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星先生在2012年出版《金庸识小录》,附录有“金庸年谱简编”,自出版后,近二十年金庸生平材料大量出现,作者面询金庸,寻访其故交,在之基础上披沙简金,扩充四倍,更有关于金庸珍贵图片数十张展现,从而形成了目前最为翔实的金庸的生平故事。
该年谱没有作者个人情绪掺杂,不注出处,不作考订,只限于最扼要地交代谱主的言行和创造,在体裁上是更纯粹的年谱。
金庸的一生,就是近七十年来的香港史,而近七十年来的香港史,又是中国史的一面镜子。他是当得起“在这里读懂中国”这句话的,不止“有华人处皆有金庸”而已。《金庸年谱简编》价值因此而愈加凸显。
##《金庸年谱简编》——翻开好大好厚的一本账簿。单金庸这个人,完全被湮没在报章题目之中,更何况其意趣主旨,行止交谊,婚恋家庭乎?我常常说,一个人能写点东西,呈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评分##图书馆借阅。从旧版附录扩充为独立成书的新版,内容总体上大增,但1966-1976、平成元年、2003年相关部分较之旧版有删节,当然,这是出版大环境使然,不然也出不了。
评分##《金庸年谱简编》——翻开好大好厚的一本账簿。单金庸这个人,完全被湮没在报章题目之中,更何况其意趣主旨,行止交谊,婚恋家庭乎?我常常说,一个人能写点东西,呈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评分##几个小时,度过他漫长的一生。很好的资料。
评分##比金庸识小录时丰富了不少,尤其是对报论作品梳理精勤,也是最大亮点。受年谱体裁所限,可读性总是弱了。
评分##金大侠长处不在武侠,而至少我认识的人中普遍只知道他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翻看此年谱,大侠也是一名斗士,参与时政那也是非常的紧密。
评分##图书馆借阅。从旧版附录扩充为独立成书的新版,内容总体上大增,但1966-1976、平成元年、2003年相关部分较之旧版有删节,当然,这是出版大环境使然,不然也出不了。
评分##《金庸年谱简编》——翻开好大好厚的一本账簿。单金庸这个人,完全被湮没在报章题目之中,更何况其意趣主旨,行止交谊,婚恋家庭乎?我常常说,一个人能写点东西,呈现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评分##1、金庸在近代报业史、香港史的地位,从书中列出的影评、时评、社论中就可以看出来。2、《书剑恩仇录》在1955年2月开始连载,晚于梁羽生《龙虎斗京华》一年,却高出甚多。3、影评值得翻一翻,因为金庸做过编剧,小说里借鉴了很多电影手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