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也是這樣的吧——它有它的圖案,我們惟有臨摹。——張愛玲
========================
1966.6.26—1994.12.16
一段跨越三十年的文學史的見證
一個你所不知道的張愛玲
========================
2019新版﹒精裝典藏
新增張愛玲給莊信正的第一封信復刻拉頁
隨書附贈 張愛玲祝福書簽
========================
30年亦師亦友的珍貴情誼 135封紙短情長的往復書簡
一九五六年,張愛玲移居美國,一九九五年九月逝於洛杉磯。在美近四十年,張愛玲深居簡齣,極少與人來往。自一九六六年起,凡工作、搬傢等重要事宜,都托由莊信正代為處理,寫給他的書信多達八十四封,信件內容或長或短,或談工作變遷及交辦事項,或訴說閱讀心得與生活近況……半師半友的情誼,點點滴滴盡在其中。
今由莊信正對張愛玲的八十四封來信與自己的五十封去信(另外附收未附郵的半封)詳加注解和說明,為我們感受張愛玲的晚年生活,及研究張愛玲的工作提供瞭彌足珍貴的資料。
她矜持而禮貌,基本上隻談實務,少抒情,少藉題發揮。簡潔剋製。就像另外一本通信集一樣,後半本比前半本暖,是隨時間而來的溫情和熟稔。張謎總是要找來看看的吧。
評分##封麵用瞭霍普最後一幅畫作“空房間裏的光”,大概呼應二人信件常提的“暗寫”。張又社恐又宅,與人有帶分寸的邊界感,在美最後幾十年過得雖然被報導“貧睏潦倒”但看起來也未必不快樂,有書看又有電視,隻是蚊蟲煩心到處搬傢,甚至於每日搬旅店。張莊共同話題的確不多,好些信都是重復差不多的事。看來最後最親近的反而是林式同,也許是比起有一定目的的張迷,先前不認識的建築師反而沒心眼?最後一封裏“你們一傢使我想起……In the end everybody gets what he deserves.久已不信‘善有善報’的近代人有點詫異的發現,所以給人新鮮的感覺。”讀來又暖又淒涼,也是相信Freudian slip的一番心聲吧。張居然喜歡看《戰爭風雲》《戰爭與迴憶》,實體書買瞭一直沒看,計劃上。
評分##後半惶惶然。
評分##對張愛玲在美國的生活有瞭更多的瞭解。莊信正真是有禮有節,對張愛玲也是打心底裏崇敬,將她跟喬伊斯、奧康納相提並論,也幫瞭她很多忙,難怪她會說齣要諒解我不近人情的地方,哎。另外莊信正吐槽鬍蘭成的地方真是深有同感。
評分##讀到張無法擺脫蟲患、不停搬傢、缺乏睡眠,讀得難受。
評分##言辭懇切。注釋與其說是注釋,不如是藉機的迴憶錄。序言還說魯迅因為是魯迅而通信被保留,大實話也真可愛。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