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 9787801429100

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 9787801429100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辛旗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ISBN:9787801429100
商品编码:2969088586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9-08-01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

:32.00元

售价:21.8元,便宜10.2元,折扣68

作者:辛旗

出版社:华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801429100

字数

页码:26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华民族价值观,是全体中华民族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以及共同奉行的信念、信仰和共同选择的价值实现途径、方式等。中华民族价值观不仅有普遍的价值认同和传承,而且在不同历史时期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体系,体现了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的完整统一。就现阶段的中国而言,民族价值观在形成方面,存在的大问题是我们对历史的继承不够,这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悲剧。

目录


作者介绍

辛旗,字重光,满族,1961年12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定州。“”期间在北京受小学、中学教育,1976年步入社会,曾在工厂、医院工作。1979年考入河北大学哲学系,后考入厦门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史、哲学、宗教学以及国际关系、台湾问题研究。1985年开始参与中央对台政策咨询,先后参加了对台政策白皮书、重要文告及有关法律的起草。1993年起数次访问台湾,曾作为访问学者在台湾多所大学讲学。多次赴美国、日本、欧洲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996年应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赴美访问一个月,与美政、学界进行广泛对话。多次率团访问美国、印度、韩国、蒙古、朝鲜等国,就国际关系、地区安全问题进行高层对话与战略磋商。现任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国际
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出版专著有:《诸神的争吵——国际冲突的宗教根源》、《中国历代思想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魏晋哲人阮籍评传》、《文化新视野——看世界、论中国、说台湾》、《百年的沉思——回顾20世纪主导人类发展的文化观念》、《跨世纪思考——以台湾问题为焦点的综合研究》等。主编台湾问题论文集六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政论文、散文、诗歌以及文物鉴赏方面的文章等数百篇。撰写电视系列专题片《黑白魂——围棋与中国文化》、《自强之路一一中国工业发展寻踪》等。曾在中央电视台国际卫星频道“海峡两岸关系论坛”节目担任嘉宾主持人。

文摘

在他们身后留下的是探索者无畏的足迹和一连串导致社会、文化变革的观念和问题。他们站在了世纪的门槛上,微笑着向我们描述未来,他们是上苍遣往人间的先知,20世纪用动荡的历史刻下了他们的名字: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
节 倡导“革命'的马克思
1848年,流行于英国的一首教会歌曲这样唱道: “我主造就贫富,上下皆分明,富人居华屋,穷人立门前,我们共享上帝的恩宠。”这时的欧洲正值工业革命的全盛时期,而英国在生产、贸易和商业方面列居世界首位,有“世界工厂”之誉,也是拥有多海外殖民地的帝国。英国具有资本主义的全部特征,资本集中的大工业、迅速开拓的市场和阶级不平等。同年,30岁的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为侨居巴黎和伦敦的德国手工业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起草政治纲领,发表了《党宣言》①,呼吁“以暴力推翻所有既有的社会秩序”。宣言开篇那响亮的词句令人感到了他理论的震撼力量:
一个幽灵,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至今所有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地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简而言之,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抗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不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的改造,就是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19世纪中叶欧洲的工业力量全面显示出来,工业革命创造了工业城镇和工人阶级,彻底改变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但是,工业产品也带给劳动者巨大的牺牲与痛苦,过长的工作时间、低微的工资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妇女和儿童更成为产业大军中受剥削的成员,他们因饥饿和贫病而大量夭折。在同样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少数人享有资本积累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大多数工人家庭贫困交加,悲惨得令人难以置信。当时的知识分子一部分将其视为社会的必然,另一部分将其视为人类社会需要克服的弊端,希望通过社会的改造,拯救劳苦大众。马克思无疑是后者的杰出代表,在人类文化史上几乎没有比他更加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寻求社会公平和人类平等。他在19世纪下半叶用全部的精力探索人类的解放之道,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弊端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使他终选择了倡导“革命”的理论鼓动方式,喊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给20世纪的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一、经济理论家的社会文化思考和两大发现
马克思深信,社会多样的政治、宗教、文化、哲学的深层含义必须从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中去寻找。当人们认识到一切可以用金钱来购买时,那种门第、教育、世袭决定人对财富占有之多寡的观念受到冲击,因为在封建时代,地位、权力、财富是可以按贵族的血缘关系被沿袭下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里,人们开始思考买卖的重要性,社会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社会组织和文化价值体系的综合体)越来越受经济制度制约,金钱购买和交换行为可以对社会形态的不同构件产生控制作用。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以独特的方式阐明,社会政治和文化事件与物质生产、商业销售等经济条件有着密切关系。他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他们的存在,恰恰相反,正是他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着他们的社会意识①。这一观点与他在1845年关于人类历史中人的社会化实践活动的论述相互结合,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运行机制。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又是一个有层次的、立体的结构体系,其内部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隶属不同经济集团的阶级之间)促成社会的发展:构成无尽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以此完成了个重大发现——唯物史观,为社会革命理论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的第二大发现揭示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秘密,得出工人阶级必然通过暴力革命手段来推翻资本主义的结论。1867年9月,《资本论》卷在德国汉堡出版,该书在考察了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之后得出结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②书中详尽论述了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资本怎样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又产生更多的资本。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后者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掌握资本和劳动力为前提。这个循环的起点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一个对内暴力剥夺、对外武力殖民掠夺的过程。马克思预测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社会资本在竞争吞并中,逐渐集中于少数资本巨头手里,形成资本垄断。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社会化,科学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大面积有计划地开发,劳动资料的使用日益社会化,各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网,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国际性。贫苦、压迫、奴役和剥削的程度加深,使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①
马克思关注产生贫困和压迫的根源,寻求解决的办法。他分析的结果是,劳动力和劳动力购买者之间的对抗终将导致用暴力来解决。,资本家以延长劳动时间以获取能转变为利润的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时,自认为在公平地行使权力;第二,工人有权利要求缩短劳动时间到正常的程度;第三,两种权力的冲突导致暴力不可避免;第四,人类的斗争,不仅存在于国家和民族之间,而主要存在于对立的阶级之间。马克思的学说将阶级置于历史力量的左右之下,指出革命的动力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和剥削结构之中。今天,我们的社会结构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马克思这一理论仍然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二、人的解放和社会革命从何开始
工业化带来了工人阶级的贫困化,使马克思更加重视对人本质的研究。马克思把个性自由、人格完整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为目标的社会解放作为其理论思考、社会批判和价值关怀的出发点,深入考察了人的存在(现实生活)、心态(需要与欲望)、人的素质、能力、精神风貌;深刻论述了人的本质、价值和尊严等问题;完整地说明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性结构和人性内涵。
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和分工中的交往关系)。他从具体的社会关系、历史过程、生产关系诸多方面入手,揭示人本质的奥秘。他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对象,剖析人的异化状况,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异化状况。私有制和工业社会的劳动分工,强加给工人一种特殊的活动范围,工人的劳动成为限制其人性发挥的异化力量。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所有制剥夺了大多数人的生活资料,限制了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非人化。另一方面, “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①如此固定化的分工使人的本质向片面化、简单化、畸形化发展,工人的劳动失去了一切个体的性质和乐趣,全然成为附庸于机器的物品,像奴隶一样从属于分工。
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的初动因是来源于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他认为这个制度不能使人们的创造才能平等地得到充分发展,反而要使一切人(工人和资本家)都沦为一种以对物质崇拜为动力的制度之下的奴隶。资本主义制度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拥有什么,而不是看他是什么样的人,结果金钱变成了上帝,成为的主宰。因此,必须推翻私有制,消灭这种异化的分工,才能使人成为真正的主体,才能使人获得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的起点是工人阶级(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他的社会革命的理论也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要点是:产业革命造就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它们之间的阶级矛盾不断扩大,无产阶级革命不可避免。无产阶级是掌握未来的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本论》卷第二版跋中说,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后消灭阶级包括无产阶级自己”。革命的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剥夺剥夺者,建立“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②革命的方式是由经济斗争推向政治斗争,直至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中心是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无产阶级民主,实施国际无产阶级广泛联合和工农联盟。革命需要,但坚决反对个人迷信,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是社会革命的重要内容。无产阶级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代之而来的是主义社会:一个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在那个社会中,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和产品全社会公有,不再有私有制和压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不再有阶级斗争,劳动成为发展人的能力和自由个性的一种需要。

序言



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 9787801429100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 9787801429100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 9787801429100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 9787801429100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一个中国学者的世界话语 9787801429100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