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讲述招行
:35.00元
售价:25.6元,便宜9.4元,折扣73
作者:《讲述招行》编写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508637624
字数:158000
页码:2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曾经,它是一家只有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1个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
现在,它是一家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全球第56大商业银行及世界500强公司。
25年,它的坎坷过往、它的辉煌成就,
有志同道合之人见证,有相知相伴之人铭记。
收录众多业界、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及客户代表与招行相识、相知、相伴的真实故事,分享与招行一起成长的真挚情感!
正是凭借对“因您而变”理念的不懈践行,招行取得了令境内外瞩目的成绩,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口碑,也收获了与广大客户及各界朋友的珍贵友谊。成立25周年之际,珍藏这些友谊,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并以之作为不断前行的动力,正是这本《讲述招行》结集出版的背景与初衷。该书收集了众多业界、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及客户代表们与招行相识、相知、相伴的故事,字里行间蕴含的真诚、信任与祝福。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采用了简约的线条勾勒出银行的标志,给人一种既熟悉又略带艺术感的感觉。拿到手后,翻开扉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略带哑光的触感,读起来眼睛不容易疲劳。我一开始是被这个“招行”的名字所吸引,毕竟作为一名在金融领域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招行的名字并不陌生,我一直对它在行业内的发展和创新保持着好奇。然而,这本书的开篇并非我所预想的那些直白的行业分析或者历年财报解读,而是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切入,讲述了一些与银行相关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并非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普通人在生活中与银行打交道的点点滴滴,有的是关于创业者在贷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支持,有的是关于家庭在理财规划上的选择与考量,甚至还有一些关于老年人如何适应数字银行服务的温馨片段。这些故事读起来非常接地气,没有枯燥的术语,也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共鸣,让人仿佛看到了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个章节,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设计师,如何凭借着对用户体验的深刻理解,为银行的一款App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这让我看到了金融行业背后的人才和创意,也看到了科技与金融融合的无限可能。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银行”这个概念,它不再只是一个冰冷的金融机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承载着人们的希望、梦想和奋斗。
评分作为一个对金融史和商业模式发展比较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很关注那些能够引领行业潮流的企业。招行在中国的银行业发展中,无疑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服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常常被视为标杆。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内心是充满了期待的。我期望它能够深入剖析招行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哪些关键性的决策和战略布局,以及它在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科技投入等方面是如何构建其核心竞争力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偏向于一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没有那种冷冰冰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案例和访谈,勾勒出一个企业的成长轨迹。我注意到书中花了相当的篇幅去描述一些具体的项目和产品,例如早期的信用卡推广,以及后来在电子银行和移动支付领域的布局。这些细节的呈现,让我对招行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和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技术创新时,并没有过度强调技术本身,而是更侧重于技术如何赋能业务,如何改善用户体验,如何提升运营效率。这种从业务出发、以用户为中心的视角,可能是招行能够持续保持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纯粹的商业分析报告,不如说是一部关于一家企业如何不断适应时代变化、追求卓越的生动记录。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时,并没有立刻翻阅,而是先仔细端详了它的封面和封底。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过多的装饰,却透着一股专业感。封底的介绍也并非那种过于煽情的宣传语,而是用一种客观的语气,简要概括了书的特色。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一家大型金融机构内部运作的独特视角。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并非那种枯燥的学术研究,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和故事,将冰冷的商业运作变得有血有肉。我发现书中有很多关于“人”的故事,比如一些普通员工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客户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比如管理层在面对关键决策时,是如何权衡利弊,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在庞大的金融机器背后,依然是鲜活的个体在驱动着它的运转。它让我明白,一家优秀的企业,不仅仅在于其规模或利润,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企业文化、人才理念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这本书在探讨金融业务时,也并非只关注利润本身,而是常常会涉及到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如何支持社会发展等更宏观的议题。这种广度和深度兼具的探讨,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般的商业读物,更像是一部关于一家企业如何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中,不断探索和前进的成长史。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封面采用了深邃的蓝色调,搭配烫金的字体,显得既沉稳又不失格调。当我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活力的气息。我一直认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其背后必然有着一套清晰的价值理念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本书的叙述,恰恰是从多个维度,深入浅出地揭示了这一点。它没有采用那种宏大的、泛泛而谈的笔调,而是通过对一些关键节点、重大事件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招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思考和决策过程。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风险管理的部分印象深刻。在金融行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招行在这方面所展现出的审慎和前瞻性,令人赞叹。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风险控制的条条框框,而是通过讲述一些具体的案例,例如在某个时期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或者如何识别和化解潜在的信用风险,让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其风险意识的深入骨髓。此外,书中对科技创新的论述也相当到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到“拥抱科技”,而是具体分析了科技如何在客户体验、运营效率、产品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这种扎实的内容和细致的分析,让我对这家金融机构的专业能力和发展潜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颠覆了我以往对“银行”这种机构的刻板印象。我之前总是觉得银行就是那个存款、贷款、汇款的地方,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和程式化。但这本书通过一些非常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招行在很多方面的“不一样”。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内容,它强调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对客户服务的热情。有一个章节,详细讲述了一位基层员工如何主动发现客户的需求,并积极协调内部资源,最终为客户解决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这种细节的处理,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一个大公司的故事,更是在讲述一群有温度、有追求的人的故事。它让我看到了,在一个看似严谨的金融体系中,也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创造性的火花。这本书没有回避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比如在金融危机期间,或者在面对新的市场竞争压力时,银行是如何调整策略,如何进行自我革新。但它更多地是以一种积极向上、解决问题的态度来呈现这些内容,给人一种“挑战越大,越能激发潜力”的感觉。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流畅,读起来没有压力,即使是一些金融专业领域的概念,作者也通过生动的比喻或者案例解释得非常清楚。这对于像我这样并非金融科班出身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