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4
《论僭政》中文版曾在2006年出版,此次全部重新翻译,并依照英文新版(芝加哥大学2013年版)做了增补。
《论僭政》包含施特劳斯对色诺芬《希耶罗》做的义疏《希耶罗与僭主》以及施特劳斯在法国的老友科耶夫的评论《僭政与智慧》,还有两人的部分通信。由于触发了与科耶夫的争论,《论僭政》也极其有助于理解施特劳斯的古典立场何以与现代立场对立,揭示了古今政治科学的根本差异,振聋发聩。
因此《论僭政》不再只是施特劳斯对一部古典作品的解读,还展现了施特劳斯与科耶夫之间深刻的思想争论,也记录了两人由年轻到年老的友谊。凡此种种,使得《论僭政》当之无愧地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
论僭政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论僭政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包括色诺芬《希耶罗》译文、施特劳斯对《希耶罗》的解读、科耶夫对施特劳斯解读的评论、施特劳斯的回应。通信集未读。原文读起来颇有孟子见齐宣王的味道,施特劳斯的解读、科耶夫与施特劳斯的争论中对现代僭政的剖析、对哲学家与政治的关系、城邦与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快乐与美德的讨论都很有趣。科耶夫评论结尾“是历史本身专注于评价政治家或僭主们的行动,他们采取这些行动是作为哲学家观念的一个功能,而知识分子们出于实践的目的改造了这些观念”,以及施特劳斯回应的结尾“我俩都明显从存在转向了僭政,因为我们已经看到,那些缺少勇气面对僭政问题的人,那些因此既卑贱地臣服、又高傲地统治的人,被迫也回避存在问题,这正是因为他们什么也没做,只是讨论存在”,都很有趣。 色诺芬写《西耶罗》,施特劳斯为此做了义疏,这引发了科耶夫与他的争论。一般认为,这些争论是现代性与所谓施派“古典学”的典型争论。就古今之争而言,施氏的义疏堪称对现代性的一剑封喉。当然,现在这些亦属路人皆知的事情了。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科耶夫对施特劳斯的反驳集中...
评分 评分##科耶夫:一个政治家,不管他是不是僭主,他就是不可能采纳“乌托邦式的”建议,因为他只能在当下行动,他不能考虑那些与具体现状没有直接关联的观念。所以,为了得到听取,哲人将不得不给予关于“当前的事”的建议。但为了给予这样的建议,一个人不得不每天紧跟当前的事,因此就不得不搭上所有时间。可这正是哲人不想做的。就他作为一个哲人而言,他甚至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么做意味着放弃使他成为一个哲人的对真理的追寻,在他看来,惟赖于这一追寻,他才真正有资格成为僭主的哲学劝谏者,亦即成为一个有权比“未入门的”劝谏者享有更多不同礼遇的劝谏者,不管“未入门的”劝谏者可能多么理智和有能力。 施特劳斯:古人有关哲学生活的教诲是一种关于友谊的教诲,哲人作为哲人需要朋友。 换言之,僭主作为哲人的朋友,会被帮助也一定需要被干预。
评分 评分 评分##回到源头——也就是回到经典!所谓“经典”,也就是回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回到黑格尔、康德、尼采。回到经典可以有效地屏蔽现代所谓“学术”的虚伪、浮躁和欺骗,正确且捷径地接近人类思想的本相,才能看清楚现实和未来。施特劳斯的这本义疏,不到能帮助我们回到古典,而且还加进了他和可耶夫最显白的解读:施特劳斯现在古典政治哲学的视角,可耶夫站在现代政治哲学的角度,二人展开了一场“血雨腥风”的较量,虽然不分胜负,二人的观点却显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老实说这是我最近读到的最过瘾的哲学书。…回到人类智慧的源头,我觉得是最捷径的洗涤自己心灵、打开思路,从此星辰大海的不二选择。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哲学写的就像是普及读物……一点也不晦涩,浅显易懂,就像是读一本有趣的小说。
评分##1、立法的目的是什么? 现代社会是为了保障权利和自由,古典社会为了德性。但他们都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欲。所爱者,爱其所是,还是爱其是之后果? 2、良好的僭政是可能的吗?启蒙运动带给我们什么?普遍同质国家应当是我们所要追寻的结果吗? 3、哲人的目的在于把握永...
评分##科耶夫:一个政治家,不管他是不是僭主,他就是不可能采纳“乌托邦式的”建议,因为他只能在当下行动,他不能考虑那些与具体现状没有直接关联的观念。所以,为了得到听取,哲人将不得不给予关于“当前的事”的建议。但为了给予这样的建议,一个人不得不每天紧跟当前的事,因此就不得不搭上所有时间。可这正是哲人不想做的。就他作为一个哲人而言,他甚至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么做意味着放弃使他成为一个哲人的对真理的追寻,在他看来,惟赖于这一追寻,他才真正有资格成为僭主的哲学劝谏者,亦即成为一个有权比“未入门的”劝谏者享有更多不同礼遇的劝谏者,不管“未入门的”劝谏者可能多么理智和有能力。 施特劳斯:古人有关哲学生活的教诲是一种关于友谊的教诲,哲人作为哲人需要朋友。 换言之,僭主作为哲人的朋友,会被帮助也一定需要被干预。
评分论僭政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