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7
书名:大师谈教育沟通
定价:30.00元
售价:20.4元,便宜9.6元,折扣68
作者:王斌兴,吴杰明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562144410
字数:
页码:26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这套“大师讲坛”丛书,按照教育类别从浩瀚的大师创作中遴选出经典的教育篇章,将大师们的教育思想和智慧系统、集中、分类地呈现给广大读者,为读者亲近大师提供了一条比较便捷的途径。依我看来,这套书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主题鲜明,丛书共有10个主题,如《大师谈启蒙教育》《大师谈教育沟通》《大师谈教育激励》《大师谈儿童习惯培养》等,这些主题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或是将来,都是大家为关心的教育话题,也是教育中为重要的话题;二是内容经典,丛书所选取的文章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前提下,从众多的大师著作中选出的经典教育美文,都有一定的高度,融故事性和哲理性于一体;三是大师众多,丛书所选大师以教育家为主,囊括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等,既有先辈,也有就在我们身边的智者。
篇成长需要沟通
和孩子进行交流
研究者让儿童或青少年把他们自己所期望的、与现实家庭生活中不同的事情写出来,位列首位的几件事情中总是会有他们希望父母能多花一些时间和他们进行平等、单纯的交流。
相信我,你并不是一个读了上则信息而跌破眼镜的人。当知道孩子希望和自己进行更多的谈话时,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感到十分惊讶。
大多数家长都主观地认为,他们和孩子谈话的时间已经够多了。问题在于,他们说得多,孩子回应得少,也很少认真听。家长经常抱怨说,每次他们和孩子谈话,孩子都兴趣淡淡,回答往往都是一两个字:
“今天在学校过得怎样?”
“挺好。”
“今天下午你都做了什么?”
“啥也没做。”
“你去哪里?”
“出去。”
结果,家长就认为孩子肯定嫌他们说得太多了。
孩子和家长对于他们之间的谈话这件事有这么不同的看法,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没分清什么是对孩子说话和什么是同孩子交谈。父母觉得是交谈,对孩子来说可能是讲座、说教或询问。
如果问孩子是否希望家长经常给他们说教或时常追问他们的事情,那显然他们会说不。但如果问孩子是否希望父母跟他们说话,真正地倾听、真正地对他们所谈的内容感兴趣、主动地让谈话成为真正的家长和孩子双方有来有往的交流时,那他们的回答肯定是响亮的“希望”。
尽管如此,你们之间的谈话“有时是”家长的质问、布道、讲授和“总是”这样,显然有很大的区别。想象一下你自己和别人交往的过程,若那个人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你是否正确、告诉你应当怎么做,或总是试图纠正你的行为举止,即使那个人的出发点是好的,这样的关系勉强维持一段时间后也会让你疯狂,因为这样的关系很无趣、令人厌倦。而且总有一个更强、有更多知识、有更多经验或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人每天在你身边絮絮叨叨,教你这样做、那样做,会让你觉得自己很渺小、不重要。
家长经常对孩子布道、质问而不是同他进行真正的有来有往的交流,也会给孩子这样的感觉。
我们都希望有人关心,有人帮助,有人对我们进行激励(这可能就是家长会对孩子提很多问题,给孩子上很多课的原因)。但是,我们与人交流还希望得到其他的东西。我们希望别人能倾听我们的观点;希望别人重视我们的观点,而不是总是批评我们的观点;希望有机会教育别人,有机会接受教导,有机会平等地交流一些无关对错的看法和观点。
当你和孩子交谈时,要努力让谈话成为真正的双向交流。不管孩子多小都没关系,只要他到3岁,或只要他能够理解和输出语言就行。
要和孩子进行双向交流,你需要采取正确的态度,使用有效的交流手段。一旦你的态度正确,学会交流方法就变得非常简单了。因此我们从正确的态度开始。
要想成功地进行交流,就要采取正确的态度,而其中关键的就在于家长应当有这样的认知,即虽然他们是家长与孩子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的一方,也是具有特殊的那方,但不能为了维护这种,就不时用各种方法来强调。让孩子教你一些东西并不会减弱你作为老师的重要性,这只能表明你不仅善于传授,而且乐于受教。询问孩子关于正在谈论的问题的见解,并不表明一定要采用他的看法、意见,这只能表明你愿意参考他的看法。问孩子他关于自己近读到、听到、看到的事物的观点并不是说你就没有能力影响他的观点,这只表明你对他所接触的问题、事物很有兴趣。
一旦你采取这样的态度,并习惯了这种态度,那就可以开始使用下面所列的这些成功进行双向交流的手段了。它们都是经由专家研究证实的颇为有效的手段。
,也是重要的,是要专心倾听孩子说话。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极其关键,不管强调多少次都不会过分。如果你只是在自己说话时才专心,那根本不能进行成功的双向交流。孩子说话时,一定要专心听,用肢体语言告诉孩子你正在认真地听他说什么(放下报纸,与孩子有眼神的交流,身体前倾等)。让孩子感受到在你心目中,他要说的很有趣、很重要。事实也是如此,因为对孩子而言重要的信息,对家长来说也很重要。
第二,主动询问孩子的观点。不要总是等着孩子自己提出意见和看法,家长要主动询问孩子的看法。假设全家计划暑假外出旅游,关于去什么地方,你提出几个选择,这时应当问问孩子的想法,看看他有没有想去的地方;假设你看到某条他可能感兴趣的新闻,那就讲给他听,然后询问他的看法;假设你工作中发生的事情值得讲给家里人听,那就不要讲讲故事就算了,讲完后可以问问孩子他是怎样想的,假设他是这件事的主角,他会怎样做。
第三,家长要注意,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开放性的。家长要提出可以引出一系列回答的问题,而不是封闭性的、只能得到一两个字答复的问题。如果都没有可说的,那要怎样进行双向的有效交流呢?比如,你不能问他:“你喜欢刚刚这本书吗?”这样的问题只能得到“是”或“不”的简单回答,谈话无法继续下去。你应当问:“你为什么喜欢/不喜欢这本书呀?”具体的问题(“老师对你的研究设计怎么评论的呀”)比笼统的问题(“今天的科学课上得怎样”)更能激发出比较展开的回答,所以更好。
第四,不要打断孩子的谈话,让孩子有机会说完他想说的话。与成人相比,儿童要将自己的感受、想法转化为语言需要更多的时间。即使你明了他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也不要从中打断,帮他说出他想要说的话,一定要富有耐心地听孩子说完。通常你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可能孩子会给出很多很曲折的答案。比如,你问他今天在学校过得怎样,目的是想知道他在学校学了什么,孩子有可能就会花上10分钟时间告诉你今天在学校课间时发生的他认为很有趣的事。让他说完,然后再来问他你真正想知道的事情。如果打断他的话,实际就相当于告诉他,你对他所说的事情不感兴趣。
第五,与孩子谈话时要真心诚意。不要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如果你这样做,孩子就会为了回答而回答。你肯定对孩子某方面的事情真正感兴趣,这会引导你选择问什么样的问题,也会引导你选择对孩子的话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如果孩子提出某个他感到头疼的问题,千万不要用空泛的回答来敷衍(“我保证一切都会过去的”)。孩子既然把它作为问题提出来了,那这件事肯定让他感到了困扰,家长应当认真思考后再做出回答。
单方面的质问、指导和布道能带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很关心他。但双向交流不仅能让他感受到你的关心,而且能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
过交流的障碍①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当孩子问“你生气了吗?”或“你不高兴啦?”时,父母就会板着脸说“没有”。当孩子关切地问“妈妈,您怎么啦?”时,有的母亲会很不耐烦地说:“不关你的事。”表情和语气都表明父母是在生气。孩子是敏感的,他们能很快就能分辨出大人在说话时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但是,父母们似乎并不敏感,意识不到自己在和孩子说话时语气的变化。
孩子应该受到尊重,大人应该与他们交流,这是很多人的共识。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与孩子真正地交流,因为他们不能用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父母们总是用教训的口气、哄的口气、引诱的口气和孩子说话。这样怎么能与孩子平等地交谈呢?即使孩子表示愿意合作,也不是发自内心的。这种方式,不可能使孩子完全信任父母,也不可能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我认为,父母只有从内心去改变自己,以平等的、对待朋友的方式对待孩子,才能顺利地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父母总是想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灌输道理,而这种硬灌的道理根本不可能被孩子接受。不仅如此,这种生硬的方式还会引起孩子的厌恶和反感,父母们总是盼望孩子凡事听自己的,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却不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这不仅不能让孩子服从,还会使他们产生反叛情绪,抵制父母的要求。
大师谈教育沟通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大师谈教育沟通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大师谈教育沟通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