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证券监管的处罚标准和效果:基于业绩预告的研究 | 作者 | 宋云玲 |
| 定价 | 30.00元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14181555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有效的证券监管能够有力保证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本书依托中国证券市场强制性的业绩披露制度,以应进行业绩预告的样本为基础,考察了监管部门的处罚标准和效果。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监管部门对违规公司的处罚带有“选择性偏见”,处罚的效果并不理想。本书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改进监管处罚的效果,监管部门应该摒弃“选择性偏见”,公平对待所有违规公司。 |
| 作者简介 | |
| 宋云玲,女,1978年出生,管理学博士(会计专业),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研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与监管,研究成果发表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以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Research》等外期刊。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关于证券监管的书名,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上,一次次触碰底线、又一次次被法律严惩的事件。我一直认为,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严格的执法。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是针对这一核心问题,试图从“处罚标准”和“效果”这两个关键维度,来审视证券监管的实践。特别是“基于业绩预告的研究”这一副标题,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经营状况的重要信息,也是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的重要依据。如果业绩预告存在虚假或误导,将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并破坏市场公平。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处罚标准”的,是依据具体的法律条文,还是根据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归纳?而“效果”的衡量,又会涉及哪些指标?是市场参与者的信心指数,还是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率?我希望这本书能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为我们展现证券监管在实际运作中的复杂性,以及其背后所追求的效率与公正。对于那些关注市场合规性和投资者权益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从这本书的书名来看,它似乎聚焦于一个非常具体且实践性强的领域——证券监管的处罚尺度及其实际影响。我一直对市场的“红线”划定和越过红线后的“代价”感到好奇,这不仅关系到市场的秩序,也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尤其是“业绩预告”这一切入点,显得尤为精妙。业绩预告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环节,其真实性直接关乎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往往不堪设想。我猜测,作者可能通过对大量案例的梳理和分析,试图构建一个关于业绩预告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体系,并进一步探讨这些标准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其预期的监管目标。是否越严厉的处罚越能有效遏制违规?处罚的类型和力度是否需要根据违规的性质和造成的后果进行动态调整?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量化的数据来支撑其结论,比如通过实证分析,考察处罚后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信息披露质量的变化等?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可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来理解证券监管如何通过具体的惩戒措施,来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与稳定。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书名,我首先联想到的是那些在股市中风生水起的背后,可能隐藏的各种不为人知的规则和制约。证券市场的监管,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既熟悉又神秘的领域。特别是“处罚标准”这个词,让我产生了一种对“底线”和“界限”的好奇。究竟怎样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违规,而违规的后果又有多严重?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如此庞杂的法律法规中,提炼出清晰、可操作的处罚标准的。而“效果”这一部分,则更让我关注监管的实际作用。单纯的严厉处罚是否就能奏效?还是说,需要更具智慧和策略性的监管方式?“基于业绩预告的研究”这一副标题,则给我一个非常具体的方向感,业绩预告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判断,也是市场信心的晴雨表。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通过对大量业绩预告披露情况的案例分析,来考察不同处罚措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市场信心的影响。对于像我这样希望了解市场“潜规则”和监管“游戏规则”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探索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给我一种非常严肃和专业的预感,仿佛里面会充斥着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我一直对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和监管体系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关于违规行为的处理方式,总觉得背后隐藏着许多值得深挖的逻辑。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书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它可能提供了对证券市场“潜规则”的深入解读,以及监管部门如何维护市场秩序的理论基础。我尤其关心的是,这些处罚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它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起到震慑作用,并且最终对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怎样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考虑到“业绩预告”这一研究视角,我猜测作者可能运用了大数据分析或者实证研究的方法,试图量化分析不同处罚措施与公司业绩披露真实性之间的关系,这对于理解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以及监管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对于我这样对金融市场监管略有涉猎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特定领域前沿研究的机会,我期待它能为我揭开证券监管神秘的面纱,提供更具洞察力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证券监管的处罚标准和效果:基于业绩预告的研究》让我感觉它是一部非常扎实的学术著作,可能充斥着严谨的理论分析和细致的数据解读。我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尺度”和“力度”一直很感兴趣,毕竟,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既要有明确的规则,也要有能够真正起到约束作用的惩罚。特别是“业绩预告”这个具体的研究对象,我觉得它非常切合实际。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里,业绩预告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如果这个桥梁不稳定,整个市场的信任基础就会动摇。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究竟什么样的处罚标准,才能最有效地打击那些蓄意误导投资者的行为,同时又不会对正常的市场波动产生过度抑制。是否会有关于处罚的“有效性”的评估,例如,某项处罚实施后,上市公司在披露业绩预告时的合规性是否真的得到了提升?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通过深入的实证研究,为我们揭示证券监管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才能不断完善其处罚机制,最终达到维护市场公平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目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