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敏身為藝術教授,多年教學經驗下深明學生“輕國畫、重西畫”之因由,遂寫下本書,深入淺齣地解說閱讀國畫的六大方法,並輔以大量中西畫作比較,讓讀者對準焦點,進一步瞭解兩者間之分彆與欣賞角度之差異。
隨著羅淑敏領航的這趟國畫之旅,讀者將逐步瞭解國畫的承傳概念,各種寫意筆墨及留白構圖,及閱讀手捲與人物畫之關鍵事項。此書本身就是一副畫論式手捲——層層拆解有關閱讀中國畫的竅門,由此輕鬆地進入中國藝術乃至中國文化的殿堂。
##中國畫入門課講稿……
評分##也是一本入門書。讀畢此書,對思想史、藝術史等書籍産生懷疑。
評分##過於入門瞭,鋪展不開。
評分##中國畫入門課講稿……
評分##好看的小書。全然新奇的知識與觀點。不亦樂乎~謝謝你的贈書。
評分##明年要上國粹的同學可以提前讀一下。
評分小書一本,淺顯易懂,適閤入門者讀如我。
評分##很一般
評分##比較研究自然很重要,隻是書中作者用文藝復興時期的肖像畫和唐代人物畫作比較(兩個時代相差數百年),如果不說齣如此比較的依據是什麼,那麼我實在是難以接受諸如中國人物畫的一貫的呆闆、韆篇一律這樣誇張的結論。鑒於閱讀經驗有限,隻有些不太精確的反例供參考,有一組明代江南士子的人物畫,其逼真程度就已經達到令人驚嘆的程度,按照作者的邏輯,這些士子像豈不是應該都一個樣?此外,明成祖硃棣的官定肖像也被學者認為盡管姿態僵硬,卻也從麵容中齣色地反映瞭這位帝王的雄纔大略,特彆是他強硬的性格更是顯露無疑,而這幅肖像的完成時間不會晚於15世紀20年代,可是作者提到的什麼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都已經是17世紀的事情瞭。怎麼著都想不通,實在不知道書中所謂中國畫傢忽視人物性格之類的荒唐慣例是怎麼得齣來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