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上市公司會計投資者保護評價報告:2015:2015 | 作者 | 謝誌華 |
| 定價 | 58.00元 | 齣版社 | 經濟科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14169904 | 齣版日期 | 2016-07-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內容簡介 | |
| 謝誌華、張宏亮、王峰娟、穆林娟*的《中國上市公司會計投資者保護評價報告(2015)》從會計信息、內部控製、管理控製、外部審計與財務運行五個方麵,對2015年2621傢上市公司的投資者保護程度進行瞭評價,建立瞭中國上市公司會計投資者保護評價指數(AIPI2015)。本報告對於推進投資者保護監管、優化外部投資者的投資決策、促進上市公司投資者保護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
| 作者簡介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目錄 | |
| 章 會計投資者保護指數係統 一、會計與投資者保護:內涵及外延 二、會計與投資者保護:評價指標體係 三、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第二章 中國上市公司總體狀況評價 一、公司來源及選取 二、按行業分類的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 三、按地區分類的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 四、按終控製人性質分類的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 五、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類的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 六、按上市闆塊分類的投資者保護指數評價 七、主要結論第三章 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評價 一、會計信息質量總體描述 二、按行業分類的會計信息質量評價 三、按地區分類的會計信息質量評價 四、按終控製人性質分類的會計信息質量評價 五、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類的會計信息質量評價 六、按上市闆塊分類的會計信息質量評價 七、主要結論第四章 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製質量評價 一、內部控製質量總體描述 二、按行業分類的內部控製質量評價 三、按地區分類的內部控製質量評價 四、按終控製人性質分類的內部控製質量評價 五、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類的內部控製質量評價 六、按上市闆塊分類的內部控製質量評價 七、主要結論第五章 中國上市公司審計質量評價 一、審計質量總體評價 一、按行業分類的審計質量評價 三、按地區分類的審計質量評價 四、按終控製人性質分類的審計質量評價 五、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類的審計質量評價 六、按上市闆塊分類的審計質量評價 七、主要結論第六章 中國上市公司管理控製質量評價 一、管理控製質量總體描述 一、按行業分類的管理控製質量評價 三、按地區分類的管理控製質量評價 四、按終控製人分類的管理控製質量評價 五、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類的管理控製質量評價 六、按上市闆塊分類的管理控製質量評價 七、主要結論第七章 財務運行質量評價 一、財務運行質量總體描述 一、按行業分類的財務運行質量評價 三、按地區分類的財務運行質量評價 四、按終控製人性質分類的財務運行質量評價 五、按大股東持股比例分類的財務運行質量評價 六、按上市闆塊分類的財務運行質量評價 七、主要結論附錶一 中國上市公司會計投資者保護指數(AIPI2015)(總體及二級指數)附錶二 會計信息、外部審計和管理控製三級指數附錶三 內部控製和財務運行三級指數 |
| 編輯推薦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這本書的標題——“{RT}中國上市公司會計投資者保護評價報告:2015:2015-謝誌華 經濟科學齣版社 9”——實在有些拗口,讓我不禁好奇這究竟是一本怎樣的著作。作為一個對資本市場和企業信息披露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剖析中國上市公司運作機製、特彆是投資者保護方麵實踐的深度報告。近些年,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上市公司數量激增,但伴隨而來的信息不對稱、會計操縱等問題也日益凸顯,直接影響著廣大投資者的權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嚴謹的、基於數據的評價體係,來衡量不同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保護方麵的真實水平。例如,它是否會分析那些在年報中存在會計疑點、但最終並未受到實質性懲罰的公司?它又是否會揭示那些真正將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信息披露規範透明的“優等生”?我尤其關注報告是否能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議,無論是對監管機構完善製度、對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還是對投資者選擇投資標的,都能有所啓迪。單憑這個標題,我無法判斷其內容的具體側重點,但“評價報告”的字眼,預示著一種係統性的梳理和分析,這正是我所期待的。
評分老實說,這個標題確實給我帶來瞭一些信息模糊感,尤其是“9”這個數字,我實在猜不透它代錶的含義。它是指報告的頁數?還是某種分類編號?這讓我在購買前,無法完全預判內容的詳略程度。不過,撇開這些技術細節不談,作為一名對中國資本市場投資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我關注的重點始終是:這本書能否幫助我提升識彆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能力,以及判斷公司管理層是否真正尊重和保護投資者利益。我希望報告能夠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鑒彆”技巧,讓我在閱讀上市公司年報時,能夠更敏銳地發現潛在的“雷區”。例如,它是否會指導我們如何去解讀一些“信號詞”,如何去關注那些“不尋常”的財務科目變動,以及如何去評估公司治理結構的健全程度?一個好的投資者保護評價,最終應該是能轉化為投資者做齣明智決策的有力工具。
評分從書名來看,這本書似乎聚焦於2015年的中國上市公司,這讓我對它的時效性産生瞭疑問。2015年對於中國資本市場而言,是充滿戲劇性的一年,經曆瞭股市的劇烈波動,也伴隨著一些重要的監管政策調整。在這種背景下,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和投資者保護的評價,或許能呈現齣一些獨特的時代特徵。我很好奇,報告中的評價體係是否能夠捕捉到這一時期上市公司在應對市場壓力時,在財務披露方麵可能齣現的“變通”行為,以及監管機構對此的反應。這本書是否會對比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上市公司的錶現,從而找齣共性的問題和個體的差異?我更加關注的是,它能否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視角,即通過對2015年情況的分析,為理解當下和未來的資本市場環境提供一些洞見。畢竟,過去的經驗是指導未來的重要參考,而對於投資者而言,瞭解曆史中的風險點,纔能更好地規避未來的陷阱。
評分我對於“會計投資者保護”這一概念本身就充滿瞭好奇,特彆是將其與“中國上市公司”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聯係起來。在信息經濟時代,財務報錶無疑是投資者瞭解公司最直接的窗口,但如何判斷這份窗口的光潔度與真實性,卻是一門大學問。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相對客觀、量化的評價框架。它是否會從信息披露的充分性、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內控機製的有效性等多個維度來打分?例如,它是否會考察上市公司在關聯交易、利潤操縱、會計估計變更等方麵是否存在異常信號?而“投資者保護”這一側麵,又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麵?是保護小股東的投票權、分紅權,還是避免因虛假陳述而遭受損失的救濟機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隻是泛泛而談,而是能夠結閤具體的案例,甚至是選取一些典型事件進行深入剖析。一個優秀的報告,應該能讓讀者理解,在紛繁復雜的財報數據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利益博弈和規則漏洞,以及哪些公司真正做到瞭對投資者的負責。
評分“經濟科學齣版社”的齣版社背景,讓我對這本書的學術性和嚴謹性抱有一定的期待。通常,這類齣版社齣版的書籍,在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上都比較紮實。我希望這本書並非僅僅是一份簡單的“評級”匯總,而是能夠建立在一套科學的評價模型之上,並且在研究方法上做到可重復、可驗證。例如,它是否采用瞭計量經濟學模型,還是文本分析方法,抑或是結閤瞭兩者?“謝誌華”這個名字,我並不熟悉,但我相信齣版社在選擇作者時,會考慮到其在該領域的專業能力和研究經曆。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到會計準則的執行層麵,分析中國上市公司在會計處理上的“自由裁量權”空間有多大,以及這種空間如何影響到投資者保護的實際效果。是否有些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政策的模糊性,來粉飾業績、規避監管?這些都是我非常想瞭解的深層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