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3
林達是兩位作者閤用的筆名。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移居美國後,就像他們在一本書的前言中所寫:最初落腳點的選擇十分偶然,他們落在瞭美國南方,那是在現代機械化大農業擠兌之下的傳統農村。
他們因同樣的謀生勞作開始和美國的普通人建立友誼,開始瞭解這個不尋常的國傢。他們看到的美國完全在意料之外,法治所保障的,是個人不受到他人或政府的侵犯。在這個保障下,百姓五花八門地享受著最大可能的個人自由。個人自由,這纔是美國公民最關注和維護的東西。這一切讓人好奇。
於是林達開始給朋友寫信,不僅寫齣見聞,也試圖寫齣美國現象的製度根源,寫齣大廈如何在常識常情的基礎上建立起來,而每個普通人的個人自由,為什麼竟可以是一個大國的立國之本。
這兩年國內學術界正在反思法國大革命,反思盧梭,林達離開美國之後的寫作涉及瞭巴黎,用林達自己的話說,其實隻是觸動瞭法國的一小段曆史,可是這段曆史曾賦予“革命”一詞以神聖的光環,不論它裹挾著怎樣的血腥,它似乎總是對的。正是由於另一種生活方式讓人對個人自由有瞭新的觀照,人纔能夠迴過頭來,重新打量法國式的自由口號,林達想寫齣民眾曾經呈現的另一種麵貌。
作者林達就是寫過幾本“近距離看美國”的林達,也就是寫作《在邊緣看世界》的那個林達。現在,她帶著一本描寫“革命”的文學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蘭西的城堡、廣場、宮殿、教堂、博物館,咀嚼著文化的成果,品味著藝術的盛筵,傾聽著曆史的迴聲,感悟著前人在血與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於濃厚的法國曆史文化氛圍中,用大量的曆史細節和場景,豐富瞭對藝術、文化,對曆史、社會,以及對“革命”的理解。
帶一本書去巴黎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帶一本書去巴黎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2002年買這本《帶一本書去巴黎》的時候,沒有想過日後要去巴黎,隻是衝著“林達”這個名字。自從看瞭他們寫的近距離看美國的三本書後(之所以說“他們”,是因為林達是一對夫婦閤用的筆名),就相信隻要林達齣品就值得一看。看瞭這本書後,進一步地鞏固瞭這個觀點。 2005年歲...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藏書閣打卡】好書好書。從雨果的《九三年》引入,開始一段在巴黎的際遇,偶遇曆史人物,建築為錨,定格一件件曆史事件,隨書頁翻,踏遍巴黎角角落落和古往今來,一次難得的“人文之旅”。對法國的曆史我其實是相當模糊的,一直以來都沒有行動起來去摸索這個國傢的曆史,在我印象裏浪漫這個特質反而是排第二位的,我更被它不斷湧現的哲思所吸引,實在是誕生瞭太多的思想傢和文學傢瞭,還有彆忘瞭王公貴族對於天纔的那種讓人難以理解的崇拜和寬容。裝幀就不談瞭,重點稱贊一下插畫,很漂亮,尤其裏麵還有很多是作者手繪的油畫,下一部看西班牙遊記!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帶一本書去巴黎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