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18
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诠释》及《耶稣画像》等书。
本书以王弼通行本为底本,大量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并根据作者个人多年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篇首“老子哲学系统的形成和开展”对老子哲学作了全面的介绍,显出作者的学术功力。“注释、今译与引述”构成本书的核心部分,以《老子》原有篇章为顺序,每章先引原文,再加注释,而后是今译,最后是引述。注释通俗易懂,今译文字优美,注释、引述学术容量大,因而,他既便于初学者,又可作为有志于老庄学说深入研究的指南。
老子今注今译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老子今注今译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继《论语》之后,赶在三十岁,又入老子的门,以前真是不敢想象能拿起这样的书来看。 ~ 老子的道,真是“惟恍惟惚”,“玄之又玄”,之前断章取义是一个意思,如今整体查看又是一个感觉,确是一个思想的宝库、智慧的宝库,关键在于怎样理解,历代解读者也很多。 ~ 陈鼓应的这...
评分 评分##很多现在运用的金句出自《老子》 ,只能说,拜读完了,还好现在补上了
评分 评分##流畅清通,但陈鼓应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坚持“有生于无”的基本立场,坚持有、无在本体论上的分别,但另一方面这种分别并未得到完全的贯彻,他没有注意到道与一、始与母的分别(楼宇烈同样如此)。尽管有无同为道,是道的不同显现,但合中有分,二者的关系是“无为而无不为”。为了与“有无相生”的生成论和谐,他不得不构造出形上之有无与形下之有无,这样一来,有无之间的本体论界限又模糊了。生成论的“有无相生”其实是描述复归的过程,这与“有生于无”本不矛盾,王弼精湛的解读并未得到重视。此外,由于本体论和生成论上的阐述有限,导致相当多章节的解释有流入庸俗化的危险,也就是鸡汤式人生哲学的重复和无力。
评分##老子所讲“不争”,是要人(主要是针对统治者)不可争强好胜,不胡作妄为。作为一个底层渣渣,千万别把老子的“不争”奉为人生指南。在现实中,随和厚道,性格温柔,不愿得罪人,不会拒绝通常被视为一种内向的性格缺陷。从古至今,只有目标明确、勇于表达、敢抢敢拼的人才能有机会出人头地。争,就要先有资本,必须暗地里磨炼自己,想清楚自己的优势,尽量不要逞强打无准备的仗,但机会到来即使没有准备或准备不好也要争(损失很小,收益从0到极大),在争的过程中要保持一颗“不争”的心,让别人看到你的“不争”。等到有一天你老了、成功了、财务自由了,再回头读老子,他指向的虚静、柔和、慈俭、不争也许会云开月见。
老子今注今译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