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创新与自律《中国支付清算》(2014)选编
定价:58.00元
售价:39.4元,便宜18.6元,折扣67
作者: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049794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创新与自律》是从《*国支付清算》2013年至2014年刊发的200余篇文章中,按照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认真评选出来的*秀文章合集,基本涵盖了当前支付清算领域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全书设行业监管与自律、业务探讨与实践、行业创新与发展三个部分。行业监管与自律主要汇集政策解读传导、行业规范与自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文章;业务探讨与实践分为业务探讨、实践探索、风险管理三个专题,主要汇集商业银行和支付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文章;行业创新与发展分为行业创新、行业发展、前景展望三个专题,主要汇集理论分析、前景探讨等方面的文章。
《创新与自律》是从《*国支付清算》2013年至2014年刊发的200余篇文章中,按照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认真评选出来的*秀文章合集,基本涵盖了当前支付清算领域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全书设行业监管与自律、业务探讨与实践、行业创新与发展三个部分。行业监管与自律主要汇集政策解读传导、行业规范与自律、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文章;业务探讨与实践分为业务探讨、实践探索、风险管理三个专题,主要汇集商业银行和支付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文章;行业创新与发展分为行业创新、行业发展、前景展望三个专题,主要汇集理论分析、前景探讨等方面的文章。
部分 行业监管与自律
鼓励创新发展分类适度监管 潘功胜
互联网金融创新必须坚守底线 郑万春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几点思考 王岩岫
合规经营维护市场秩序 樊爽文
打造开放服务平台携手拥抱支付变革 葛华勇
从货币角度看支付清算创新与监管 温信祥
完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退出机制的初步思考与建议 邵延进
我国支付体系风险评估构想 欧韵君张玲刘占稳
以开放的心态确保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马明哲
互联网金融创新要秉承合法合规利国利民的原则 唐 宁
互联网金融需要法治化的监管 黄震
第二部分 业务探讨与实践
互联网金融
直销银行经营模式与互联网金融 任海龙
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之美 高红冰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趋势及影响 陶娅娜
浅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挑战与应对
陈俏王晓笙左爵希
互联网金融还是大数据金融 殷剑锋
支付: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底层冲击 陈璐
二代支付系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践行“一一点接入一点清算”模式的效果与体会 龚晓坤
二代支付系统环境下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管控思考
高 巍 陈 勇
浦发银行加入第二代支付系统情况以及相关运营影响
王振杰路璐胡佳皓郭宇迈
积极配合协作创新
——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顺利7mX,-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
周晓冬蒋静
第二代现代化支付系统推广中的挑战与机遇 缪正华
特许清算机构
加快打造开放式平台型综合支付服务商 时文朝
发挥上海清算所基础设施作用
——保障场外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 许臻
大力参与支付体系建设积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吕世蕴
关于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刘永成
跨境支付
简析跨境电子支付领域现状、问题与前景 孙战平
第三方支付开启跨境电商新时代 关国光
……
第三部分 行业创新与发展
阅读《中国支付清算》(2014)选编的过程,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式的学习。它让我得以回溯到那个支付清算领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时代。书中对当时互联网金融兴起与支付清算体系融合的描写,让我看到了技术如何颠覆传统金融模式。尤其是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崛起,及其对银行支付体系的冲击和补充,书中都有相当详尽的论述。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关注了技术的应用,也深入探讨了技术背后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例如,移动支付的普及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何促进了小微经济的发展,以及如何推动了普惠金融的进程。另一方面,书中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当时支付清算领域存在的一些挑战,比如信息安全隐患、用户隐私保护问题,以及跨机构、跨区域的协同合作难题。这些问题在当时是真实存在的,也是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那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让我对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成长有了更立体的认识。
评分这本《中国支付清算》(2014)的选编,虽然我手中的并非是其完整版本,但即便只是“选编”,也足以让我对这个领域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读罢,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支付清算体系并非一个静止的、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随着技术进步、法规调整以及市场需求不断演进的生命体。书中对2014年左右支付清算领域的热点事件、关键技术及其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梳理,比如电子支付的快速普及,移动支付的萌芽与成长,以及由此引发的风险防范和监管挑战。我尤其关注其中对于“互联互通”的探讨,这是当年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不同支付渠道、不同平台之间的壁垒如何打破,以及对消费者便利性和商家效率的提升。此外,书中对支付安全和风险管理的提及,也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伴随着新的安全漏洞和欺诈手段的出现,而支付清算机构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只是选编,但它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支付清算行业当时所处的关键转型期,让我得以窥见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技术迭代与政策导向。
评分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中国支付清算》(2014)选编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考的启示。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一些看似基础性的支付流程的讲解,其实蕴含着深厚的逻辑和复杂的考量。比如,对于清算模式的介绍,无论是实时全额结算(RTGS)还是净额结算,书中都对其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进行了清晰的阐述,这让我对支付体系的运作有了更具象的理解。同时,书中也展现了支付清算体系的演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例如,对于大额支付系统和零售支付系统的建设和改进,书中都进行了介绍,体现了满足不同交易需求的重要性。此外,书中对一些国际支付清算经验的借鉴和比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让我们看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支付清算体系如何学习、吸收并最终形成自身的特色。读完之后,我对支付清算这个行业有了更强的敬畏感,因为它支撑着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转,其稳定与高效至关重要。
评分坦白讲,在阅读《中国支付清算》(2014)选编之前,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停留在日常的支付体验层面。然而,这本书的出版,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行业深层理解的大门。书中对于当年支付清算市场结构、参与者角色以及关键技术应用的梳理,让我看到了一个比我之前想象的要复杂和动态得多的世界。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支付清算风险管理和合规性的讨论印象深刻。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次成功的支付背后,都离不开严谨的风控机制和严格的监管要求。书中对一些典型风险事件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都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在安全保障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同时,书中也对支付清算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这让我看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无限可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理解支付清算体系这个宏大概念背后的运作逻辑和发展脉络。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中国支付清算》(2014)选编时,我期待的是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行业剖析,而书中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这一期待。它不仅仅是罗列了数据和报告,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来理解中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演变轨迹。书中对当年支付清算市场格局的分析,特别是对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第三方支付等不同业态的对比和互动,让我看到了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我深切体会到,支付清算的核心在于“信任”与“效率”的平衡。如何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支付的便捷性和普惠性,是摆在所有参与者面前的共同难题。书中对于一些关键政策的出台背景和影响的解读,也让我对行业的监管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例如,当年对于支付牌照的发放和管理,以及对风险控制的要求,都体现了监管机构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的审慎考量。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不再仅仅将支付视为一个简单的交易过程,而是理解其背后庞大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不断创新的生态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