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8
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大学 中庸 | 作者 | 顾迁,注 |
定价 | 25.00元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 | 9787534870910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字数 | 页码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内容简介 | |
n 《大学》《中庸》作为儒家典籍《礼记》中的两篇,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相传《大学》出于曾子之手,《中庸》为子思手笔,代表儒学谱系之正脉,故此二篇自汉代以来即常被抽出单行。清末学者皮锡瑞指出,《汉书·艺文志》于“礼记”百三十一篇外,已别出《中庸》二篇;南朝梁武帝,不仅作《礼记大义》十卷,又作《中庸讲疏》一卷;到了宋朝,仁宗皇帝更以《大学》赐进士及第者。(见《三礼通论》)《大学》《中庸》义理精微丰富,修身齐家,性与天道,皆在其中,为宋明以来的儒者高度重视,成为他们建构人性论的基础。司马光认为,《学记》《大学》《中庸》《乐记》是《礼记》中 zui 精要的篇章。(《书仪》)程颢、程颐兄弟对《大学》《中庸》二书特加表彰,将之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到了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首《大学》,次《中庸》,次《论语》《孟子》,真正建立了理学的经典诠释文本系统。 n明清以来,“四书”为人所诵习之书,《大学》《中庸》尤为童蒙进学之首务,各种解说注释也层出不穷。到了现代,国学复兴,“四书”渐有家弦户诵之势。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坊间出版“四书”今注本极多,各有特色。本书作为笔者一己读书之所得,在古人注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和辨析,力求呈现一个平正笃实、切当身心的译注本。笔者的希望是,一般读者不仅由此可以初步理解《大学》《中庸》的文义,也能进而对古代贤人的思想世界有所体认和感悟。 n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目录 n大学 n中庸 n附录 n程颢《明道先生改正大学》 n程颐《伊川先生改正大学》 n朱熹改定《大学》 n朱熹《大学章句序》 n朱熹《中庸章句序》 n王阳明《大学古本序》(《困知记》本) n王阳明《大学古本序》(《王文成公全书》本) n王阳明《大学古本旁释》 n王阳明《大学问》 n唐文治《大学大义序》 n唐文治《中庸大义序》 n主要参考书目 n家藏文库 n大学中庸 n |
编辑推荐 | |
《大学》为后世 zui 耳熟能详的无疑是宋儒所总结的三纲领、八条目,其构成了全书的整体框架。所谓“三纲领”,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谓“八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之教,乃是让人从近做起,从己做起,修养德行,渐次扩充,至于家族、国家,终平治天下。这就是儒家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古代有志兼济天下的士子们的理想人格。 |
文摘 | |
大学① n[古注] n陆德明引郑玄: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n朱子:大,旧音泰,今读如字。 n[注释] n①大学:本篇详载古人治学的次序,宏纲细目,示人门径,相传为曾子所作。“大”字,如果读成“泰”,则为学校之名,其义见于《礼记》中的《学记》一篇;如果读为大小之“大”,则指士子治学应有大的关怀,读书修身之外,更要民胞物与,兼济天下。刘光蕡《大学古义》认为这就是《周易》里面说的“范围天地”“曲成万物”,很有道理。(《周易》与《大学》《中庸》的道理多有相通之处)其实二义可通,读“泰”,自含至高无上之义。旧读“泰”不误。自朱熹以后,多读大小之“大”,今俗从朱子之读,也可。 n[解说] n古代有大学、小学之辨。《礼记·王制》说:“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大学教育的层次阶段要高于小学,从品行技艺上升到了圣贤之学。《礼记·学记》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大意谓,每年都有学生入学,隔年就要进行学业考查。年考查点读经文的能力,以辨其志向;第三年考查是否重视学业,热爱集体;第五年考查学生能否兴趣广博,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能否互相讨论学术,选取学侣,这些都达到目标就叫“小成”。如果在第九年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坚守独立而不违背师说,则可以称作“大成”了。收到以上的成效,学子们方能具备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能力,这就是大学教育的步骤和目的。所以孔颖达总结说:“言如此所论是大学贤圣之道理,非小学技艺耳。” n《学记》又载大学的具体教育方法,其中说道:“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大致意思是,恶念未生之前,用教育加以预防;学生到了可以接受教育的时期,应该适时教导;不学生的学习阶段而提前讲授,坚持循序渐进;鼓励学生观摩学习,互相借鉴。指出踏实自修的重要,也强调了群体交流、切磋琢磨的重要,这些都是达到“至善”之境前的积累功夫。 n大学之道①,在明明德②,在亲民③,在止于至善④。 n[古注] n郑注: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 n朱注: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n[注释] n①道:途径,引申为宗旨、目标。②明德:人性中固有的善德和智慧。此处朱子解为虚灵不昧之德,《朱子语类》释作“得于天而光明正大者谓之明德”,较前说为明晰。③亲:亲近。④至善:明德、亲民所达到的境界。 n[今译] n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君子光辉的德行,在于引导百姓和睦亲爱,在于使人达到至善之境。 n[解说] n宋儒称此节为《大学》的“三纲领”。 n“亲”字,朱子引程颐之说认为应该作“新”,革新之意。证据就是下文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铭,又有“作新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之文,强调教化百姓之意。《章句》所谓“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新民”作为朱熹《大学》诠释体系中“三纲领”重要一环,《章句》中很多具体解说也是以此为前提的,就其个人阐释来说,足成理学一家之言。 n然而此说未必至当,依古本读如字也可通。“亲民”之义,似比“新民”更为朴实宏大。《尚书·尧典》说:“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和此处明德、亲民可以互证。《孝经》“开宗明义”章里面,孔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孟子·尽心上》强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亲民”的古义。儒家认为“亲民”是古往今来善政、美俗的根本。 n唐文治《大学大义》引顾炎武的话说 大学 中庸 9787534870910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大学 中庸 9787534870910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大学 中庸 9787534870910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大学 中庸 9787534870910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大学 中庸 9787534870910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相关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