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24
袁伟时:中山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近代中国。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国现代思想散论》《路标与灵魂的拷问》《告别中世纪——新文化运动文献选粹与解读》《近代中国论衡》《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大国之道》《文化:中国与世界》《昨天的中国》《文化与中国转型》等。
《缠斗:方生与未死》内容简介:虚妄是人造的。构筑华丽或壮烈的故事,始作俑者往往宣称这就是正义;追随者多半出于思维偏激,某些人则渴望从中分一杯羹。从学术文化层面看,谎言是渣滓,最终会变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把谎言奉若神明,不过是社会病态的表征。多年来,袁伟时教授参与了戳穿这虚妄的泡沫的全过程,有时招致始料不及的反应。不过,说的是陈年旧事,结论有根有据;没有亵渎自己的良知,维护的是自己的尊严;追求的是迟来的中国梦:人人可以自由说话、自在生活,以文明和蓬勃创新的高大身影赢得举世尊重的一流大国。
缠斗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缠斗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摘录其一:少年时期的邓小平在法国除了深刻感受资本主义的黑暗面,本来就对它的另一面有所感受。那时,他患过一次伤寒,幸亏当时法国的公共医疗已具相当水平,因此他得以住院治疗,并于出院后在疗养院养了一个月,而且这些都是免费的,他毕竟同那些闭目塞聪不知天高地厚的极“左"分子不同,深知本国的落后。这些切身体会,对他后来理解现实世界的变化不会没有助益。 摘录其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这些深刻的哲理,到了邓小平口中变成了妇孺皆知的一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评分##真是个如假包换的大右派啊。很多观点有启发性,但作者的现代文明观存质疑。
评分##诸多观点与其说是颠覆性强,不如说是普及性不够。袁伟时虽有燃灯之举,但一家之言倾向过于浓重,往往论而不证,反而使得文章有失偏颇,未能公允信服。我们疾虚妄,但同时反背驰。制度,平等,自由和法制是一味良药,但还欠火候。缠斗终究不是以理服人的终南捷径。
评分 评分##一说,国史当下分三派,大陆派,港台派和欧美汉学派,这本书,像是大陆派与港台派的杂合体,有些写得很好,有些还值得商榷。 写的好的是: 1,袁氏的评价; 有不同说法或者未必就能定论的是: 1,宋美龄; 此外,作为作者历年文字合集,行文用词实在激情四射,似乎不是写史...
评分 评分##袁伟时,缠斗-方生与未死。不知道是些什么内容。简单看看电子版,在当当读书看的。里面是一些采访、演讲,发表的文章合集,大概就是以今非古,现代化导向的历史述说。其思路大致是以前我们有很多机会走向自由、民主、法治、宪政的现代国家,但是各个政治人物没有现代眼光,错过了很多机会。简单看看就够了,和作者其他的著作没有太大的区别,有其他几本,就不必买这本了。20160125-0223 为《新京报 书评周刊》2013年失望之书写的一篇小稿。需要申明的是,本人对袁伟时先生还是敬重的。 《缠斗》之弊:缺乏论据与新意 这是袁伟时先生两年来的第三本访谈、演讲集了,内容依旧是对近代史的重述。袁先生在书中一再强调,他所做的是学术研究...
评分第一次读袁伟时的书,真不愧是典型大右派……大家都在吐槽内容重复,我也有同感。不过更惹眼的还是他的那些“坚持”,比如高度评价袁世凯的贡献,比如坚定不移地黑孙中山(包括宋教仁),比如反复强调“自由”的意义,字里行间多有火药味,体现在第一辑中尤其明显。这种风格的流行起码在我看来不是什么好事,一位专业治史的学者,应当少一些“缠斗”,多几分沉稳。
缠斗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