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魔法象图画书王国ME077 爸爸,快睡吧!
定价:34.80元
售价:23.7元,便宜11.1元,折扣68
作者:〔韩〕金向寿;薛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49581993
字数:
页码:4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3-6岁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插画展大奖作品《云朵面包》作者金向寿,联手插画家金完镇,再一次发挥艺术想象,为孩子呈现视觉的盛宴。
n★轻快的钢琴、悠扬的萨克斯、舒缓的大提琴……音乐的圆舞曲响起,动物们也来帮忙,爸爸能睡着吗?
n★孩子贴心的话语,父亲温暖的陪伴,女孩和爸爸共享甜蜜的睡前时光。
n★凝练如诗的语言,与柔美细腻的图画完美结合,尽显艺术魅力!
n内容提要
《爸爸,快睡吧!》是广西师大出版社魔法象图画书王国推出的作品之一。
n快到睡觉时间了,小女孩说要先把爸爸哄睡着,自己才能睡。她为爸爸弹奏轻快的钢琴、悠扬的萨克斯、舒缓的大提琴……大白猫跳了起来,小鱼飞出鱼缸,乌龟朋友也来帮忙了,可爸爸还是睡不着。这可怎么办?小女孩拿出后的绝招——读书。和爸爸一起看书,两人终于甜蜜地进入了梦乡。
n一段与众不同的睡前时光,女孩的贴心话语,爸爸的温馨陪伴,散发出暖暖的爱意。
n目录
作者介绍
著者:金向寿(Kim Hyang-soo)
n韩国知名图画书作家,曾在报社和儿童杂志社任职,现为儿童图书编辑。在从事编辑工作的同时,也创作美丽的图画书。代表作有《快乐的雨》《钦差大臣老虎》《超级特别的料理书》《云朵面包》等,其中和 href='#' target='_blank'>白嬉娜一起创作的《云朵面包》,获得了2005年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插画展儿童插画奖和2006年韩国儿童图书奖等。
nn
绘者:金完镇(Kim Wan-jin)
n韩国知名插画家,大学时期主攻西洋画,现在为儿童图书创作插画。那些常常被遗忘的童年时光,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他从这些日子里发掘出可以与孩子分享的故事,并把它们画成图画。他常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创作作品,为儿童呈现视觉盛宴。代表作有《爸爸,快睡吧!》《儿童美术史》《李尔王》《虎狼老兄》等。
nn
译者:
n薛舟
n诗人,韩语翻译家,原名宋时珍,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多次为《世界文学》《外国文艺》《译林》等杂志翻译介绍韩国文学作品,主要译著有《大长今》《单人房》《寻找母亲》《我们都会成为父亲》等,其中《单人房》曾获第八届韩国文学翻译奖。
n文摘
宝贝,愿成为你一生好的玩伴
n徐静静/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教师
n我相信,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都愿意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呵护,提供优渥的物质生活。但在忙碌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现活紧逼下,我们会忘记:陪伴孩子成长,成为他们一生亲近的朋友和信任的人,或许才是为人父母应做的事情。
n如何成为孩子们亲近的朋友?怎样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不缺席,跟孩子建立紧密的人生联系?我认为,亲子共读和幻想游戏是两条可以实现这个目的的路径。在《爸爸,快睡吧!》一书中,睡前的亲子共读和幻想游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n我由衷地喜欢这本书,因为书中父女二人的睡前互动,就是每天发生在我家的故事啊!只要是爸爸与女儿的亲子共读时间,父女俩就会拿着一本书天马行空地“胡闹”,像《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兔子一样蹦蹦跳跳,或像《那一天,我失去了超能力》中的小女孩一样扮演空中飞人,又或像《好奇的乔治》里一样女儿把爸爸当作大树爬上爬下……他们快乐地走进图画书的故事,边读边玩,或者干脆脱离书本,完全进入他们自己的幻想世界,并在其中自得其乐,直至倦极,便相拥而眠。
n幻想游戏是常见的童年游戏之一,比如,过家家、角色扮演等都属于此类。孩子们聚集在一起,常常会自行设置场景和角色,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幻想游戏中,独处的孩子甚至可以和玩具一起进入幻想世界。心理学家格林斯潘曾说过,进入幻想游戏,是孩子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飞跃。因为参与和导演幻想游戏是儿童具有完善的象征性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想象力的表现。在幻想游戏里,现实中的种种规则被搁置,孩子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他们具有掌控游戏的权力,在游戏中,甚至能表现出越成人的能力。当然,孩子也会欣然邀请“会玩的大人”参与他们的幻想游戏。若要和孩子们玩成一片,成人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接受游戏规则。正如《爸爸,快睡吧!》一书描写的那样,在父女角色置换的幻想游戏中,导演和主角都是掌握了话语权的女孩,父亲是积极配合的贴心玩伴。
n故事伊始,女孩就用无可奈何的口吻说:“我只好忍住睡意,陪爸爸玩。”这恰恰是家有萌娃的家长贴切的内心独白:辛苦工作了一整天,还要照顾精力旺盛不肯入睡的孩子。瞧,孩子所言正是父母所想,他们是多么敏感的小人儿啊。
第二个跨页里,挂在墙上的四幅稚拙的画显然出自女孩之手,画中的鸟、鱼、猫和乌龟将陆续出现在父女俩的幻想游戏中。第三个跨页里,画中变形的线条暗示他们已经进入了幻想故事。随后,女孩给父亲演奏钢琴、萨克斯、大提琴和竖琴。透过图画,我们不难发现,女孩演奏的乐器出自她的手绘,而乐器的声音想必是通过敲击家具或是用嘴巴模拟发声而来,不然爸爸不会龇牙咧嘴,捂住耳朵,表现出忍耐的样子。父女二人在游戏里一起绘画、欢笑、爬上爬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幻想游戏中。
当时针已经指向十点,女孩困倦地揉了揉眼睛。画面再次转为现实,女孩找到了让爸爸入睡的好方法——和爸爸一起读书。在经历了喧嚣而恣意的游戏之后,安静的阅读让人感到舒适而放松,女孩和爸爸相拥着,很快便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我喜欢这本书,还因为作者和绘者用一个温馨的睡前故事完美地诠释了亲子游戏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罗杰斯和萨伊尔认为:“游戏是生命的本质。”对于成人来说,游戏是休闲,但对于孩子而言,游戏是工作,是学习社会规则、探索世界和体验生活的途径。亲子角色置换的幻想游戏,是孩子极为热衷的一种童年游戏,在游戏中,亲子关系变得更加亲密而融洽。而通过角色置换,孩子不再是无力的弱小者,转而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和世界的掌控者。在游戏中,孩子得以成长,变得更加自信
和成熟。
如果大人不参与孩子的童年游戏,不仅错失了陪伴孩子成长的乐趣,而且关闭了一条走向孩子内心的路径。因为,在还无法用语言表达情绪的幼年时期,孩子常常会在游戏中将内心的情绪表露出来。在游戏中,家长可以适时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而家长的陪伴,则会让孩子们觉得安全而温暖。
n让我们跟孩子共读一本书,跟孩子一起愉快地玩游戏,成为他好的玩伴吧!就如劳伦斯·科恩在《游戏力》一书中所诠释的那样:游戏可以随时随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精神和勇气成分,让孩子成长为快乐的人。
n序言
n
如何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怎样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不缺席,跟孩子建立紧密的人生联系?我认为,亲子共读和幻想游戏是两条可以实现这个目的的路径。而在《爸爸,快睡吧!》一书中,睡前的亲子共读和幻想游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n——徐静静(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教师)
nn
n
在这样一个宽容、有爱的爸爸的陪伴下,女儿的内心生发出很多美好的“芽”——那些和爱的能力相关的品质:比如付出,为了让爸爸开心,“我”可以忍住睡意;比如体贴,因为爸爸比“我”辛苦,“我”要先哄他睡着,自己才能睡;比如耐心,一次次地想办法哄爸爸入睡……
n——汤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n这本书的插画简直是视觉的盛宴!色彩的运用大胆而和谐,光影的处理细腻入微,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每一个小小的细节,比如角色脸上的微表情、背景中植物的纹理,都透露出插画师的匠心独运。我特别喜欢那种温暖的、略带梦幻感的色调,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非常适合睡前阅读的宁静氛围。即便是反复翻阅,我仍然能从中发现新的趣味点,比如藏在角落里的小动物,或者隐藏在图案中的小惊喜。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画填充,它们是故事的延伸和情感的载体,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的意境,都通过这些精美的画面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对于刚接触绘本的孩子来说,如此高质量的视觉刺激,无疑是对他们审美培养的绝佳启蒙。我敢说,光是抱着这本书,闻着纸张特有的油墨香,就是一种享受。它让我想起小时候那些陪伴我入眠的经典读物,但又有着现代设计的新颖和活力。
评分装帧和印刷的质感,体现了出版方对儿童阅读体验的重视。纸张的厚度适中,不会因为频繁翻阅而轻易损坏,边缘处理得圆润光滑,非常安全。而且油墨的选择看起来非常环保,这一点对注重健康的家长来说是加分项。内页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文字与图画的空间分配达到了完美的平衡,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适,不会感到拥挤或杂乱。装订也相当牢固,即使孩子力气比较大,用力拉扯也不会散页,这点在挑选儿童书籍时非常关键。总而言之,从触感到视觉,从耐用度到安全性,这本书在实体制作工艺上几乎无可挑剔,它确实是一件值得收藏的优质出版物。
评分作为家长,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在情感教育上的潜移默化。它不仅仅是关于“睡觉”这个行为本身,更是关于如何处理分离焦虑、如何建立起对夜晚的积极联想。书里传递出的那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对于建立儿童健康的安全依恋关系至关重要。每读一遍,我都能找到新的角度去和孩子探讨关于“害怕黑暗”或者“想念爸爸妈妈”的话题,而且这些探讨都是在极其放松和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契机,让孩子在被保护和被理解的状态下,主动面对那些可能在白天被压抑的小情绪。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夜间情绪疏导手册”,设计得既巧妙又充满人文关怀,难能可贵的是,它做到了这一点,却没有丝毫的说教感。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睡前故事的刻板印象。它没有采用那种过于幼稚或说教的语气,而是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成人和儿童都能共鸣的精神空间。我发现,即便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在读完这个温馨的片段后,一天的疲惫和焦虑似乎也被轻轻拂去了。它成功地架设了一座桥梁,让亲子双方都能在睡前的这段“仪式时间”中,找到属于彼此的、不被打扰的宁静片刻。这种超越年龄界限的共情能力,是很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所追求却难以企及的高度。它像一个温柔的锚点,将一家人从白天的喧嚣中轻轻拉回,专注于眼前这份简单而珍贵的情感连接。
评分故事情节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流畅得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温柔地将读者带入梦乡。它没有那种令人心跳加速的跌宕起伏,反而用一种近乎催眠的平缓叙事,让人心绪安定下来。作者对“安抚”和“安全感”的理解非常深刻,文字的选择充满了母性或父性的呵护,那种温柔的语调,即使是大声朗读,听起来也像是耳边的轻语。我注意到,故事中的对话简洁却极富情感穿透力,没有冗长累赘的形容词,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这种极简主义的叙事技巧,在睡前读物中尤为重要,它能让孩子快速抓住核心情感,避免因复杂情节而产生的过度兴奋。整本书读完,那种意犹未尽的温暖感久久不散,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放松和安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