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蘭·昆德拉隨筆代錶作 讀懂各時代小說的必讀之作
今天為什麼還要讀小說?
從福樓拜、卡夫卡、普魯斯特到喬伊斯
米蘭·昆德拉的七堂小說公開課
小說從何而來?人們為什麼喜歡小說?閱讀小說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幫助? 在本書中,米蘭·昆德拉從堂吉訶德走齣傢門講起,描繪小說的一路變遷以及為人類帶來的精神慰藉,進而道齣小說的智慧。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昆德拉說,在這個格言的啓發下,他喜歡想象:拉伯雷有一天聽到瞭上帝的笑聲,歐洲第一部偉大的小說因此誕生瞭。小說的藝術來到世界正是上帝笑聲的迴響。小說的智慧不同於哲學的智慧,它不是從理論精神,而是從幽默精神中産生的。
《小說的藝術》也昆德拉小說美學的集中體現,藉由此書,我們可以瞭解作傢的藝術觀點、風格、技巧,和他對寫作的態度、對文學傳統的理解,以及在這個態度背後對人和世界的想法,是對小說存在價值的最佳迴答。
★ 米蘭·昆德拉作為小說的創作者和研究者,對小說藝術思考的總結
★ 讀懂昆德拉的必讀之作,大氣磅礴,是昆德拉隨筆代錶作
★ 昆德拉小說美學的集中體現,瞭解昆德拉小說創作理念的最佳入門書籍
★ 對小說存在價值的最佳迴答:發現唯有小說纔能發現的東西,是小說唯一的存在理由
★ 昆德拉現代性的集中體現:“刻奇、力托斯特、大男子主義者、美、命運、下流、笑”…… 昆德拉對這些詞語的解讀,今天依然有著的強烈的現代性
##濃縮度太高瞭,很多暫時還吸收不到,記下標記留待以後反復看吧
評分##寫唯有小說能說齣的內容。
評分##啊雖然提到的挺多都沒讀過,但不妨礙
評分##1.小說傢在夜裏拆掉那些神學傢、哲學傢和學者在前一天編成的織毯。 2.不會笑、沒有幽默感的人,固有觀念的無思想性,媚俗:這是與(小說)藝術為敵的一隻三頭怪獸。3.揭示人類的愚蠢,人類的可被理解的具體處境……類似這些大抵就是被米蘭昆德拉所肯定的“小說的藝術”
評分##啊雖然提到的挺多都沒讀過,但不妨礙
評分##悲劇在嚮我們展示人類偉大的美妙幻景的時候,為我們帶來一種安慰。喜劇更殘酷:它粗暴地嚮我們揭示一切的無意義。 ”一些觀點很犀利,無法反駁。人越思考,一個人的思想就越跟另一個人的思想相隔萬裏。而且不要忘記此刻上帝還在笑~
評分##我更喜歡是一個小說傢的身份,用精心的哲學構思,融入有節奏的章節,彈奏人性與社會的故事。
評分昆德拉的《小說的藝術》有四個中譯本,上海譯文齣版社在2004、2011、2012、2013、2014、2019、2021年不斷齣版本書,我像是看到一颱小型印鈔機!這本是今年新版。當一個讀者足夠老,總會看到老友一再歸來。在90年代的大背景下看昆德拉,覺得他對極權政治有應激障礙,滿額頭都是憂慮的溝壑。今年重讀,意識到緊皺的眉頭值得尊敬,諾貝爾的確欠他一筆賬。本書文體蕪雜,有談話,有劄記,有演說。我偏愛《那後邊的某個地方》和《六十七個詞》。
評分昆德拉的《小說的藝術》有四個中譯本,上海譯文齣版社在2004、2011、2012、2013、2014、2019、2021年不斷齣版本書,我像是看到一颱小型印鈔機!這本是今年新版。當一個讀者足夠老,總會看到老友一再歸來。在90年代的大背景下看昆德拉,覺得他對極權政治有應激障礙,滿額頭都是憂慮的溝壑。今年重讀,意識到緊皺的眉頭值得尊敬,諾貝爾的確欠他一筆賬。本書文體蕪雜,有談話,有劄記,有演說。我偏愛《那後邊的某個地方》和《六十七個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