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科普圖書館 我的次探索:科學總動員
定價:23.80元
售價:16.2元,便宜7.6元,摺扣68
作者:廖春敏
齣版社:上海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42762030
字數:
頁碼:11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科普圖書館·我的次探索:科學總動員》主要講述身邊的物理、化學、天文以及新科技的知識,所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來自日常可見的點點滴滴,加於樸實的語言進行闡述,利於青少年讀者從自己的身邊開始,發現世界科技的奧妙,進而激發他們深入探索的欲望。《科普圖書館·我的次探索:科學總動員》能夠成為青少年讀者打開探索之門的本書。
目錄
科學傢,看世界
物的存在
岩石、空氣和水
固體,原來這樣不“安分”
嚮各個方嚮流動
轉變的臨界:熔點和沸點
氣體,可大可小
世界是由很小很小的粒子組
成的
原子裏有“小宇宙”
原子配對成分子
規則的晶體
形形的原子
奇妙的化學元素
給元素排個序
“懶惰”的氣體
化閤物是怎麼來的
世界不能沒有碳
地球上的4種碳
生命中的碳
塑料王國
碳在循環
神奇的電和磁
電廠是怎麼發電的
靜電為什麼叫“靜電”
電流是什麼
會辨“南北”的磁鐵
受控製的“電磁鐵”
電磁輻射無處不在
看得見的光,看不見的光
太陽是個巨大的輻射源
輻射,不可不防
不用光的,“照相機”
“宇宙電波”
天纔牛頓的力學
物體永不“落”嚮空中
飛速過山車
功、力和負荷
是什麼決定瞭力的大小
……
天文學,沒有盡頭的科學
科技,改變生活
科學傢和他們的科學
科學未解之謎
暗物質之謎
作者介紹
文摘
《科普圖書館·我的次探索:科學總動員》:
提齣瞭“宇宙大爆炸”理論,並且計算齣大爆炸發生的時間。他們還發現,宇宙中所有的星係正在逐漸遠離地球而去。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就說明宇宙正在不斷膨脹之中。而如果現在的宇宙仍在不斷膨脹,那麼肯定在某一時刻,宇宙的體積曾經非常之小——這就是所謂的“宇宙膨脹說”。
通過觀測星係的顔色,天文學傢們就能夠準確地判斷齣星係的運動方嚮。如果星係正在遠離地球而去,那麼這個星係嚮它身後發射的光的波長就會被拉長,光的顔色看上去就會偏紅。星係遠離的速度越快,光波就會被拉得越長,顔色就越紅。這就是所謂的紅移現象。
早的透鏡主要被用做放大鏡,它們是凸透鏡,即兩麵嚮外凸齣的透鏡,可以産生近處物體放大的像。但是科學傢與天文學傢需要有遠處物體放大的像,而望遠鏡則恰好滿足瞭這一需求。
荷蘭籍德裔眼鏡製造商漢斯·李伯希於1608年製造瞭首架望遠鏡,之後將這一發明賣給荷蘭用於軍事。但是因為他人也宣稱是望遠鏡的發明者,所以荷蘭並未授予李伯希望遠鏡發明的權。李伯希發明望遠鏡的消息傳到意大利科學傢伽利略的耳中,他也立刻自製瞭一颱望遠鏡用來觀測星空,並利用它發現瞭太陽黑子、月球隕石坑、4顆木星的衛星等。
另一位同時代的天文學傢——德國人約翰尼斯·開普勒正確揭示瞭這類望遠鏡的工作原理:物體光綫經過凸透鏡後産生放大的虛像,繼而由凹透鏡將其聚焦,從而達到放大遠處物體的效果。同時開普勒建議使用兩個凸透鏡,以獲得更大的放大倍數。
……
序言
這本書的書名和係列名稱給我一種奇妙的聯想,仿佛打開一本充滿未知寶藏的古老捲軸。我對“科普圖書館”這個名字就充滿瞭期待,它暗示著內容是經過篩選、整理,並且易於理解的,不像某些專業書籍那樣艱澀難懂,但又能滿足我們對知識的渴求。“我的次探索”則更具人文關懷,仿佛這本書是為每一個有著好奇心的“我”量身打造的,引領我們進入科學的奇妙世界,去發現、去求證、去體驗。而“科學總動員”更是點睛之筆,它勾起瞭我對童年時那部經典動畫的迴憶,科學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冰冷的實驗,而是充滿瞭活力、趣味和生動的角色,它們一起匯聚,共同上演一場關於探索和發現的盛宴。我尤其好奇,這“總動員”究竟是如何體現的?是匯集瞭各個領域的科學傢?還是將復雜的科學概念擬人化,讓它們自己“動”起來?亦或是通過各種引人入勝的故事和案例,讓科學的魅力“動”徹人心?這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無限的想象,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讓我的“次探索”真正開始,看看科學傢們是如何將看似遙不可及的科學,變得觸手可及,甚至妙趣橫生。9787542762030 這個條形碼,更是讓我覺得它是一個通往知識殿堂的鑰匙,等待我去解鎖。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科普圖書館 我的次探索:科學總動員》給我一種極其新鮮和充滿活力的感覺。我立刻聯想到,它並非是一本陳列式的百科全書,而是更像一場精心策劃的科學嘉年華。 “科普圖書館”聽起來像是基礎知識的集閤,但“我的次探索”則注入瞭更加個性化的體驗,暗示著讀者將以一種主動、親身參與的方式去學習和發現。而“科學總動員”這個詞,更是讓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奇妙的畫麵:也許是宇宙中的天體在按照物理定律運行,上演著一場壯麗的“科學總動員”;也許是各種化學元素像一群活潑的角色,在發生奇妙的反應;甚至可能是我們身體裏的細胞,都在進行著自己的“科學總動員”,維持著生命的運轉。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呈現這場“總動員”?它會用什麼樣的語言和方式,將那些抽象的科學概念變得具體、生動、易於理解?是否會通過大量的圖解、趣味性的實驗介紹,甚至是虛擬的科學場景模擬,來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科學的魅力?9787542762030 這個編號,在我看來,就是一本藏寶圖的坐標,指嚮瞭通往科學奇遇的寶藏。我期待它能像一次真正的“探索”,帶領我進入一個充滿驚喜的科學世界,去發現那些隱藏的規律和奧秘。
評分讀到這本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關於科學的畫麵。想象一下,在浩瀚的宇宙中,行星、恒星、星係仿佛都在進行著一場宏大的“科學總動員”,它們遵循著萬有引力,上演著光與熱的舞蹈。在微觀世界裏,原子、分子、電子也可能在進行著一場看不見的“科學總動員”,它們的碰撞、結閤、分裂,構成瞭我們所見的一切物質。甚至在我們體內,細胞也在進行著自己的“科學總動員”,新陳代謝、基因復製、免疫防禦,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令人驚嘆的生命奇跡。這本書似乎想通過“科學總動員”這個概念,將這些宏大、微觀、生命中的各種科學現象串聯起來,展現科學的統一性和普遍性。我很好奇,它會用怎樣的視角來解讀這些“總動員”?會用生動的語言,將復雜的科學原理化繁為簡嗎?是會側重於宇宙的奧秘,還是人體的奧秘,亦或是物質的構成?“我的次探索”這個副標題,又像是對讀者的一次溫和的邀請,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種親身參與的探索,去感受科學的魅力,去理解科學的邏輯,去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這本書,聽起來就像是一本能激發無限好奇心的啓濛讀物,它讓我想起自己第一次對星空感到敬畏,第一次對生命感到神奇的時刻,那些都是我最初的“科學探索”。
評分拿到這本書,首先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科普圖書館”這幾個字,就給我一種權威、嚴謹,但又 approachable 的感覺,仿佛是一個知識的寶庫,裏麵儲藏著經過專傢提煉、整理的精華知識,等待著像我這樣的普通讀者去汲取。而“我的次探索:科學總動員”這個副標題,更是充滿瞭動態和趣味性。我立刻聯想到,這本書會不會將各種科學概念“擬人化”,讓它們像動畫片裏的角色一樣,活潑有趣地登場,通過對話、互動來解釋復雜的科學原理?比如,物理學的“能量”可能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探險傢,化學的“元素”們會是一群性格迥異的朋友,而生物學的“細胞”則可能是一座忙碌而有序的城市。這樣的構思,著實能讓科學學習變得不再枯燥,而是充滿驚喜和想象。9787542762030 這個數字,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個秘密的代碼,開啓瞭通往知識海洋的大門。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進行一場充滿樂趣的“科學總動員”,去發現科學世界裏那些鮮為人知卻又令人著迷的奧秘,讓我的“次探索”之旅,充滿歡聲笑語和智慧的光芒。
評分僅僅從書名《科普圖書館 我的次探索:科學總動員》就能感受到這本書所要傳達的精神。它不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堆砌,而更像是一次有組織的、充滿活力的科學啓濛。我理解“科普圖書館”是為瞭方便讀者係統性地獲取可靠的科學知識,而“我的次探索”則是一種個人化的視角,強調的是讀者自身的體驗和發現過程。最吸引我的是“科學總動員”這個概念,它暗示著科學不再是孤立的理論,而是像一場盛大的集會,將各種科學現象、原理、發現匯聚在一起,以一種更宏大、更全麵的視角呈現齣來。我設想,這本書可能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們遊覽科學世界的各個角落,從宇宙的起源到生命的演化,從物質的構成到技術的進步,將它們有機地串聯起來,讓我們看到科學的脈絡和聯係。它會不會通過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甚至是模擬“科學總動員”的場景,來解釋那些看似復雜的科學概念?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科學的嚴謹性與趣味性完美結閤,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增長瞭知識,更激發瞭對科學的無限熱愛和探索的欲望。9787542762030,這個編號,仿佛是開啓這場奇妙旅程的通行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