品价格、利用期权对冲股票投资风险、利用掉期管理利率风险等,从而理解如何构建有效的风险对冲策略。 市场博弈的“棋盘”: 探索衍生品市场中的套利机会与投机行为。理解不同市场参与者(如套期保值者、投机者、做市商)在衍生品市场中的角色,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来获取收益。 系统性风险的“引爆点”: 审视金融衍生品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次贷危机。理解过度杠杆化、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管不足等因素如何导致衍生品市场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合规与监管的“红线”: 探讨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重要性,以及各国监管机构如何通过制定规则来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 第二部分:【财富的逻辑】系列——探寻个人财富增长的底层密码 如果说【金融的逻辑】系列带领读者理解了宏观的金融世界,那么【财富的逻辑】系列则将目光聚焦于个体,探寻如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实现财富的有效积累与增值。 《财富的逻辑1:理解投资的本质与方法》 本书是个人投资者认识投资世界的启蒙读物,它将打破许多关于投资的误解和迷思,回归到投资的本质,并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投资方法论。 财富的“种子”: 深入分析财富增长的根本动力——投资。理解投资的定义,区分投资与投机,以及为什么将闲置资金进行有效投资是实现财富增值的必由之路。 风险与收益的“天平”: 详细解析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内在关系。学习如何评估不同投资品种的风险水平,以及如何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 资产配置的“指南针”: 强调资产配置在分散风险、优化收益中的重要性。介绍不同类型的资产(股票、债券、房地产、黄金等)及其特点,并提供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原则和方法。 价值投资的“基石”: 深入讲解价值投资的理念和实践。学习如何识别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并理解巴菲特等投资大师的投资哲学。 市场行为的“晴雨表”: 探讨市场心理、行为金融学等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学习如何识别市场情绪,避免被非理性因素所裹挟。 长期主义的“耐心”: 强调投资的长期性和复利效应。通过数据和案例,展示长期持有优质资产如何能够带来惊人的财富增长。 投资的“避雷针”: 揭示常见的投资陷阱和误区,帮助读者避免亏损。 《财富的逻辑2:金融工具的运用与财富的传承》 在掌握了投资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后,本书将带领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各种金融工具在财富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如何为财富的长期保值增值和顺利传承做好规划。 股票市场的“淘金术”: 深入解析股票的种类、股票的估值方法(如市盈率、市净率、现金流折现法等),以及如何通过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来挑选优质股票。 债券市场的“定心丸”: 讲解债券的种类、收益率计算、信用评级以及债券在投资组合中的作用。理解债券如何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较低的风险。 基金投资的“省力器”: 介绍各类投资基金(如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ETF等)的特点和优势。学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以及如何通过基金实现资产的有效分散。 房地产投资的“不动产”: 探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逻辑,包括租金收益、资本增值、房地产周期等。学习如何评估房地产的投资价值。 保险的“护城河”: 强调保险在风险保障和财富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讲解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财产保险等不同险种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保险来规避意外风险,保障家庭的财务安全。 信托与家族办公室的“百年传承”: 介绍信托、遗嘱、家族办公室等高端财富管理工具,探讨如何实现财富的有效传承,确保家族财富的长期稳定与代际传承。 税务筹划的“节流术”: 讲解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相关税务知识,并介绍合法的税务筹划方法,帮助读者最大化保留财富。 第三部分:【陈志斌金融通识课】——系统构建金融知识的“知识树” 【陈志斌金融通识课】系列,作为本套丛书的补充与升华,由知名金融学者陈志斌先生倾力打造,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复杂的金融概念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旨在为读者搭建一个全面、易懂的金融知识体系。 《陈志斌金融通识课(全三册,或根据实际情况拆分介绍)》 这一部分将根据具体的图书内容,详细介绍陈志斌先生如何从通识的角度,带领读者认识金融世界的全貌。 金融史的“脉络”: 回顾金融业的发展历程,从早期信用萌芽到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理解金融制度的演变如何塑造了今天的金融格局。 货币与银行的“心脏”: 深入讲解货币的发行、流通机制,以及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功能。 金融市场的设计与运作: 细致解析各类金融市场的微观运行机制,包括交易规则、市场参与者行为,以及信息如何影响价格形成。 金融风险的“阴晴表”: 全面梳理各类金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并介绍相应的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方法。 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平衡木”: 探讨金融创新如何推动经济发展,以及监管在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中的重要性,理解创新与监管之间的动态平衡。 行为金融学与投资者心理: 引入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分析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常见的认知偏差,帮助读者理解非理性行为如何影响市场,并学会克服自身的心理弱点。 全球金融格局与中国机遇: 审视全球金融体系的最新发展趋势,并重点分析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总结 这套【金融的逻辑·财富的逻辑】系列与【陈志斌金融通识课】合集,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金融知识,更是以一种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的系统性方式,为读者打开了理解金融世界、掌握财富规律的大门。无论您是初涉金融领域的学生,还是希望提升个人投资理财能力的职场人士,亦或是关注经济发展趋势的普通读者,这套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智慧与指引。通过深入阅读,您将能够: 拨开金融迷雾: 深刻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逻辑,不再对复杂的金融术语感到困惑。 洞悉财富真谛: 掌握财富增长的底层规律,学会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规避投资风险: 识别并管理各类金融风险,保护您的财产安全。 规划未来人生: 为个人和家庭的财务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并为财富的代际传承做好准备。 这套合集,是您在复杂经济时代里,成为一个理性、有远见、能够驾驭财富的投资者的最佳伴侣。它将帮助您理解金融的力量,把握财富的机遇,最终实现财务自由与人生价值的提升。

用户评价

评分

《财富的逻辑》系列,尤其是第二卷,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层层递进的。陈志武老师在这一卷里,不再局限于金融市场的微观层面,而是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宏观经济格局。他深入剖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例如技术创新、人口结构、制度环境等等,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国家和个人财富积累的。我特别着迷于他对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分析,他详细阐述了全球化在过去几十年里是如何促进财富增长的,同时也指出了它带来的挑战和潜在风险。读到这里,我才明白,我们个人的财富,其实是深深地植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之下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理解宏观经济的趋势,对于做出长远的财富规划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关于投资,更是关于如何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比如对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都非常有启发性。

评分

这套书的组合,简直是一个“金融知识全景图”。从《金融的逻辑》系列打下的坚实基础,到《财富的逻辑》的宏观视野,再到《陈志斌金融通识课》的日常化解读,每个部分都恰到好处地补充和深化了其他部分。我最欣慰的是,这套书并没有让我在海量的金融信息中迷失方向,而是给了我一个清晰的“导航仪”。它让我明白,金融不仅仅是银行、股票、基金这些冰冷的词汇,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如何工作、如何消费、如何储蓄、如何投资,最终决定了我们的财富状况。陈志武老师和陈志斌老师的文字,都带着一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读者的真诚,他们不是在“教书”,而是在“分享”。读完这套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知道追涨杀跌的“小白”,而是开始能够用更理性的眼光去审视金融市场,去规划自己的财务未来。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赋能”。

评分

《金融的逻辑》第二卷,可以说是在第一卷的基础上,将金融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提升了。陈志武老师在这里探讨了一些更加前沿和复杂的金融话题,比如金融衍生品的原理、金融监管的演变,甚至还涉及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信息不对称”如何导致金融市场失灵的章节,他用一些历史事件作为例子,解释了为什么有些金融创新看似美好,却最终可能引发巨大的风险。这本书让我对金融市场的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理解为什么需要审慎的金融监管。同时,它也让我看到了金融作为一种工具,在促进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虽然有些内容读起来需要一点专注,但一旦理解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无与伦比的。这套书真的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加完整和系统的金融认知体系。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我近期投资生涯中的“启明星”!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回来,没想到打开第一页就停不下来了。陈志武老师的语言风格特别平实,不像那些枯燥的理论书,他能把非常复杂的金融概念,比如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甚至是汇率的内在逻辑,都讲得透彻又生动。我尤其喜欢《金融的逻辑》第一卷中关于“资产价格为什么会波动”的章节,他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房产市场、股票市场的涨跌,解释了供需关系、市场情绪、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是如何共同作用的。读完之后,我突然觉得之前很多模模糊糊的金融常识都清晰了许多,脑子里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讲“为什么”,让你真正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而不是被动接受。对于像我这样,在金融世界里摸爬滚打,却总感觉抓不住核心脉络的投资者来说,这套书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没有提供具体的“买什么”的建议,但它给了你一套分析的框架和思考的工具,这才是最宝贵的。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金融通识课”这种名称有点抵触,总觉得会是那种填鸭式的、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陈志斌金融通识课》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陈志斌老师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他像是你的朋友一样,一点一点地带你走进金融的世界。我最欣赏的是他在讲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没有直接抛出晦涩的经济学定义,而是先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物价的涨跌讲起,比如菜价、油价的变化,然后引申出货币供应量、生产能力等更深层的原因。他还会结合当下的经济新闻,分析这些新闻背后可能牵涉到的金融原理,这让我觉得金融离我不再遥远。书中还会介绍一些非常基础但又至关重要的概念,比如复利的魔力,还有为什么投资需要分散风险。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在他深入浅出的讲解下,才真正让我体会到其中的深刻含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很多财经新闻的理解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看热闹”,而是能看到一些“门道”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