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3
姜涛,诗人、学者。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留系任教至今。1990年代初开始诗歌写作,出版有诗集《好消息》《鸟经》等多部。写诗之余,从事诗歌批评及诗歌史研究,出版有《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巴枯宁的手》《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等。曾获“刘丽安诗歌奖”“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汉语诗歌十佳诗人”“现代诗学研究奖”“《诗东西》诗歌批评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等奖项。
《洞中一日》精选诗人姜涛1994年以来的诗作近百首,分为“厢白营”“鸟经”“好消息”“郊区作风”四辑,以时间为线索,呈现了诗人创造力持续展开的轨迹:从追求一种对复杂的时代生活的强劲包容,到自觉降低修辞密度,考虑利用诗行的腾挪、语气的拿捏,处理个人生活的错综与疑惧,再到近年来尝试引入杂文、杂事的风格,试图揭示尘世生活更内在的层次和更广泛的关联。诗人似乎有意回避一般性的诗意、美感,不断变换面具,使得诗歌文体演变为多声部的交谈、诘问、反驳、争论的现场,更着力于构造交替的腾空和蹬踏,以显现语言的力度、柔韧和耐性,形成一种能与当下感受、思考真实摩擦的写作。阅读这些诗,正如诗集名字所表明的,是在经历时间与空间的穿插与反转,在困惑处也偶尔开朗,别有洞天。
洞中一日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洞中一日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姜涛的诗集,每一本我都是断断续续读完,很少一鼓作气、酣畅淋漓的,部分在于他的诗是一种压低了调门、敏于修辞的日常生活叙述,在他的语言习惯和背后传递的观念讯息中,我感到了跟自己的世界极不兼容的方面。姜涛是我本人写作中的某种“天敌”,他所批评和不屑一顾的很多层面也是我自己至今坚持的,主要在于,我身上还是有一种浪漫主义习气。他的诗歌批评比他的诗歌呈现出更大的气象和包容力,他对‘新诗作为一种“不合群”的文化,曾长久地培育孤注一掷的人格,放大“献给无限少数人”的神话’的含蓄批评,他对诗与现实、与公共道德关联路径的探寻,他通过重读骆一禾对当代过于自我圈囿的诗论的质疑,都击中肯綮。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早期过于技术,堆砌,后渐开阔,习之。
评分##读姜涛老师的诗很有感觉,读他的诗或许能理解其人?初期诗歌很容易看见他的接受,朦胧诗的残存,海子,大地,句式的死板与老套。后走向一丝愤世,始终涌动的调侃。再到深入学院环境后的无奈,东亚,沉固,无聊,文字游戏。最后,姜涛终于走了出来,如他的论文一样,重新和世界建立联系。这种苦行僧式的坚持,见证了一位诗人的天职。
洞中一日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