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9
李晶、李盈,孿生姐妹,生於天津。初中時代 (1969年) 曾共赴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墾荒,數年後迴城。
李晶,1982年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中文係,曾做文學評論和小說編輯。著有中篇小說選集 《北山無知青》,小說散文自選集 《自在飛花》,教育筆記 《發現孩子》等, 譯 著 《 為自由辨明》(與黃芝美閤譯) ,長篇小說 《水火女人》,長篇紀實文學 《搭起太陽村》等。
李盈, 1983年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數學係,北京市中學高級教師。著有 《贏戰數學》《數學活學活用》 《中學數學三點一測》《數學應知應會》等。
“文革”期間,來自天津的女知青孫小嬰插隊北大荒,柔弱的身體、敏感的心靈,不斷遭受惡劣環境的磨礪、傷害。另一位女知青舒迪,高大健碩、積極樂觀,充滿生命活力,她們的情誼照亮瞭孫小嬰黯淡的青春歲月。然而,個人命運被曆史洪流裹挾,少女之間純淨如雪的感情,能否經受自然與社會的雙重考驗?
沉雪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沉雪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其實不是細膩,隻是用大段心理描寫來填補敘事對話能力的欠缺,用冗雜的景物描寫和象徵性的比喻來抵消概括性和準確性的語言。是沒有力量的陰性的語言,但也是張大春評論中的“非集體性”的呈現方式。
評分##如果說創作是一種對曆史的重現,那麼再版也是對已然沉沒記憶的打撈。《沉雪》97年斬獲瞭聯閤報小說奬,載譽歸來次年就由作傢社首版,04年再版,均未能在女同情愫的爭議中讓更多人讀到,包括此次再版。對於知青題材,我從來都不相信那些過於粉飾的血色浪漫,或許也是因為早就過瞭從傷痕文學到知青熱潮的年代,隔瞭更多的歲月沉澱,《沉雪》拒絕瞭一切宏大敘事和時代原罪的乾擾,聚焦於個體的生存本能和情感本性,通篇個人化敘事的細膩明顯更真實,講述的所有荒涼北地的冷寂和苦難也更平和,是對內心孤獨的一種迴歸。
評分 評分 評分##【藏書閣打卡】2020第四顆五星,我們若是能多一些這樣真誠的作品該多好,這纔是我們真正的曆史,活生生的曆史和活生生的人,遠比新聞聯播的歌功頌德更讓人安心。舒迪於我,正是黑暗中那一束光,一口無意義生活中最後的那口氣。人,無論怎樣地擁有生活,仍沒辦法徵服生命中的孤獨感,從一種意義上說,人的這一弱項也可以叫作詩感。當我們步入文學,這詩感會耀齣奇特的光亮。光亮之下,那個辛苦備至的寫作過程呈現齣美,呈現齣人生無盡的懸念與萬韆況味。處在甚囂塵上、日趨斑斕的世紀之末,這樣來提及文學,提及寫作,隻能是齣於癡愚。可是,這使我們深愛,以緻癡愚的東西,確是能夠迴報快樂的。 你所認定的事物,注定瞭你。 假如說,生命中卻有某種隸屬於本質的東西, 那麼即便是歲月的流逝,也無從改變它。 可能更多的人會選擇忽略那個悲傷的年代,因為在那個年代,正常的人生軌跡脫離瞭軌道。有些下鄉的女知青,有的選擇嫁給瞭農民,潦草的度過瞭這一生,有的下鄉的男知...
評分 評分##終於在落地前看完這本小說,原計劃是在要北方結束的,在北方看完北方的故事。但我不管,隻要飛機沒在南方落地,那我就是在北方。 喜歡書裏展示的人們的動物性本能,勞作、進食、觸摸,非常原始的性感。 是閤著的緣故嗎?語言上有一種錯亂感,精緻與樸拙的不融洽,破瞭洞的麵巾紙。
評分##女性視角讓小說少瞭一份嚴肅的批判與審視,但多瞭一份難得的感性與真誠。如果小說可以分為用腦寫和用心寫的兩種,它毫無疑問屬於後者。作者對自我內心的剖析相當透徹毫無保留,這種老實的態度恰是成就一部好小說的重要基礎。所以,盡管她的那些獨白有時看上去近似於少女時代藏於閨房抽屜中的隱私日記,卻找不到任何用矯情等詞語加以譏諷的理由,因為那都是再真誠不過的心聲,包括小說中最敏感的同性感情。因為成書較早,所以語言上顯得有些陳腐,對於同性與異性感情的描繪也頗有時代特色。算是一本視角比較獨到的知青題材小說。
評分##本書是由兩位孿生姐妹李晶和李盈共同創作的知青題材長篇小說,這是繼王小波《黃金時代》之後的又一部獲颱灣聯閤報文學奬長篇小說評審奬的大陸作品,評論者大都充分肯定瞭這部作品的社會內容及其深刻的思想性。謝冕教授指齣:“這部書最打動我的就是知青們經曆的痛苦年代以及他...
沉雪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