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言集》为钟叔河历年接受媒体记者访问时发表的谈话记录,实际上是一部社会文化评论集。文本均据当时报刊发表的原文,因发表前多未经本人过目,故此次作了必要的订正。访谈的范围相当广,虽然很多都是从编书谈起。《走向世界丛书》和新编重印周作人著作,本来都是震动和影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书。它们的酝酿和产生,它们遇到的坎坷和曲折,反映了这一时期气候的变化、人事的浮沉和编者的心迹。答问谈得很细,涉及很宽,也很少隐饰。采访的题目本不限于书,答问的内容更不限于题目,有时像口述自传,有时又在谈古论今。比如他对“蔡伦造纸”和“郑和航海”的质疑,自幼阉割入宫的太监,怎么会懂得造纸和航海?对作家办书院、大学生读经的不看好,说书院从来不是作育士大夫的主渠道,说只有三家村学塾才读《三字经》也读不出人才。……
##人归人,文归文。
评分 评分##我常觉得钟先生的作品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文字,好就好在没有文艺腔,没有学究气,平实通达,真率自然,整个文章就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现,这大概就是他所推崇的知堂先生为文的态度吧。此书虽只是一些访谈录的结集,仍可看出先生独立不惧、放言高论的特色,如缪塞诗所云:“我的杯很小,但我用我的杯喝水”。所谈出版曾国藩、周作人、走向世界丛书之往事,都令人钦佩其胆魄和学识。就像他评价湘阴郭嵩焘一样,我认为钟先生的思想和识见也走在了我们时代的前列,因为民主自由的道路还很遥远,走向世界的主题远远没有完成。多年前随同朋友去念楼拜访钟先生,聆听先生之高论,深受先生之教泽,心中充满了崇敬和感激。今读此书竟,惟愿先生如松柏之茂、如南山之寿,多为我辈留下一些值得珍重护持的文字,是为大幸也。十四年中秋次日筱堂记于长沙望岳楼。
评分##钟老真乃性情中人……可惜访谈内容重复得有点厉害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