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拉那魁茲

圭拉那魁茲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肯特·弗蘭納利 主編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外國考古學研究譯叢》總序 1
英文版序 1
中文版自序 2
2009年再版前言 1
第一編
問題與模型 1
1 研究的問題 3
引言 3
農業:“如何”還是“為何”? 3
古植物學的證據 6
瓢葫蘆與西葫蘆 7
豆子 8
墨西哥類蜀黍與玉米 8
玉米—豆子—西葫蘆的共生 10
早期馴化模型與理論 10
模型的普遍性方麵 18
小結 19
2 特化坎—瓦哈卡地區的信息流動 20
引言 20
物質、能量與信息 21
一個生態係統的選擇 22
建立一個多環結構模型 23
從特化坎和瓦哈卡資料得齣的一個係統論模型 24
玉米與牧豆:與人類相聯係的兩個植物種屬例子 27
為環境多樣性建模 28
時間安排 29
小結 29
第二編
文化與環境背景 31
3 圭拉那魁茲的時空與文化背景 33
引言 33
瓦哈卡河榖 33
圭拉那魁茲的發現 38
圭拉那魁茲的年代和文化定位 40
圭拉那魁茲的人口背景 41
賓福德“覓食者—集食者兩分”背景裏的圭拉那魁茲 42
麥剋尼什“大遊群—小遊群兩分”背景裏的圭拉那魁茲 42
瓦哈卡—特化坎居址類型背景裏的圭拉那魁茲 43
小結 45
4 圭拉那魁茲洞穴群的自然環境 46
引言 46
地質與土壤 48
氣候與水文 49
植被帶及其群叢 50
本地動物 54
較遠的環境 55
小結:前陶期遺址位置的因素 56
第三編
發掘與人工製品分析 57
5 圭拉那魁茲的發掘 59
引言 59
發掘技術 61
第一階段:初步試掘 64
第二階段:探方D8和E8 67
第三至五階段:主要發掘開始 69
第六至七階段:完成主要的發掘 71
前陶期的居住麵:概述 73
B層的意義 77
後古典期的地層 77
形成期的短暫棲居 78
6 打製石器 80
引言 80
技術與原料 80
類型學 82
圭拉那魁茲石器工業的基本特點 82
打製與剝片工具 83
石核與石核碎塊 84
砍斫器、颳削器與石刀 85
開槽與穿刺的工具 88
其他石片與石葉工具 89
矛頭 91
兩麵器 96
未加工製品 98
小結 99
7 圭拉那魁茲打製石器的原料産地 107
方圓10韆米以內 107
距離25韆米外 109
距離45—55韆米外 109
8 磨製石器 111
初步討論 111
單手磨石 112
磨盤 114
石臼 115
雜類 116
各居住麵小結 117
9 圭拉那魁茲前陶期的繩索與籃子 119
引言 119
結網 119
繩索 120
縴維 121
籃子 122
各居住麵小結 122
小結 123
10 木製品與相關材料 124
取火裝置 124
矛頭裝柄設備(?) 125
仙人掌烘烤裝備 126
雜類 127
各居住麵小結 128
11 作為燃料的木頭 130
12 鹿角器 131
人工製品類型 131
各居住麵小結 132
13 糞化石和動物皮毛 133
14 放射性碳斷代 135
與特化坎的比較 136
第四編
古今環境的比較 137
15 瓦哈卡地區古代期的花粉分析 140
項目介紹 140
現代花粉雨 141
河榖的植物生態 144
地錶花粉記錄 147
化石花粉記錄 159
16 前陶期與現代的小型動物比較 197
引言 197
現代嚙齒動物樣品 197
前陶期嚙齒動物樣品 199
比較古今樣品 201
鳴禽 202
小型蜥蜴 203
軟體動物 204
概括與小結 204
第五編
生計形態分析 205
17 生計材料的量化分析:第五編的介紹 207
引言 207
圭拉那魁茲食物殘存的性質 207
第五編的格式 210
18 米特拉洞穴的野生食物資源:生産力、
季節性和年際變化 212
1966—1976年間的植物普查 212
季節性波動 217
年際差異 218
肉食的生産力估算 219
將原始生産力換算成卡路裏和蛋白質 220
19 圭拉那魁茲前陶期的植物遺存 223
植物遺存的類彆 225
植物遺存的闡釋 230
前陶期的農業 231
圭拉那魁茲的植被史 231
小結 232
20 圭拉那魁茲前陶期地層中的西葫蘆 233
21 圭拉那魁茲的前陶期菜豆 237
引言 237
圭拉那魁茲1型豆介紹 238
圭拉那魁茲的本地野豆 239
圭拉那魁茲1型豆遺傳上對馴化種可能的影響 240
22 圭拉那魁茲前陶期動物食物遺存 241
引言 241
狩獵或誘捕的動物 241
哺乳類和爬行類 247
鳥類 248
各居住麵小結 249
23 圭拉那魁茲食物遺存的營養意義 252
引言 252
討論 253
圭拉那魁茲每天攝入的假設 255
24 圭拉那魁茲食物采辦區與前陶期食譜 257
食物種類與每一百剋份量的關係 257
植食 257
肉食 261
洞穴遺存所代錶的采獲麵積 262
居住麵小結 267
圭拉那魁茲人口的維持麵積 268
圭拉那魁茲每天的植食消耗 268
計算維持區 269
食譜的曆時變化 270
第六編
居住麵的空間分析 273
25 圭拉那魁茲居住麵的空間分析:第六編介紹 275
圖像錶現技術 275
定義活動區 276
數據組 277
空間共存和分開的原因 284
26 圭拉那魁茲碎屑的空間差異: 一種描述性方法 285
引言 285
描述性估量 285
輪廓綫圖 287
解釋輪廓綫圖 290
E層 290
D層 293
C層 295
B3層 298
B2層 300
B1層 302
概括與小結 305
27 圭拉那魁茲四個居住麵的空間分析 307
統計方法 307
方差三維分析的介紹 307
統計技術 309
圭拉那魁茲的居住麵 310
各居住麵的分析結果 312
小結 319
鳴謝 319
28 圭拉那魁茲四個居住麵的多維度分析 320
引言 320
活動區:空間形態構建的問題 320
認知活動區的結構 321
劃分距離技術 323
Q型因子與R型因子分析 326
結果與討論 327
曆時變化 346
概括與小結 348
29 圭拉那魁茲的片段分析:斯賓塞、惠倫和雷諾茲分析結果的綜閤 350
片段分析 350
片段1 E層的堆積 351
片段2 D層的堆積 352
片段3 C層的堆積 353
片段4和5 B3層和B2層的堆積 355
片段6 B1層的堆積 355
人工製品與活動區 357
第七編
瓦哈卡的覓食與早期農業 359
30 覓食策略的建模:第七編介紹 361
其他計算機模擬背景中的雷諾茲模型 362
為狩獵采集者生計策略建模的其他途徑 363
我們方法的基本原理 364
31 瓦哈卡河榖東部植物采集與早期農業演進的適應性計算機模型 365
Part 1 引言 365
Part 2 為狩獵采集者的決策建模 367
Part 3 瓦哈卡河榖東部材料 372
Part 4 非正式的前農業模型 373
Part 5 開發正式模型 379
Part 6 前農業的模擬 394
Part 7 為初始農業建模 401
Part 8 模擬初始農業的達成 403
Part 9 模擬氣候變化與人口增長 412
Part 10 概括與小結 415
32 適應、演進與考古時段:雷諾茲模擬分析的一些啓示 418
前農業階段 418
前農業階段的啓示 418
初始農業階段 420
初始農業階段的啓示 420
作為前農業形態延伸的農業 421
適應與考古學年錶 424
第八編
概括與小結 425
33 探訪大師 427
大師 428
下午 429
傍晚 431
午夜 434
拂曉 435
34 摘要 437
參考文獻 440
索引 447
譯後記 449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本書是墨西哥奎拉那魁茲洞穴遺址的發掘報告,本書重點整理分析瞭與生計經濟密切相關的動植物遺存,並使用多個理論模型用於檢驗該遺址的書局,以計算機對史前社群的食物采辦與生産策略建模,探明當時奧哈卡河榖中人類社會的適應模式與文化係統的運作過程。

用戶評價

評分

##以前都是挑選著讀,這次仔細讀瞭一遍。Flannery 真是直接貫徹瞭大部分好想法。用這個材料,無論是延伸一下Childe 的想法,還是檢驗剋拉剋的係統,或者是用Ian 的糾纏都很好,還有賓福德的構建參考框架(這還沒看)……這個工地發掘用時不長,但是材料整理用瞭幾十年,甚至嘗試做瞭模型,甚至瞄準瞭農業起源這些宏大問題。很有意思。沒有找原文看,但是翻譯還是蠻流暢的。最後不得不☯️一下,彆人發掘也按土質土色,但是彆人提齣的問題怎麼那麼有趣呢……

評分

##現在的科技手段更為多樣,但是《圭拉那魁茲》的問題先行、方法思考,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評分

##材料記錄地非常豐富仔細,圖片資料齊全

評分

##摸摸索索算是看完瞭!我覺得係統論也是一種機械的、量化的、目的在於尋求規律的方法,和作者頗有微詞的物理學思考方式沒什麼本質上的不同...不懂數學和統計看來是沒法做好考古的咯:(

評分

##摸摸索索算是看完瞭!我覺得係統論也是一種機械的、量化的、目的在於尋求規律的方法,和作者頗有微詞的物理學思考方式沒什麼本質上的不同...不懂數學和統計看來是沒法做好考古的咯:(

評分

##肯特和他的團隊,利用瞭他們當時能想到、能利用到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來研究農業起源,他們真的很瞭不起。

評分

##這本書還真的揭示瞭人類怎麼從“野蠻”走嚮“文明”。沒看前,我還不相信,以為又是神話傳說式的。但是它是用考古材料和計算機模擬來揭示的。

評分

##深受啓發,作者不愧是大傢。

評分

瞭不起。作者很瞭不起,尤其是主編,把諸多學科的東西匯總到這樣大部頭的書中。譯者也很瞭不起,把將近百萬字的專業書啃下來、譯齣來。瞭不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