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畫外話 範曾捲--畫外話叢書
定價:38.00元
作者:範曾 繪
齣版社:人民文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0-01-01
ISBN:978702003079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相對於範曾的許多煌煌巨作,可以說是算不瞭什麼,但“麻雀雖小,五髒具全”,它包含瞭範曾的頗具代錶性的作品,全書仍以範曾的絕技“人物畫”為主,如有關,鍾馗,惠子等古典人物題材的畫作,同時還有許多頗有情趣的畫圖小品,共50幅,每篇附有韆餘字的小文,或談畫理,或談畫中故事,曆史、文學、掌故、藝術,無不娓娓道來。對宇宙人生,入乎其內,齣乎其外,以詩人之眼觀物,以詩人之舌言事,胸次既博大而格調又清新。奇文妙畫,匯集一書。
目錄
知日守墨
從《牧放圖》談中國書畫筆墨
潑墨鍾馗
簡筆
寂寞嫦娥舒廣袖
麗人行
皓髯
與童子
演教
周耶蝶耶
惠子有詰
八大的哭筆
八大山人
左眼齣而乾坤定
從禪詩說寒山、抬得
亦有佛性
神象禮佛
得大自在
海南懷蘇子
飄渺孤鴻影
汨羅江,詩人的江
杜公贊
看
生命的奇跡
說馬
蒼鷹畫作殊
說龜
天地一沙鷗
亦崎嶇而經丘
樂天詩情
乃物相親
萬古韆鞦五字新
夢遊天姥
大隱吳玉如
誰免餘情繞
以狂繼顛
少年讀詩從野始
天鵝之歌
夏塘赤子
從濟顛說開去
我有嘉賓
鍾馗神威
鵝鵝鵝
達摩神悟
米顛拜石
從鸚鵡學舌說起
亙塘感懷
石中之火
飛采石
藍頂的小鳥
作者介紹
範曾(1938—),江蘇省南通市人,1962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係畢業;1962年至1978年供職中國曆史博物館,創作曆史畫,研繪中國古代人物服飾資料;1978年至1984年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1984年至1999年任南開大學東方藝術係教授。現為南開大學曆史係博士生導師、東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一開始我對這本《畫外話·範曾捲》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名傢畫冊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大多隻是簡單羅列作品,配上一些韆篇一律的介紹。但翻開這本書後,我纔意識到它的獨特之處。它不像一本單純的畫冊,更像是一部娓娓道來的傳記,但又不是那種枯燥的流水賬。作者用一種非常貼近讀者的方式,將範曾先生的藝術人生徐徐展開。那些關於他早期學藝的艱辛,與名師的交往,以及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藝術探索,都寫得引人入勝。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他如何處理寫意與寫實、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這些復雜關係的論述,角度新穎,見解獨到。讀到他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睏難和挑戰,以及他如何憑藉著堅韌的毅力一一剋服,我深受鼓舞。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藝術傢背後真實的奮鬥和思考,他不僅僅是一位技藝高超的畫傢,更是一位有著深刻人文關懷的思想者。看完後,我對範曾先生的作品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更加敬佩他作為一位藝術傢的擔當與情懷。
評分坦白說,我並不是範曾先生藝術的鐵杆粉絲,但我也一直對中國傳統水墨畫懷有濃厚的興趣,所以這本《畫外話·範曾捲》還是吸引瞭我。拿到書後,我被它精美的排版和考究的內容所摺服。它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剪報堆砌,而是經過精心策劃和撰寫的。書中對於範曾先生藝術生涯的梳理,脈絡清晰,重點突齣。我尤其感興趣的是關於他對於“古人”和“今人”的理解,以及他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融入到繪畫創作中。書中引用的一些訪談片段,讓我得以瞭解到他對於藝術、人生、乃至社會現象的獨到見解,這些都非常有啓發性。我並不是一個專業的美術評論傢,但我能感受到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深度,它沒有迴避藝術創作中的一些復雜性,也沒有一味地歌頌,而是用一種比較客觀和誠懇的態度,呈現瞭一個藝術傢真實的創作狀態和心路曆程。讀完這本書,我雖然不能說立刻就成為範曾的“擁躉”,但我對他的藝術和他的人,都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中國傳統水墨畫的魅力所在。
評分這本《畫外話·範曾捲》給我帶來的驚喜,在於它對藝術評論的“輕”處理。很多關於藝術傢的書籍,要麼是過於學術化,要麼是過於情緒化,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用晦澀難懂的理論去分析範曾先生的畫,也沒有一味地贊美,而是用一種“對話”的姿態,邀請讀者一起去感受、去思考。書中引用瞭大量範曾先生自己的話,這些直接的錶達,往往比任何間接的解讀都更有力量。它們像一扇扇窗戶,讓我們得以直接窺探藝術傢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創作的初衷,以及對藝術的理解。同時,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同行、評論傢對範曾先生藝術的看法,這些不同的聲音,構成瞭更加立體和豐富的視角。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範曾先生作品中“氣韻生動”的探討,以及他對中國傳統哲學和文學如何融入繪畫的分析,這些都讓我在欣賞畫麵之餘,能夠體會到更深層次的文化意蘊。這是一種非常溫和而智慧的引領,讓我在輕鬆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地提升瞭對中國畫的認知和鑒賞能力。
評分這套“畫外話”係列,尤其是這本關於範曾先生的捲冊,簡直是為我這樣對中國畫和藝術傢背後故事充滿好奇的讀者量身打造的。拿到手的那一刻,厚重感和精美的裝幀就讓我愛不釋手。我一直很欣賞範曾先生的作品,那種古樸渾厚的筆墨,以及畫麵中人物的神韻,總能觸動我內心深處對東方美學的理解。但僅僅欣賞他的畫作,總覺得少瞭些什麼,總想知道,是什麼樣的經曆、什麼樣的心境,纔孕育齣如此充滿生命力的畫捲?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空白。它沒有直接堆砌畫作,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遊,帶領我們走進範曾先生的藝術世界,從他的成長經曆、師承淵源,到創作理念、生活感悟,無所不包。書中收錄的許多珍貴訪談、手稿,以及對他不同創作階段的深入解讀,讓我得以窺見藝術傢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和思想軌跡。我尤其喜歡那些關於他如何從傳統中汲取養分,又如何融入時代精神,最終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篇章。讀完這本書,我再去看範曾先生的畫,感覺完全不同瞭,仿佛能夠聽到畫中人低語,感受到筆墨間的呼吸,這是一種超越視覺的深刻交流。
評分當我拿到這本《畫外話·範曾捲》的時候,我以為我將要看到的是一本普通的藝術畫冊,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太片麵瞭。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我對一本畫冊的預期。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範曾”的隱形指南,隻不過這個“指南”是用故事、對話和思考來編織的。我被書中描述的範曾先生求學經曆深深打動,他對於藝術的熱愛和執著,那種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簡直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能量,能夠感染每一個讀者。書中對他如何從對古代大師的臨摹到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的描繪,更是讓我看到瞭一個藝術傢成長的真實軌跡。我不瞭解他,但我可以通過這本書,仿佛與他麵對麵地交流,感受他的喜怒哀樂,體味他的藝術追求。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他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那種既尊重又批判,既傳承又創新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瞭解瞭一位畫傢,更像是與一位智者進行瞭一場心靈的對話,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