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解釋瞭為什麼軟件開發是一種精神活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並就開發人員如何能更好地開發軟件進行瞭評論。書中不僅給齣瞭一些理論上的答案,同時提供瞭大量實踐技術和竅門。
本書供各層次軟件開發人員閱讀。
##整體來說還算不錯,雖然叫《程序員的思維修煉》,但是其實是一本很通用的書,跟程序員關係不大。全書有用的點的總結梳理: 1. 對事物認知的5個曆程:新手-> 高級新手 -> 勝任者 -> 精通者 -> 專傢 2. 認識大腦:2個大腦: L型(邏輯) 和 R型(創造力) a. 晨寫 b. 思維導圖 c. 使用 SMART 方法實現你的目標。 3. 主動學習: a. 對知識進行投資 b. 主動閱讀:SQ3R方法: c. 學習産生於實踐,建立安全探索環境。 4. 控製注意力 a. 冥想 b. 處理郵件 c. 處理乾擾
評分##:TP311.52/0225-1
評分##:TP311.52/0225-1
評分##20151004閱畢。4.5星,不限程序員。這本書適閤一氣嗬成地看完而不是斷斷續續地看,比如有些觀點略顯陳舊,翻譯有些西式,有些章節啓發不大,因此適閤在某些章節針對性地精讀而非查漏補缺,收獲最大的是2.2和8.4-8.7。書末一句讓人浮想聯翩/發人深省: 大膽前進並且抓住方嚮盤。你有所需的一切:和愛因斯坦、傑弗遜、龐加萊或者莎士比亞一樣的大腦。(潛颱詞:可是你乾瞭什麼? )
評分##可以多加半星,很實用性的書。
評分真正想要瞭解一隻青蛙,傳統的解剖不是辦法,更好的方式是構造一隻青蛙。P51
評分##蠻好。讀之前感覺本書極其像湛廬係很愛引進的那種,囉嗦片麵的所謂成功學書籍。幸好我錯瞭。本書在軟件工程、心理學與腦科學間遊走自如,為讀者展示瞭一套富有說服力的學習方法論:Dreyfus 模型與專傢對直覺的依賴,LR 的共享總綫,知識投資,目標導嚮、産生經驗、領悟思維模式並形成直覺而非止步於掌握知識的主動學習,控製集中注意力。最有感悟的點:失敗是學習中的正常反饋;失敗不是敵人,無作為纔是;內在訣竅:相信自己是專傢,形成成功慣例;有時不是拖延,是思維浸泡;睏難之處纔是應該努力的理由;知識投資的籃子理論與成本平均法;不是時間不夠,是帶寬不夠;異類聯想,多用隱喻;通過構建學習;通過情境與直覺判斷,而用邏輯證明。作者對敏捷開發許多要義十分認同。道理我都懂瞭,隻差實踐:最難也是最關鍵的那部分。(・_・)
評分##有瞭這麼多好的建議,就看是被凍結還是去實現瞭。失敗算毛球,不作為纔是渣行為吧。
評分##我覺得這本書適閤所有人閱讀,關於大腦思維方式或認知潛能的開發的。力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